
近日,聯合國人居署和科技公司Oceanix公司在聯合國總部公布了名為“海上釜山”(OCEANIX Busan)的城市示範模型。“海上釜山”位于南韓繁華城市釜山,是由聯合國、釜山市政府、科技公司Oceanix共同營運的項目,旨在打造全球第一個彈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漂浮城市。項目計劃通過建設引導能源、水、食物和廢棄物循環流動的人造生态系統,構模組化塊化海洋都市的藍圖。
圖源:oceanixcity.com
“海上釜山”由3個漂浮平台組成,平台間通過海上橋梁互相連接配接。建成後的城市總面積将達6.27萬平方米。城市内所有建築的高度均控制在7層以内,以保證抗風能力。每座建築都呈扇形展開,不僅能夠為内部空間和公共區域帶來陰涼舒适的環境,還能夠有效地降低空調成本,同時使屋頂面積最大化,以捕獲更多的太陽能。居住在漂浮城市的人們可以通過船隻、電動汽車或步行穿越整座城市。到2025年建成時,“漂浮城市”可容納1.2萬居民。随着時間的推移,社群可以像有機體一樣不斷增長、變化以适應新的需要,從萬人居住的城市成長為一個可容納10萬多人的繁榮海上家園。
聯合國表示,建設“海上釜山”的主要目的是為氣候變化導緻的海平面上升提供解決方案,為創造可持續的生活提供可借鑒的案例。早在3年前,聯合國就已經開始探索建立浮動城市的可能性。相關資料顯示,在過去140多年裡,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0至22厘米。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自然》雜志的資料表明,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将讓全球2%的人口面臨生存威脅。随着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将會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但危中存機,海洋可能摧毀我們,但同樣也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發展的新機遇。在挪威、荷蘭等國家,湧現出一批漂浮建築,這些超越想象力的設計讓我們看到海上生活的可能。
漂浮三溫暖島 挪威
在挪威,三溫暖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毗鄰奧斯陸歌劇院的峽灣裡,漂浮着不少三溫暖房。這些三溫暖房就好像一個個流動的客艙,客人可以在銀裝素裹的冬天,褪去繁重的禦寒裝備,輕輕步入這方溫暖天地,讓濕熱的蒸汽溫暖每一寸肌膚。旅行的舟車勞頓、冬日的冷冽空氣,都在暢快淋漓的熱水澡中逐漸消散。在這個漂浮的三溫暖島上,時常能看見光着上半身的遊客一個接一個紮進峽灣清澈的海水中,大概是蒸汽太熱情,隻有冰冷的海水才能撫平躁動的心情。
圖源:oslobadstuforening.no
這座漂浮的三溫暖島位于城市海灣比約維卡,島上共有6個各具特色的三溫暖浴室。從愛沙尼亞傳統冰屋造型到簡約的正方體幾何造型,三溫暖小屋雖然面積不大,但水吧、蒸房一應俱全,有的甚至還有專門的演出團隊為客人服務。最有意思的還屬停靠在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前的三溫暖房。挪威藝術家西塞爾•圖拉斯為這間三溫暖房設計了一種名為“流動金錢”(Liquid Money)的三溫暖香水,在三溫暖浴的過程中,“金錢”的氣息會随着每一縷蒸汽填滿客人因熱氣而擴張的毛孔。每一位從這個三溫暖房中走出來的客人都會散發出“金錢”的味道。
全球适應中心總部辦公樓 荷蘭
在鹿特丹的萊茵港,國際建築實踐公司Powerhouse Company為全球适應中心打造了一座漂浮的辦公樓。建築采用預制裝配的建設模式,所有子產品以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可以被拆卸和重新使用,在增強施工便利性的同時,能夠顯著減少建築的碳足迹。通過使用萊茵港的水對建築進行冷卻,并将辦公樓的屋頂作為大型的能源場,建築得以實作真正意義上的自給自足。不用擔心建築會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因為當水位因氣候變化而上升,建築将會随之漂浮起來,适應新的環境。
圖源:powerhouse-company.com
這還是一座兼顧實用性和趣味性的建築。懸空的陽台提供了永久的“遮陽罩”,同時又不影響日光從大尺寸的窗戶湧入辦公樓層。辦公樓内還設有公共餐廳和遊泳池,員工可以在休息時間來這裡放松放松。
凱賓斯基漂浮酒店 迪拜
迪拜的凱賓斯基漂浮宮殿是一座建在水上的度假村。度假村正如其名,形似一座漂浮宮殿。它毗鄰迪拜朱美拉海灘,主樓的4個部分由玻璃金字塔連接配接,并配備美食餐廳、酒吧、水療中心等休閑娛樂設施,大型遊艇也可以在酒店中心駛入和駛出。
圖源:kempinski.com
這座未來風的度假村設有12座通過浮橋相連的豪華别墅,還配備了156間客房,客人可以乘坐酒店快艇或自己的船隻到達度假村。除此之外,這裡還有浮動的直升機停機坪讓客戶停飛機。
藍色地産漂浮城市 美國
在南韓釜山“海上城市”計劃之前,很多房地産開發商就對海洋這塊寶藏地蠢蠢欲動了。一家叫海洋地産(Marine Real estate)的公司在邁阿密和巴哈馬群島之間開發了一個名為“藍色地産”(Blue Estate)的漂浮城市項目。從目前公開的概念上看,藍色地産就像從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整座城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子產品建造,長1500米,寬1000米,面積大約是摩納哥國土面積的一半。城市外圍建有50米高的防海大堤,同時擁有可自動旋轉的百葉巨型窗簾,可以阻擋飓風侵襲。
圖源:blueestateisland.com
海洋地産稱,這座漂浮城市将成為全世界最安全、最高科技的城市。城市裡有超大面積的綠化及各種休閑娛樂設施,如健身中心、遊泳池等。除此之外,居民使用的電力均來自可再生能源。藍色地産以“自由、平等與繁榮”為宗旨,将推出一套自己的法律和社群準則。城市将使用專有的無現金支付系統處理所有交易,每個居民都将獲得一個免費銀行賬戶以進行交易和儲蓄活動。藍色地産表示,這座海上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會比陸上生活貴很多,除去房租支出,4口之家的費用約為每月5500澳币(約合人民币2.5萬元)。
漂浮機場 南韓
除了漂浮城市之外,南韓還計劃在釜山建成一座漂浮機場。飛機場是一個龐然大物,面積動辄上千平方公裡,卻又往往是大型城市、島嶼的必需配套設施。2021年,南韓國民議會準許了一項在釜山沿海最大的島嶼——加迪克島建造新機場的法案,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空中交通需求,并促進該國東南部地區的繁榮。
圖源:investkorea.org
目前這座漂浮機場還在規劃中,土地部計劃在進行環境調查後,在今年内開始制定詳細的建築計劃。如果這一程序進展順利,預計建設将于2025年開始,2035年6月新機場将投入營運。
斯瓦爾特酒店 挪威
熱愛自然的挪威人設計的景觀酒店永遠不會讓你失望。在挪威第二大冰川斯瓦蒂森腳下,六善酒店集團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自主發電節能型酒店——斯瓦爾特酒店(Svart),該酒店将于2023年開業。“Svart”在挪威語中的意思是深藍色,酒店取這個名字是為了向深藍色的斯瓦蒂森冰川緻敬。北極圈的生态系統極其脆弱,是以,斯瓦爾特酒店積極倡導節能,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進行發電,實作了能源自給自足,為全球發展可持續旅遊提供一張絕佳的藍圖。
圖源:sixsense.com
為了能讓遊客充分沉浸在挪威原生态群山、峽谷和峽灣中,酒店從挪威北部漁民使用的A形木架和沿海小屋中汲取靈感,将未來主義的設計理念與傳統材料相結合,采用了别具特色的環形設計,造型大膽又驚豔。入住酒店,旅客不僅可以攀登斯瓦蒂森冰川,行走在巍峨的山峰、陡峭的懸崖和層層疊疊的瀑布之間,還能在極夜觀看北極光,感受北歐人的極緻浪漫。而每到夏天,斯瓦蒂森冰川溫度會達到宜人的23攝氏度,正是劃皮劃艇、徒步旅行和騎自行車的完美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