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作者:黃娜老師

最近有新聞報道,說中亞的烏茲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警察,在街頭抓了一些留着大胡子的市民,将他們帶到警局,強行進行了“剃須”操作。

其中,還包括了下圖這名擁有130萬粉絲的網紅,阿蔔杜拉赫蒙·穆弗德。

不過,他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并不是很抗拒,僅僅對政府的行為表示了一些疑惑——請不要問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刮胡子,這對我來說可能很難回答……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而且,就看他自己釋出的照片,剃掉胡子後,精神狀态也是很不錯的。

類似在社交媒體上po出自己被警察“意外”摁住剃胡子的,還有好幾個老漢。像下圖這位,洗髮乳和日化用品銷售代理,穆罕默丘素福·伊布·卡比爾,是被交警攔住的,說要帶他回去核查身份。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穆罕默丘素福·伊布·卡比爾

卡比爾想先跟老闆請個假,但攔他的交警不由分說,直接又找來了警察,将他強行帶到了警局。

沒成想,過了不大一會兒,卡比爾竟然發現,自己的老闆,也被警察拉扯過來了。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烏茲别克斯坦警察,似乎也講究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陸陸續續的,警察局大約帶進了十幾個男子。

這時,來了個小上司模樣的人,身後跟着兩名tony老師,告訴他們,在這裡把胡子刮幹淨,然後就可以出去了。

然而,現場的十幾名男子,大多都表示了不服,并強調,自己留胡子,隻是個人審美和生活習慣而已,跟警察們日常甄别的宗教極端勢力無關。

但警察們依舊堅持,這是上級要求,沒有商量的餘地。

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被抓來的胡子男們,都享受到了警察局提供的免費剃須服務。之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走出了警局。

咱們的網友們看到這個新聞後,都紛紛給烏茲别克斯坦的警察點贊。

好熱心的免費服務!

你看,這一個個滄桑大叔,秒變精神小夥!

之前這一大把胡子,戴口罩都遮不住,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刮幹淨,多衛生!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穆罕默丘素福·伊布·卡比爾的老闆刮胡子前後的對比

烏茲别克斯坦的塔什幹,是當年蘇聯時代的第四大城市,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工業重鎮(著名的飛機制造基地)。

實際上,跟塔什幹情況差不多,中亞五個“斯坦”,特别是城市地區,現代和世俗化的生活早已經深入人心,女性勞動參與率更是遠高于其他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和地區。

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第一代上司人,均為蘇共培養出來的進階幹部,他們的繼任者們,也都是世俗政府的積極維護者,别說是留大胡子,連小胡子都沒有,下巴刮得幹幹淨淨。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中亞五國獨立之初的最高上司人。塔吉克斯總統拉赫蒙,從該國91年獨立至今一直擔任總統,超過了納紮爾巴耶夫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如今中亞五個“斯坦”的總統,左二是塔吉克斯總統拉赫蒙

民間的風氣也差不太多。

像前面提及的那個網紅播主,他涉及的領域,幾乎跟宗教無關,他留胡子,很可能更多的是為了凸顯個性,修飾臉型(顯臉小?);

而銷售員穆罕默丘素福·伊布·卡比爾,他在社交媒體上也說了,自己和老闆之是以留胡子,主要是為了顯得穩重,這樣自己推銷洗髮乳的時候,讓人感覺更靠譜。

這個,可能就類似于咱們俗語裡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吧。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以烏茲别克斯坦為代表的中亞五國,周邊環境非常複雜,自蘇聯解體後,就飽受宗教極端勢力的困擾。是以,這些世俗化的現代政府們,對于某些現象,總是特别敏感。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比如,留大胡子的青壯年男人。

甚至,2021年5月,一段錄音曾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稱烏茲别克斯坦内務部将開展“胡須”行動——逐個甄别有胡須的公民,并在剃須前後拍照。

不過,内務部随後否認存在此類行動,并重申,不會出台相應禁止留胡子的法律,對于這個問題的态度隻取決于教養和文明,以及個人衛生條件....

當然,中亞也有國家,直接霸氣地以立法的形式,出台了留胡子相關的禁令。

比如,下圖這位濃眉大眼,抱着吉他彈唱的老漢,是土庫曼斯坦總統庫爾班古力·别爾德穆哈梅多夫。他延續了前任土庫曼斯坦“老爹”尼亞佐夫的政策,禁止男性公職人員留胡子、紋身;而普通男性公民未滿40歲,也不得蓄須;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另外,女性公職人員(除了公務員還包括教師、醫生、護士)不得化濃妝、塗指甲油,女性日常佩戴宗教意義的頭巾,穿罩袍,也屬于違法行為。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土庫曼斯坦議會——女議員戴的是民族服飾性質的花頭巾,沒有塗指甲油的,男議員下巴都刮光光

而且,這些國家的主體民族都不禁酒,善歌舞,一跳起就很歡騰。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2019年土庫曼斯坦國慶閱兵式現場,載歌載舞——用的總統“老爹”最愛的綠色服飾,男不留胡子,女不塗指甲油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烏茲别克斯坦國家歌舞團表演民族舞蹈《吉利赫若施》

當然,除了他們的民族性格,也不得不承認,這番情形,更得益于當年蘇聯對中亞的改造和經營。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新郎與新娘》,烏茲别克斯坦塔什幹婚姻登記處,1925年。這是烏加入蘇聯的第一年,女性出門還要罩袍蒙面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1930年,烏茲别克斯坦女孩正在學習列甯專著

老實說,蘇聯時代中亞的世俗化改革、普及教育、解放婦女和工業化發展,放在如今看起來,确實屬于蘇聯對于人類社會的一大貢獻。

而且,這樣的一個世俗化、工業化的中亞,也更能減輕大陸西部的維穩壓力。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有意思的是,同樣在中亞,當五個“斯坦”正在提倡刮胡子的時候,他們的鄰居——阿富汗,卻在以“教法”的名義,要求境内男性,留起大胡子。

從去年開始,塔利班政府就以法令的形式向各省推行了這項規定——禁止理發店提供為男士剃須、修剪胡須的服務,同時禁止給顧客修剪“過于西方化”的發型,違反者将根據伊斯蘭教法受到嚴厲懲罰。

一些規模較大的發廊,甚至直接收到了塔利班的電話或者登門警告,他們親自将紙質版的禁令交到老闆手中,嚴厲叮囑絕不能再為顧客提供“刮胡子”相關的服務。甚至,私下裡搞也有巨大風險——因為,塔利班将會采取“釣魚執法”的形式,讓這類“違法行為“無處可藏”。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塔利班的“禁止剃須令”

而且,塔利班還鼓勵成年男子們要至少把胡子留到下巴下面一拳的長度。

不過,這樣的要求,就比較為難其境内的第三大民族,帶有東亞蒙古血統的哈紮拉人了。他們天生胡須就不夠茂密,很難達到這個标準。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哈紮拉人傳統服飾

講真,女人要全身包起來,男人的頭發不許做時髦的款式,胡子也不讓剃,這讓阿富汗的理發店和相關的第三産業的生存前景,實在堪憂。

關于為啥要留大胡子,塔利班給出的理由主要是這兩條。

第一,刮胡子屬于一種“美式風俗”的展現,是必須擯棄的“異教文化”;

第二,就是對教義的了解。

可奇怪的是,同樣嚴守教義,崇尚原教旨瓦哈比派的沙特阿拉伯(注意,原教旨隻是一種信仰流派,并不可等同于恐怖主義,極端原教旨才是),當今的大多數人,也并不會刻意留一大把“原生态”的蓬亂胡須。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和南韓小姐一樣讓傻傻的分不清的,就是複制粘貼一般的沙特王子了,注意王子皇孫們的胡子,并沒有特别誇張的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沙特外長朱拜爾直接刮了個幹淨

還有最純血的聖裔後代(先知小女兒女婿的後裔)約旦王室哈希姆家族,他們生活非常世俗化,數代君主都沒有留大胡子的習慣。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現任約旦國王一家人

早前被阿拉伯之春颠覆的那些西亞北非的世俗政權,他們的上司人,也基本都是下巴刮光光的。

像下面照片裡的這幾位——本·阿裡(前排左一,時任突尼西亞總統,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流亡沙特)、薩利赫(前排左二,時任葉門總統,後受到聯合國多項制裁,2017年12月4日,被胡塞武裝組織打死)、卡紮菲(前排中)和穆巴拉克(前排右二)。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阿拉伯之春爆發前幾個月,2010年非盟峰會上,一些“大佬”們最後的合影

其實,在公元7世紀誕生的《古蘭經》裡,并沒有禁止穆斯林男性刮胡子,或者要求女人出門罩袍遮面的明确文字表述。

直到公元9世紀,宗教學者穆斯林·本·哈賈吉所著的《穆斯林聖訓實錄》中,才出現了鼓勵對男子蓄胡須的相關語句。

真主的使者說——曆代先知的古禮有十件:剪短髭須、留全胡須、刷牙、嗆鼻、修剪指甲、洗骨節、拔腋毛、剃陰毛、淨下和漱口。

長期以來,在伊斯蘭教中,派系多如牛毛,而那些小撮牛毛上,還可以繼續往下分小牛毛、小小牛毛,這裡就不多贅述了——要把他們的關系和衍生出來的教義捋順清楚,都可以出一本專著了,還是上中下三冊的那種。

那麼,根據對教義的解讀,每個教派對信衆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都有着不盡相同的規定。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無論是男性的胡子,還是女性的罩袍,均可以被看作是不同教派在各自傳播教義時的衍生品,進而成為了當地的傳統風俗,但同時也會受到政府政令的深刻影響。

很明顯,開頭提到的中亞五個“斯坦”,他們就是在蘇聯時代,以政府之力自上而下成功的移風易俗,建成了工業化、世俗化的社會。

類似的,還有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即便如今的土耳其宗教情節又開始回潮,但咱們就看埃爾多安總統的下巴,還是刮得光溜溜的

例外的,是阿富汗。

在阿富汗,一個世紀以來的數次世俗化改革,從1920年代的阿曼努拉國王開始,再到納迪爾國王、查希爾國王和“紅色親王”達烏德、蘇聯扶植的塔拉基、阿明和納吉布拉等等,都曾下了很大功夫,試圖把這個由部族拼湊成的國家帶向世俗化和工業化道路...

但他們的改革,最後無一不以悲劇結尾。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1980年代的阿富汗婦女幹部

這些世俗化改革者們,都沒有靠譜的槍杆子撐腰,卻又冒然觸犯了阿富汗的傳統社會和宗教的敏感部位,并直接威脅到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區的部族上司人和宗教長老們的權力。

顯然,在阿富汗,男性留大胡子,就被一些保守流派視為了對沙裡亞法典的堅持,也是他們權力的展現,背景複雜,根基非常深,短期内不好撼動。

而再看塔利班,就其高層上司來說,塔利班更是一個廣義上的保守勢力集合,主要代表就是普什圖民族軍閥,保守派毛拉以及部族頭目三者的利益 。

而被塔利班趕走的那個美國人扶植的阿富汗政府,它則是一個買辦、軍閥以及受軍閥“裹挾”的城市階層利益集團的組合,嚴重脫離了阿富汗人民。

去年的時候,在取得政權之初,塔利班的那些主動迎合國際社會以及國内民意的姿态,客觀看,更像是為了争取合法地位和穩固政權而做的讓步,而非是要真正将自己的隊伍進行世俗化改良。

畢竟,你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他們所屬教派的教旨,以及他們利用相關教旨進行内部團結動員的政策,就會明白,希望塔利班大幅度地“與時俱進”,擁抱現代文明,做出适應現代化社會的大幅度改變,起碼現階段來看,還是非常高于生活的。

是以,阿富汗的理發店們,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可能不太好過。

烏茲别克斯坦刮胡子,阿富汗蓄胡須:胡子,為何成了一個敏感元素

這樣的服務,可能會被算作“違法活動“

當然了,對于全球更多的男人們來說,所謂的大胡子,其實跟“極端”,不存在直接關系。

留不留胡子,僅僅是個人審美和生活愛好而已,并沒有什麼必要草木皆兵,搞得過于敏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