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日本推理小說的新“謎團”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日本是一個推理文化盛行的國度。在疫情持續肆虐的艱難背景下,作家們仍舊筆耕不辍,合力打造出一個題材繁多、風格多變的推理世界,使讀者得以充分享受解謎和推理的樂趣。

  日本推理作家或是在巨大無邊的曆史空間溯尋微小個體的人生軌迹,用心描摹并揭開塵封已久的真相;或是在冰冷殘酷的現實世界裡破示黑暗與混亂的本質,将啃噬着生命與希望的人性之惡展露無遺;或是在自由純粹的寫作天地裡放飛想象力,編織與衆不同的新謎團。這些推理作品,為2021年以來的日本文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

解讀日本推理小說的新“謎團”

  時代之謎的破解 記憶之謎的揭示

  曆史的遙遠與神秘催生了作家以曆史事件或曆史人物為叙述對象的寫作情懷,推理作品對曆史的真切描寫,也使得浩瀚曆史的輪廓變得更加清晰與飽滿。那些遺留在歲月長河中的曆史謎船,或許能在兼顧真實語境與豐富想象的曆史推理小說中獲得重新開機。

  羽生飛鳥的《化蝶而死——平家物語推理抄》以平清盛同父異母兄弟平賴盛為主人公,講述其在源平争霸那個兵荒馬亂、爾虞我詐的時代,如何運用自身的智慧保全家族同政權斡旋的故事。不似兄長平清盛那般權傾天下的平賴盛,不斷受到當權者源義仲、北條時政等人的刁難,陷入危險境地。在侍女被害、寵妃葵前被毒殺等五個事件背後作祟的是錯綜複雜的各方勢力,而受托解謎的平賴盛與其說是戰亂時代為當權者解決疑難案件的偵探,不如說是為生存而戰的勇士,像“蝴蝶”一樣自由而獨立。該作品不僅是處于權力漩渦之外的普通人如何掙紮生存的真實寫照,也是平家盛衰與榮辱的縮影。獲得第166屆直木獎的米澤穗信的《黑牢城》聚焦于“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的麾下武将荒木村重,講述其在發起反叛後,以有岡城為據點同織田勢力對抗,甚至将奉命前來遊說的黑田官兵衛囚禁緻殘的故事。黑田被囚禁後,城中人員接二連三地蹊跷死亡,荒木不得不與黑田聯合起來共同破解死亡謎團。作為一部背景為戰國時代的推理小說,《黑牢城》将史實與合理的想象相結合,通過加入懸疑、解謎等推理元素重構荒木反叛的曆史語境,使讀者得以窺探那已成逝去遠景真相的一隅。

  曾以《刀與傘》獲2019年第19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的伊吹亞門,2021年再次創作了《雨與手槍》和《幻月與偵探》“曆史推理兩部曲”。《雨與手槍》作為《刀與傘》的前傳,以薩長同盟成立之際發生的殺人事件為中心,描繪出幕末時代保守派和革新派之間激烈的“血色”鬥争。同時,作者在案件推理過程中穿插對幕末時代獨特風土人情的描寫、對人物細膩心理與情緒的刻畫,将龐大時代與渺小個人并置書寫,為作品增添了悲壯而奇異的浪漫色彩。《幻月與偵探》則将舞台設定為二戰前夜的僞滿洲國,一樁發生在對戰争持有異議的原陸軍中将住宅内的毒殺事件,牽引出關東軍與政府的勾結、鴉片交易、西伯利亞出兵等事件背後的多重黑幕,也勾勒出大戰一觸即發緊張氛圍下搖搖欲墜、恍若異界的僞滿洲國形象。這兩部小說共通的特征是壯觀而宏大的推理現場,以及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中受害者的命如草芥。

  吳勝浩的《歌唱我們的歌》是一部跨越昭和、平成和令和三個時代的長篇物語,時間的痕迹在不斷變化的風俗與交流方式中清晰可見。作品以主人公河邊的視角展開叙述,一則帶來友人死訊的電話在河邊心中激起千層浪,塵封40年的記憶重制腦海。暗号所指引的寶藏、少年時代的“榮光五人組”、被殺害的姐姐,這些線索和羁絆驅使曾擔任刑警的河邊開啟跨越時代的調查與推理,當年被隐瞞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作品通過追蹤主人公河邊充滿悔恨與棄念的人生,深刻演繹出重拾友情與希望的主題,是一部具有宏偉構架與次元的大河小說。

  在稍縱即逝又綿延不絕的客觀時間裡,時代之謎的破解是想象與真實的融合,而記憶之謎的揭示則是悔恨與慰藉的交接。在曆史推理小說中回首檢視逝去的曆史或人生,對作者和讀者來說,既是反思當下、汲取力量的手段,也是記錄生命、對抗遺忘的方式。

  對黑暗深淵的凝視 對殘酷現實的觀照

  日本推理小說不僅以回望曆史之謎的視角解讀真相,還以聚焦現實之痛的驚悚方式警醒社會。

  在貫井德郎的《惡之芽》中,被主人公安達欺淩過的國小同學成為無差别殺人犯,并在實施犯罪後縱火自盡。安達意識到自己當年的行為可能是使其走上不歸之路的根源,于是懷着不安與愧疚的心情開始追查其殺人動機。“人心皆存善惡兩芽,對此有所察覺才能改變世界。”校園欺淩對年幼的受害者造成了永生難以治愈的心理陰影,而對心智未全的欺淩者來說,卻可能是惡的萌芽,兩者都有可能誤入犯罪的歧途。五十岚律人的《不可逆少年》便是一部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這一沉重主題的推理小說,檢察官濑良真晝在目睹了13歲少女犯下的凄慘殺人事件後,對自身所秉持的“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信念産生了動搖。作品對于未成年犯罪群體的描寫,引發社會的種種思考:難以通過教育等手段進行思想與道德改造的青少年如何受到應有懲戒?未成年人犯罪背後的動因和根源何在?我們該如何避免未成年犯罪群體的出現?這不僅是作品發出的警示,更是現代社會亟待反思和解決的問題。

  處于“人之初”階段的孩童有可能成為暴戾扭曲的惡魔,但更多情況下,其弱小的身軀更容易受到兇惡之徒的傷害,這在《朝與夕的犯罪》中便有所展現。作為降田天首部獲獎長篇推理小說,它圍繞兒童誘拐、虐待與被忽視等問題,講述了身為警察官的主人公,發現8年前名為朝日與夕日的兩兄弟所犯下的虛假綁架兒童案,同現在經手的疑似母親虐童事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之後,對此展開偵查與推理的故事。

  社會問題的出現總是以弱勢群體為中心輻射開來,老人、婦女也和孩童一樣,遭受着來自社會的惡意與不公。相場英雄的新作《猛犸住宅區的空殼》,就描述了在“孤獨死”現象頻發的巨大住宅區裡發生的一起悲劇殺人事件,由此揭開了在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的社會背景下護理行業的亂象與黑幕,蘊含着深刻而強烈的現實隐喻與諷刺。而葉真中顯的《W縣警察的悲劇》以六位女性警察為主角,講述了她們在男尊女卑的W縣警察署裡所遭受的歧視與偏見,并描繪了女性警察如何運用勇敢與智慧同男性并肩作戰對抗黑暗與罪惡的身姿,重新審視了當代女性的地位與價值。此外,淺倉秋成的《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亦涉及職場問題,深刻揭示了在利益面前勾心鬥角、不擇手段的人性陰暗面。作品中,六個進入最終面試的求職大學生面對唯一一個錄取機會各自使出渾身解數,展開謊話連篇、爾虞我詐的争奪之辯,一樁隐秘的殺人事件也随之浮出水面。作品淋漓盡緻地描繪了日本特殊的“就職活動”,以及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職場環境的壓抑與黑暗。

  除着力刻畫某一社會問題的小說,還有同時關注多個問題的集合之作。佐藤究獲得第166屆直木獎的作品《冒煙的鏡子》,囊括了殘暴的墨西哥卡特爾毒品集團、神秘的阿茲特克神和宗教儀式、隐秘的地下心髒交易、棄兒與犯罪、沖突與殺戮等多個題材,經由作者沉穩緻密的文筆得以栩栩呈現,所揭示的社會陰暗面龐大而沉重。藥丸嶽的《頭條新聞》則涉及家裡蹲、冤案、援交活動、仇恨言論、網絡暴力導緻的自殺、醫療事故等現實問題,通過自稱記者的野依鈴美的視角叙述出人意料的過往真相。該作品細緻描繪了一個對人類生活産生諸多負面影響的數字化現代社會,是網絡時代的新型社會派推理小說。

  誠如米蘭·昆德拉所言,小說是現代世界的圖像與模型。推理小說對黑暗深淵的凝視、對現實的觀照與反思,诠釋着文學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回歸寫作本身 創新推理手法

  2021年日本推理作家在回首曆史與觀照現實的同時,也回歸寫作本身,緻力于建構神奇的推理世界,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怪屋》本是雨穴的一部具有超高人氣的原創動畫短片,在此基礎上,作者将其發展成了一部推理小說。作品通過對話形式,對一張存在用途不明的神秘房屋設計圖展開推理。文本不直言案件,(沒有窗戶的卧室、二重門迂回通道、驚人的重合空間等)卻能通過引人入勝的對白營造恐怖氛圍,将想象力與推理演繹到極緻。《天堂花園的喪失》作為若竹七海時隔十年創作的“葉崎市”系列新作,依舊以作者獨創的虛拟街道“葉崎市”為舞台,講述了一個天堂般的英式花園房中突然出現了身份不明的自殺遺體,而自殺者的真實身份在住戶之間引起軒然大波的故事。這種以社群小型疑團為對象展開詳盡描述的推理風格正是作者所擅長的“舒逸推理”,它不同于充斥着陰暗與暴力的冷硬派推理,是一種文風和緩、筆觸細膩并且以日常生活為解謎現場的小衆推理流派。被譽為日本“舒逸推理第一人”的若竹七海在該新作中延續了其對群像生活和衆生百态的細緻刻畫,不拘傳統的寫作手法也使其作品别具特色。

  憑借前作《屍人莊殺人事件》赢得日本推理“三冠王”殊榮的今村昌弘因“特殊設定”的寫作手法備受矚目,這在同系列新作《兇宅殺人事件》中亦有展現:被稱為“活着的廢墟”的“兇宅”與異形怪物襲擊人類的獵奇設定,使作品充滿詭異的魅力;生死較量的緊迫感、密室空間的狹迫感以及疑雲密布的壓迫感貫穿全文,其出色的叙事技巧受到讀者熱烈追捧。織守京谷的《此外,隻限無聲》和相澤沙呼的《invert 城塚翡翠倒叙集》則是将懸疑同靈異能力相結合的推理小說。前者塑造了一個“可以看見亡靈記憶”,并利用自身靈異能力來調查疑難案件的偵探天野春近;後者除卻主人公擁有“聆聽死者聲音”的靈異能力,還打破懸疑小說慣用的叙事手法,開局便指明犯人身份,并采用罪犯的特殊視角及倒叙的手法,來展現事件的多重反轉,充分營造出“讀者便是偵探”的解謎氛圍。這兩部融合了靈異設定的作品趣味性高、可讀性強,相較于硬核推理小說别有一番風味。

  平野啟一郎的《本心》則是一部兼具科幻與推理雙重風格的未來小說,背景設定在“自由死”合法化、科技高度發達的2040年代。主人公朔無法接受母親的猝然離世,利用AI和VR技術重制了母親的虛拟形象。在與“虛拟母親”相處的過程中,朔得到些許慰藉,悲傷和孤獨感有所緩解。而在母親生前好友的幫助下,朔也逐漸破解了母親希望“自由死”的“本心”(即真實想法)及其至死隐瞞的驚人秘密。平野啟一郎将科幻設定與推理元素完美融合,創造了一個科技發達卻仍存在貧困、社會斷層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未來世界,深度探尋愛與幸福的本質。

  可見,優秀的作品往往具備構思的匠心獨運、情節的不落俗套和主題的别出心裁。正是這樣不拘傳統、銳意創新的作品,才使得推理小說這一文學體裁在日本長盛不衰、曆久彌新。

  (本文系“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立項項目階段性成果)

  (作者機關: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菁菁 陳世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