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作者:影雄本色

《風起隴西》收官了!作為今年最受歡迎的三國諜戰劇,憑借大制作、大場面、燒腦的劇情一環扣一環的懸念成功獲得不錯的口碑和熱度。而劇中諸葛亮的故事也吸引了不少的觀衆。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相較于平常提到關于“三國”故事裡的諸葛亮來說,《風起隴西》反而将諸葛亮拉下神壇,賦予了他普通人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愁思。在劇中飾演諸葛亮的李光潔更是以面部蒼老、眉頭深鎖,憂國憂民的憂傷感布滿了整部劇。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大多數人對于諸葛亮的認知,都是掐指一算的神算子。尤其是對于“三顧茅廬”的故事,更是熟悉得不行,總會對諸葛先生抱有“神化”的味道。可在《風起隴西》裡,導演把關于諸葛亮的故事聚焦在了他最後十年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壯志悲涼裡。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開篇,李光潔飾演的諸葛亮站在氣勢恢宏的宮殿前,迎着階梯而上,氣勢如虹,但眉宇裡是疲态、愁容還有哀傷。作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至高權力在諸葛亮面前全無,反而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李光潔鬓角的白發,頭頂的銀絲充滿了蒼老感,眼角的皺紋、面部的凄涼,都透着即使是“神算子”也無法運籌帷幄局面的心酸。但最讓觀衆感慨的是,李光潔把諸葛亮拉下神壇後,賦予了這個人物更多的真實感。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于是在細節的設計上,李光潔坦言諸葛亮這個人物常年伏案、醉心國家和老百姓,尤其是對于年邁者來說腰椎的職業病肯定是常年累積的。是以在諸葛亮伏案作業時,便設計了諸葛亮貼近筆墨撰寫文字的神态,佝偻的腰背、直不起的脊椎。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拉下神壇”後的諸葛亮,更像是無能為力又無可奈何的年長者的心酸。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劇中有一處劇情,是李光潔一身素衣站在鏡頭裡,雙手背在身後,雙目遙望遠方,沒有台詞、也沒有旁白。但是哀思、憂傷充斥整個畫面,老者最後十年的滄桑感,無所不能的一代丞相,原來隻是想要鞠躬盡瘁的老者而已。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李光潔把諸葛亮的那種明鏡又純粹的情感拔高得恰到好處,不需要煽情、也不需要過多的情緒鋪墊,反而層層遞進的情感把這位老者的抱負、情感、哀愁都表現了出來,感情豐富、人物立馬深刻又豐滿了起來。

《風起隴西》:諸葛亮走下神壇,李光潔細節演繹最後十年的悲涼

也難怪這部劇大結局後,依然有觀衆還在讨論李光潔飾演的諸葛亮的真實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