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之國”真相揭秘之影視篇:《巴拿馬詭計》揭露美軍醜惡入侵真相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992年7月31日,一部名為《巴拿馬詭計》的美國紀錄片上映,第二年該片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影片講述了1989年美軍入侵巴拿馬軍事行動,揭露美軍入侵的真正原因——為了重新談判《托裡霍斯-卡特條約》(又稱《巴拿馬運河條約》)條款。片中還拍攝了美軍撤離後發現的亂葬崗、燒毀的社群以及逃離戰火的2萬多名難民。這部紀錄片在全美80多個城市播出後引起很大反響。

“戰争之國”真相揭秘之影視篇:《巴拿馬詭計》揭露美軍醜惡入侵真相

《巴拿馬詭計》海報

真實原因揭秘

《巴拿馬詭計》時長1小時34分鐘,首先講述了從1903年美國控制巴拿馬以來對該地區的幹涉。1903年,因為美國對巴拿馬省(當時屬于哥倫比亞共和國)一塊土地的控制和修建運河權的談判失敗,随後美國插手當年11月巴拿馬反抗哥倫比亞統治的起義。1903年11月,美國承認巴拿馬共和國。之後,《美巴條約》得到準許。美國以極低的代價獲得了運河區的永久租借權,這個寬約16公裡的運河區從此成為了美國的“飛地”。該條約規定,巴拿馬運河區是美國的領地,由國會任命的總督管理。巴拿馬群眾不滿美國對運河區的占領,民族主義運動此起彼伏。1977年9月7日,巴拿馬上司人奧馬爾·托裡霍斯同美國總統卡特簽署《托裡霍斯-卡特條約》,根據條約,美國于1999年12月31日将運河的全部控制權移交給巴拿馬。該條約遭到美國國内保守派強烈反對,修改條約成了美國1989年入侵巴拿馬背後的最主要因素。

《巴拿馬詭計》導演特倫特和編劇戴維·卡斯帕認為,托裡霍斯1981年死于飛機失事不是意外。紀錄片接着披露了之後的巴拿馬實際上司人曼努埃爾·諾列加同美國錯綜複雜的關系。從20世紀50年代末起,諾列加一直在與美國中情局密切合作,他是中情局最有價值的情報來源之一。但諾列加在成為巴拿馬實際上司人後逐漸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這引起美國保守派政府強烈不滿,美國政府通過媒體把諾列加變成了惡棍,給他貼上“邪惡的毒枭獨裁者”标簽。該片披露,美國媒體妖魔化諾列加,目的是獲得公衆對美軍入侵巴拿馬的支援。紀錄片還稱,老布什下令美軍入侵巴拿馬還有個人因素,他希望在自己總統任期内消除懦弱形象,展示出硬漢氣概,為下屆大選打下基礎。

2萬多巴拿馬人淪為難民

1989年12月20日清晨,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覺醒來被美國入侵巴拿馬的新聞震驚了。《巴拿馬詭計》播放了人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入侵行動的鏡頭。紀錄片将美國官方聲明同入侵暴行,以及在一個受軍事控制的國家群眾的真實生活鏡頭并列放在一起。特别強烈的對比是五角大樓發言人皮特·威廉姆斯重複聲明“我沒有看到過美軍在巴拿馬處決任何人的報告”,真實場景卻是被摧毀村莊的畫面。統計資料顯示,美軍入侵後有超過2萬名巴拿馬人淪為難民。

紀錄片還展現了美軍入侵後出現的亂葬崗。紀錄片稱,如果美軍隻針對軍事設施,那還算正常的軍事行動,但目擊者稱美軍士兵也向平民和民居開火。埃爾喬裡略生活着大約3萬人,美軍入侵行動發起時盡管是淩晨,但許多人仍然醒着。在美軍扔下炸彈時,一個居民穿過馬路到街角的商店買香煙,他說:“店主關上了門,叫我趴在地闆上,有一陣子,我感到自己背上很熱,熱量好像是從隔壁着火的房子裡傳過來的。然後,槍聲停了一會兒,我就跑出商店。在大街上,我遇到一個受傷的朋友,我們靠着一堵牆站着,一陣槍炮聲響起,我的朋友死了。我在街上跑着,看到兒童、婦女、老人和死人,坦克碾過屍體……太可怕了,我的家庭失去了一切。”美軍南方司令部承認,在埃爾喬裡略出現的大火可能部分是由美軍使用照明彈引起的。大火燒毀了幾個街區,造成嚴重的平民傷亡。在接受紀錄片采訪時,美軍入侵行動總指揮瑟曼上将重複聲稱這場戰争隻造成500人傷亡,而巴拿馬人權委員會則稱這個數字接近4000人。

美國媒體成了軍工複合體一部分

《巴拿馬詭計》還展現了美軍入侵巴拿馬的後果,這同美國媒體的報道完全不同,影片強烈抨擊美國新聞媒體是被白宮操縱的傀儡,新聞媒體成了軍工複合體的一部分。在入侵行動之後,巴拿馬國防軍和警察部隊遭到摧毀,結果巴拿馬城和科隆出現大規模搶劫。

美國将1989年這場軍事行動稱為“正義事業行動”,事實上許多巴拿馬人并不同意這種描述。《巴拿馬詭計》揭露美國媒體如何在民調方面造假,展現了新聞中未被報道或被誤報的事。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進行的民調顯示,92%的巴拿馬成年人支援美國入侵行動,然而,《巴拿馬詭計》稱,針對巴拿馬人的民調是在巴拿馬城富裕的、講英語的社群進行的,這些人最有可能支援美國的行動。

紀錄片稱,美國官方對軍事幹預的解釋是美國公民處于危險之中、諾列加的毒品走私必須被粉碎、該地區必須恢複民主,但這些所謂的解釋都沒有得到證明:自從美軍入侵行動以來,毒品走私已經翻了一番;巴拿馬新總統恩達拉上司的寡頭政府受到美國認可。影片認為,美國入侵的真正原因是在巴拿馬扶植一個對五角大樓友好的統治階級和摧毀巴拿馬國防軍,這是在2000年之前重新談判《托裡霍斯-卡特條約》的前奏,否則按規定美國要在2000年前放棄對運河的控制并拆除其軍事基地。電影的片尾字幕顯示,1991年3月,恩達拉總統提出一項憲法修正案,永遠廢除巴拿馬擁有軍隊的權利。同年,美國國會也通過一項法案,重新談判巴拿馬運河條約,以確定美國繼續維持在巴拿馬運河區的軍事存在。

《巴拿馬詭計》在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年上映引起很大反響,很快在全美80多個城市播放。媒體評論稱,考慮到在入侵期間和之後美國政府對媒體的審查與限制性控制,特倫特拍攝到這些鏡頭令人驚歎。《洛杉矶時報》稱,該片簡單而有力地闡述了反對“官方”版本的理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