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作者:粗糙廚房

5月一到,氣溫快速上升,大家都換上了輕薄的夏裝,出門也少不了要打傘、戴帽子來遮陽,随着氣溫的升高,很多人會覺得精神倦怠,食欲不佳,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我們的生活作息和日常飲食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夏天想要保持精力充沛不犯困,除了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之外,還要多吃一些清淡有營養的食物,如高蛋白低熱量的豆制品、新鮮應季的水果蔬菜、高鈣低脂的瘦肉魚蝦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用這些食材給家人制作下飯菜,比油膩重口的大魚大肉要強不少。下面,就來曬曬入夏後我家常吃的5道下飯菜,搭配合理,營養鮮香,全家人都喜歡!

【蒜苔木耳炒雞蛋】的具體制作方法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食材準備】:

蒜苔、木耳、雞蛋、醬油、醬油、蚝油、香醋、鹽、糖、白胡椒、澱粉

【制作步驟】:

1、 蒜苔剪掉老根和蒜葉,木耳用溫水泡發,去掉硬根,雞蛋中加入少許鹽和白胡椒攪打成蛋液。

2、 鍋中燒熱足量清水,加入少許鹽和油,将木耳倒入鍋中焯燙2分鐘後撈出,晾涼切碎,之後再把蒜苔倒入鍋中焯燙1分鐘,撈出過涼後切成小丁。

3、 小碗中加入醬油、醬油、蚝油、香醋、鹽、糖、澱粉,以及适量清水,攪拌均勻,調成碗汁備用。

4、 鍋中燒熱油,把蛋液倒入鍋中,邊攪動邊翻炒,把雞蛋炒至金黃松散,再把準備好的木耳和蒜苔倒入鍋中,3種食材一起翻炒1分鐘。

5、 把碗汁倒入鍋中,開大火翻炒,把湯汁炒至微微濃稠,待所有食材都裹滿醬汁即可關火。

【茼蒿炒杏鮑菇】的具體制作方法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食材準備】:

茼蒿、杏鮑菇、蒜、醬油、蚝油、鹽、糖

【制作步驟】:

1、 杏鮑菇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清洗幹淨後切成條,茼蒿切掉老根,擇掉菜葉,洗淨後切寸段,大蒜切末備用。

2、 鍋中燒熱油,把一半蒜末倒入鍋中爆香,把杏鮑菇倒入鍋中開小火煸炒至金黃。

3、 往鍋中加入醬油、蚝油、鹽、糖以及少許清水,蓋上鍋蓋把杏鮑菇焖煮2分鐘,使其充分入味。

4、 杏鮑菇炒香後,把茼蒿倒入鍋中,和杏鮑菇一起翻炒1分鐘,再把剩下的一半蒜末倒入鍋中,炒出香味後即可。

【青椒肉絲炒豆幹】的具體制作方法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食材準備】:

青椒、五香豆腐幹、裡脊肉、蒜、料酒、醬油、蚝油、醬油、鹽、糖、白胡椒、澱粉

【制作步驟】:

1、 裡脊肉洗淨切絲,加入料酒、醬油、蚝油、醬油、白胡椒、澱粉,抓勻後腌制30分鐘。

2、 青椒洗淨去籽切成細絲,五香豆腐切成條,大蒜切成末備用。

3、 鍋中燒熱油,把腌制好的裡脊肉倒入鍋中,開大火滑炒變色後盛出備用。

4、 用鍋中底油爆香蒜末,之後把青椒絲倒入鍋中,開小火煸炒出香味,再把豆腐幹倒入鍋中,和青椒一起翻炒2分鐘。

5、 把滑炒好的肉絲倒入鍋中,加入少許醬油、鹽、糖調味提鮮,繞着鍋邊淋入1小勺清水,使味道更加融合,3種食材一起翻炒均勻,完全炒熟後關火即可。

【蕃茄炒西葫蘆】的具體制作方法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食材準備】:

蕃茄、西葫蘆、蒜、醬油、蚝油、鹽、糖

【制作步驟】:

1、 蕃茄去皮切丁,西葫蘆洗淨後切成薄片,大蒜切末備用。

2、 鍋中燒熱油,煸香蒜末,把蕃茄倒入鍋中,加入少許鹽充分翻炒,把蕃茄充分炒軟炒出湯汁。

3、 把西葫蘆倒入鍋中,加入醬油、蚝油調味,兩種食材一起翻炒2分鐘。

4、 食材炒熟後,撒入少許糖提鮮,開大火翻炒幾下,使湯汁收至濃郁即可關火。

【蒜苗炒鴨血】的具體制作方法

初夏,我家常吃這5道下飯菜,營養鮮香不油膩,比大魚大肉強不少

【食材準備】:

蒜苗、鴨血、花椒、料酒、醬油、鹽、白胡椒、糖、花椒油

【制作步驟】:

1、 鴨血切成薄片,蒜苗洗淨将蒜白和蒜葉分開,蒜白切斜刀段,蒜葉切寸段備用。

2、 鍋中燒熱油,爆香花椒,聞到麻味後把花椒撥出,把鴨血倒入鍋中,再加入1勺料酒,開大火将鴨血炒至變色。

3、 把蒜白倒入鍋中,加入醬油、鹽、白胡椒、糖調味,将蒜白炒至微微發軟。

4、 鴨血和蒜白炒香後,把蒜葉倒入鍋中,所有食材一起翻炒1分鐘,待食材完全炒熟,淋上2小勺花椒油,炒勻後即可關火。

入夏後氣溫升高,人們的食欲會有所下降,在為家人準備日常飯菜時,可以試試以上這5道下飯菜,用到的都是應季食材,鮮香美味營養足,葷素搭配不油膩,做法還簡單,家人吃過都直誇贊!

我是粗糙廚房裡的小鍋,探尋美味是我的興趣,制作美食是我的愛好,每天為您帶來家常菜單與美食見聞!圖文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