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作者:曾敏敏老師

40多年前,15歲的林從馬來西亞背井離鄉來到英國一所頂尖學校求學。

雖然遠離家人,但多年的留學生活讓她學會了獨立,還增長了不少見聞。

如今,她的兒子也得到了留學機會。

不同的是,兒子這次不再需要遠赴重洋,他将前往英國一所著名學校在馬來西亞開設的分校就讀。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圖蟲創意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在家附近上英國名校

根據英國BBC報道,亞洲富人群體的增多,讓英國很多學校看到了海外設立分校的市場需求。

如今,英國學校已經将目光鎖定了東南亞國家,前赴後繼地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國開設分校。

雖然服務對象主要是西方家庭,為此很多學校還特地開設了學生宿舍,但隻要當地學生能夠負擔得起每年3.6萬英鎊(約合30萬人民币)的高昂費用,同樣可以就讀這些英國名校。

全球會計和咨詢公司安永事務所亞太分區私募股權負責人盧克·派瑞斯指出,去年東南亞地區的人們在私立學校上花費了800億美元,比6年前的600億美元高出不少。

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個數字增長近年來曾有所減緩,但安永事務所估計,未來幾個月一直停滞不前的支出有望實作快速增加。

“英國的課程備受推崇,尤其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和英國有曆史淵源的國家。”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馬爾堡學院官網

林即将送兒子就讀的學校,是位于英國威爾特郡的馬爾堡學院,于2012年在馬來西亞依斯幹達公主城設立的唯一海外分校。

馬爾堡學院是英國最早招收女生的私立學校,雖然名氣不如伊頓和哈羅,但在教學上開創了不少先河,包括開設商學、綜合科學、阿拉伯文及中文等科目。

它還有一個“夫人搖籃”的稱号,這裡走出了凱特王妃和尤金妮公主,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妻子、英國财政大臣奧斯本妻子、英國著名作家弗朗西絲都是該校的畢業生。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太陽報

林送16歲的兒子讀這所分校的原因之一,是學校離他們在吉隆坡的家比較近,隻要3.5個小時的車程或者50分鐘的飛行時間就能到達。

這樣一來,逢年過節的時候,兒子不用舟車勞頓就能回家和家人們團聚。

此外,這所分校的設施也非常先進,一個有機農場、一個高爾夫球場和一個可以進行水上運動的湖泊,這些在當地學校并不是非常常見。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Getty Images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所付出的高昂代價,值得嗎?

即便能夠常見到兒子,但林透露,兒子上學的費用還是不便宜。

在學校寄宿的兒子,每年要花掉林20多萬令吉(約合48000美元)的費用,依據馬來西亞官方最新的資料,這個金額是當地人平均年薪的5倍之多。

然而,林仍然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她抱有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這就不難解釋這所分校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是當地人。

與此同時,在人口稠密的新加坡堤道對面,另外一所英國名校——戈登斯敦學校也在俘獲當地家庭的歡心。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Expat Living

這所位于蘇格蘭高地的寄宿學校,曾有3代皇室成員就讀,包括女王的已故丈夫菲利普親王以及他們的3個兒子,還有安妮公主的兩個孩子。

它計劃今年内在中國開設第一所國際學校,并在未來幾年繼續在東南亞擴張版圖。

“我們已經教育了3代英國王室,包括王位繼承人,這對那些望子成龍的家庭來說絕對極具吸引力。”戈登斯頓的校長麗莎·科爾表示,

“我們熱烈歡迎東南亞國家的孩子來到蘇格蘭的校園,但現在學校能提供的,并不隻有這一種選擇。”

為了讓新加坡分校更具吸引力,校方大手筆地修建了多個運動場、3個遊泳池和帶3個劇院的藝術表演中心,用先進的硬體設施來拓展生源。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為什麼要在亞洲開分校?

除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高棉的有錢父母也願意将孩子送到英國頂尖學校的亞洲分校。

有學者分析,是因為這些父母認為,學校不僅是國際公認的英語教學模式,來自于英國老牌名校的精英教育,也是吸引他們的關鍵因素。

加上英國在殖民時期樹立的宗主國地位,由此形成的曆史紐帶和文化認同,積累了一些天然優勢。

而這些東南亞國家,自身也蘊含着适合私立教育發展的土壤——日益富裕的家庭、有利的監管環境和高品質的生源需求。

英國老牌名校紛紛來亞洲開分校,是什麼讓他們低下了高貴的頭?

圖源 Unsplash

一直以來英國名校代表着貴族教育和精英教育,讓全球留學生趨之若鹜,但近年來英國政府對國際學生簽證的限制,以及脫歐的後續影響,種種不确定因素迫使這些英國名校開始“低下高貴的頭”,考慮開設海外分校,作為一種分散風險的長期投資。

在這股海外分校的浪潮中,諾丁漢大學最早在2000年開設了馬來西亞分校,2004年在中國甯波開設分校;利物浦大學也在2006年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設立西交利物浦大學。

輸出國通過海外分校可以提升大學國際知名度、增加經營創收,輸入國也可通過海外分校的設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到該國,借此改善教育品質,提升國家總體競争力。

這對于雙方來說,實作了雙赢的局面。

但歸根究底,如雨後春筍出現的海外分校,如何在擴張版圖的道路上愛惜自己的羽毛,始終如一地保障教學品質,仍然是最大的挑戰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