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觸樂夜話:保持平常心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保持平常心

說來容易,做來卻難(圖/小羅)

在很大一部分語境裡,買椟還珠都是個貶義詞,要麼用來形容一些因小失大的行為,要麼用來形容一些無法判斷事物真正價值的人。考慮到我們熟悉的一些文化傳統,它會被這樣了解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如果較真起來,回憶起玩遊戲的經曆,我發現自己沒少幹買椟還珠的事:買了某個遊戲之後,發現自己很喜歡它的美術、音樂和世界觀設定,玩法上卻不怎麼感興趣,假如嘗試了幾次通關都失敗,我就會理直氣壯地欣賞它的藝術設定集、配樂原聲帶,再去看看同人。至于遊戲本體,“雲通關”就算完成任務。

觸樂夜話:保持平常心

每次提到“什麼都好就是不太好玩”的例子,我都會用《彼處水如酒》,我愛它是真的,遊戲設計有問題也是真的

當然,我也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有問題。畢竟“買椟還珠”的貶義是建立在“椟”的價值一定比“珠”低很多這個前提上的,假如椟和珠差不多,或者椟比珠貴,舍哪個留哪個就不好說了。在文藝作品領域裡,還要加上“你喜歡什麼”“什麼适合你”等等條件,變化更大。而這也是我們呼喚數量更多、題材更廣泛、内容更新奇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有了更豐富的内容,愛椟人和愛珠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份快樂。

這個話題再發散一些,就免不了要聊到“到底是為了什麼去讀書、觀影、看動畫、玩遊戲”了。毫無疑問,作為文化娛樂形式,“愛好”是第一推動力,但長久以來我也在許多場合看到一些反反複複的讨論,即,愛好本身也有所謂鄙視鍊,在這個鍊條上,喜歡作品本身且主動深入挖掘的,位置會高一些,淺嘗辄止的位置就低一些。至于那些并非直接因為作品本身,而是通過一些間接要素關注到的,位置就會再低一些,以此類推……

一般來說,這其實也符合大多數人的了解:資深愛好者總是比菜鳥顯得靠譜一些,因為他們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提升了自己的水準。不過換個角度看,有時候過于信任這種按資排輩,以至于把一些個人化的了解推己及人,對整個群體的生态也不是太好。拿遊戲舉例子的話,上個月有一位在Reddit上發帖的老哥,因為女朋友打《艾爾登法環》召喚NPC和其他玩家,就以“不夠硬核”為由與對方吵了一架。當然,這位老哥最後的結局是被網友們吐槽到删帖,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單機玩家們對“管好你自己”有所共識。

觸樂夜話:保持平常心

召喚NPC和其他玩家幫忙,最終通關《艾爾登法環》是很常見的

不過,假如把這個範圍擴大到線上多人遊戲,争議似乎就大了不少。我認識一些意志堅定、始終出于興趣玩MMORPG和MOBA的人,但也認識更多勝負心非常重的朋友,而我并不确定是勝負心推動着他們去玩那些遊戲,還是那些遊戲讓人們産生了勝負心。

我可以了解人們把勝負心投射到一些正式的、對抗性很強的比賽上,畢竟從客觀上說,“重在參與”往往更多出現在一些經過刻苦努力卻隻能摸到高等級賽事門檻的人身上,假如某人有争奪冠軍的實力,再談“重在參與”就會被粉絲和觀衆認為沒有進取心,至少是态度不夠嚴肅……但平心而論,我真的不确定在普通的、以娛樂為主的遊戲中擁有太強的勝負心是不是一件好事。

我嘗試把自己代入這種勝負心環境中的不同玩家——假如我水準有限,我就可能因為完不成自己的目标、輸掉比賽而憤怒;假如我水準極高,我也可能因為别人完不成團隊的目标、輸掉比賽而憤怒;當然,我還可能因為團隊裡有高手而被“帶飛”獲勝,盡管不知道高手會不會私下裡怒罵我。或是我憑借一己之力帶着許多個菜鳥獲勝,但這樣得來的勝利,其喜悅能完全抹消此前的憤怒嗎?好像也未必。歸根結底,我隻得出了“這類遊戲不太适合我”的結論。

但不論如何,發轫于愛好也好,勝負心也好,其他目的也好,我仍然希望朋友們能從遊戲裡獲得更多的快樂而非憤怒。考慮到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也許還要加上一條“保持平常心”——我知道那并不容易,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能做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