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1

這兩天最火的話題,全都圍繞着一位學神。

人稱北大“掃地僧”的韋神,韋東奕。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事情很簡單。

一個由六個博士組成的科研團隊,碰到一個技術性難題,折騰了四個多月都沒搞定。

剛好這個數學方程的問題,是韋神的研究方向。

又剛好團隊裡其中一人的朋友在北大,和韋神是同僚,就向韋神請教了一下。

沒想到,就一個晚上,韋神把方程式發了過來。

團隊一測試,完美比對實驗資料。

六個博士一齊感歎:

“太他媽超神了!”

團隊想給韋神打錢,表示感謝。

韋神死活不要,說:

“太簡單了,沒必要要錢。”

最後說了半天,隻好給韋神充了交通一卡通。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2

這不是韋神第一次上熱搜。

去年五月,他拎着兩個饅頭,抱着礦泉水瓶接受自媒體采訪時,就曾因“超神”刷過屏。

他智商160+。

高一、高二連續兩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皆以滿分獲得金牌。

高三被保送至北大。

大三時參加第四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一個人單挑清華和中科大。

橫掃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騄金獎以及周炜良銀獎。

還拿下了當年數學競賽的個人全能金獎。

他師從田剛院士,拒絕哈佛打破校規的邀請,被稱為“陳景潤的接班人”。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可誰能想到,這樣的天才,生活得如此“寒碜”?

他覺得殺生不對,是以不吃肉。

他覺得純淨水的制作過程污染環境,是以總是帶着1.5L的空瓶子,去教學樓打溫開水。

他覺得空調費電,幹脆把遙控器束之高閣。

他不看電視,不愛社交,沒有微信。

如今一年過去,再看韋神,依舊如此。

箪食瓢飲,不改其樂。

淡然純粹,不改初心。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别人笑話他,“這樣活着有什麼意思?”

我覺得不是沒意思,而是很多人不明白,“簡到極緻,就是大智”。

化繁為簡,不隻是生活方式,更是修心。

就像韋神的一名北大老師說的:

“他隻是不在乎我們在乎的東西而已。

他在乎的東西都在數學世界裡,數學帶給他的樂趣,遠遠超過了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對于他來說:

食物就是用來飽腹的,

衣服就是用來遮體取暖的,

床就是用來睡覺的,

有吃有穿有睡就已經足夠了。

是以不要以我們的快樂,來揣度和衡量他的快樂。

他的物質生活雖然很樸素很簡單,

但是他的精神世界,遠比我們絕大多數人浩瀚得多。”

這才是韋神之是以成為“神”的原因。

他的“簡單”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早就脫離了繁瑣的物質。

是去粗取精,化繁為簡的覺醒。

如果我們做不到他,也請保護好他的簡單、不世俗。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3

這讓我想起一條社會學人生定律,叫“樸素定律”:

如果一件事、一個人讓你覺得眼花缭亂,那麼它大機率是錯的或者假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都簡潔而優雅,樸素到一劍封喉。

就像很多人都看過的這張照片。

蓄着胡須,一身破舊黑衣,光腳踩着一雙布鞋的老人,正翹着二郎腿念發言稿。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如果不看旁邊“中國科學院大學”這七個字,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可他是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作為“中國遙感之父”,李院士,填補了大陸在遙感技術幾何光學領域的空白。

強烈的反差感,激起了人們對這位“布鞋院士”的好奇。

一陣搜尋之後才發現,這位學術界的泰鬥,生活中這麼簡單樸素。

襯衫、布鞋、馬甲。

是他最常見的着裝。

幾十人的小課堂這麼穿,上千人的學術講座也是這副打扮。

平時出行,就随手挎着一個紙袋子。

或是土到掉渣,洗得泛白的半圓形黑包。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同僚們說,因為李院士這一身不修邊幅的行頭,曾好幾次被門衛攔在門口。

都以為他是來推銷土特産的農民。

還有一次,他作為教職工去學院領取生活補助。

去的時候挎着那個破破爛爛的黑包,被值班學生誤以為是來修空調的師傅,跑這兒要工錢。

李小文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并不是沒有錢。

但他覺得,夠了就行。

李院士總說,

“科學本身就應該追求簡單性原則,任何事情都是越簡單越好。”

是以,他把自己的錢和李嘉誠基金會獎勵給他的120萬元,全部捐給了母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以自己十八個月時夭折的女兒為名,設立了“李謙”獎學金。

《菜根譚》裡說:人生隻為欲字所累,便聽人羁絡。若一念清明,則淡然無欲。

這大概就是普通人和牛人之間的差距。

精于心,簡于形。

世間高手,總是越簡單,越進階。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4

《阿甘正傳》裡有句台詞。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

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

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想到畫出《老夫子》,《莊子說》等經典漫畫的大師蔡志忠。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他靠漫畫攢下巨額财富,活得卻是仙風道骨。

《中國青年網》前去采訪,問他,“到目前為止,您做過的最讓您自豪的事情是什麼?”

蔡大師答:

“我一生過最大的精神自由,過最簡單的物質生活。”

他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

四十多年來每天隻吃一頓飯,多是白粥加一塊豆腐乳,高興了就吃兩塊。

有時候一天連一個饅頭都吃不完。

他沒有手表和手機,因為不想被别人打斷自己的工作。

他沒有銀行卡,身上隻有少量的現金。

有次去旅行,發現一雙很喜歡的布鞋。

他一下買了14雙,順帶買了30件一樣的白襯衫,和20條卡其褲。

這就是他一輩子,一年四季的穿搭。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這一點和信奉極簡主義的喬布斯很像。

從1998年到2010年的釋出會,他永遠是黑色高領杉+藍色牛仔褲。

好像就沒換過衣服。

衆所周知,這樣的喬布斯創造了世界上最簡單最友善的iPhone4,颠覆了一個行業。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和身價高達56億,卻不坐名車,穿人字拖、擠地鐵、逛菜場的周潤發也很像。

2014年,iPhone6都上市了,發哥還在用藍屏諾基亞。

香港市民調侃愛逛地攤秀水街,和老闆讨價還價買15塊錢膠拖的發哥是“賤骨頭”。

發哥笑得合不攏嘴:

“人越成長,越發現,人生中真正難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顆安甯的心,過着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蔡志忠說: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隻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發哥早就砍掉了生活裡的累贅。

因為真正有質感的人生,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删繁就簡。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5

普通人之是以累,之是以無法“成佛”,很大原因就是不舍得砍掉自己的“繁瑣”。

衣櫃裡挂滿了隻穿過一次,或者是連吊牌都沒摘下的衣服。

真正穿的就那麼幾件。

源源不斷的快遞送上門來,跟風消費的小物件散落在家裡的各個角落。

三分鐘熱度一過,開始積灰。

從飲食、到家居,再到生活風格。

所有的瑣碎聚在一起,壓力和疲憊越攢越多,你的精力已經被冗雜的東西耗光了。

何談思考,何來内心世界的豐盈。

而生活往往是越簡單,越自由的。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想起受夠了城市喧嚣,轉而逃離的學者梭羅。

他提着一把斧頭獨自來到瓦爾登湖,砍下白松木,搭建了一座小木屋。

在這裡,他獨居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

終于悟出人生真谛:

“一個人,隻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聲名,不再汲汲于富貴。

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後來在《瓦爾登湖》裡,他寫:

“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

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幹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世間萬千喧嚣,抵不過細水長流的平凡生活的可貴。

天下饕餮珍馐,抵不過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懂得簡化生活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6

其實不僅僅是生活,人際關系也是這樣。

中國民生銀行的創業董事馮侖,在《野蠻生長》裡講了一個很現實的理論。

叫人際交往的“10-30-60”朋友理論。

說的是一個人的一生,同時交往的朋友數量很有限,分别是10個,30個和60個。

“10”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遇到一件很惡心人的事情,缺錢。

你會跟誰借?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翻了一圈通訊錄,你會發現,除了父母親戚,你能張口要錢和可以毫不猶豫借你錢的,多數不會超過10個人。

這10個人就是你真正的朋友,你在任何時候都能依靠的安全底牌。

“30”可以稱為熟人。

經常打交道的,常在一起吃飯、喝酒、逛街但沒有金錢往來的人,不會超過30人。

這30人還包括前面說過的那10人。

“60”是指更外層的,彼此互知,但不常聯系,打電話過來能寒暄幾句,但總是很長時間不見的那種“朋友”。

這60個依舊包含前面說的那30人。

也就是說,人這一生,真正的朋友并不多。

你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社交上。

就像網上說的,

“朋友雖少,真心就好;圈子雖小,舒服就好。”

請繼續保護“北大韋神”

07

作家三毛說,

“我不吃油膩的東西,我不過飽,這使我的身體清潔。

我不做不可及的夢,這使我的睡眠安恬。

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腳,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閑安穩。

我不跟潮流走,這使我的衣服永遠長新。

我不恥于活動四肢,這使我健康靈活。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

我不多說無謂的閑言,這使我覺得清暢。

我盡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

我當心地去愛别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

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隻要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隻求簡單。”

這就是生活和人生的真相。

大道至簡,越簡單,越幹淨,越快樂。

END

聲明:本文來源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作者:王耳朵先生,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