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排行:中國企業騰飛 日韓企業不行了?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需求量的攀升,2022年以來各國電池企業快馬加鞭的擴大産能、在各地市場大展拳腳。而放眼全球市場,中國電池生産企業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已經占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市占率不斷上升,而日韓企業市占率則出現下降。

全球産能主要集中在中日韓 TOP10占比超91%

據南韓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資料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為95.1GWh,較去年第一季度增長93.3%。位列前10的電池企業市占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其他電池企業占比不到10%。

從排行榜來看,中日韓仍然是全球電池産能的主要國家,全球産能幾乎被他們壟斷。在TOP10動力電池生産企業中,中國電池企業多達6家;南韓電池企業占據3個市場席位;日本僅有松下一家上榜。

一季度TOP10電池企業分别是甯德時代(33.3GWh)、LG新能源(15.1GWh)、比亞迪(10.5GWh)、松下(9.4GWh)、SK On(6.3GWh)、中創新航(4.2GWh)、三星SDI(3.6GWh)、國軒高科(2.6GWh)、蜂巢能源(1.3GWh)、億緯锂能(1.1GWh),TOP10合計占比為91.2%。

在TOP10電池企業中,有7家電池企業漲勢非常兇猛,而剩下的3家日韓企業漲幅都在兩位數。7家企業分别是甯德時代、比亞迪、SK On、中創新航、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億緯锂能,其中漲幅最大的是比亞迪,為220.4%,裝車量為10.5GWh;緊接着是中創新航,漲幅為208.7%,裝車總量為4.2GWh;再次是國軒高科,裝車量為2.6GWh。同比上漲180%。相反LG新能源、松下、三星SDI漲幅都在兩位數,松下漲幅最小隻有14.3%。

中企同比均實作上漲 日韓市占率下降明顯

無論是從同比漲幅還是市場佔有率來看,國産電池企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出類拔萃。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國内電池企業在技術和産能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着十分強大的市場需求,成功助推了國産電池的“騰飛”。

2022年第一季度上榜的6家中國企業市占率為56%,遠超4家日韓企業占比之和;3家南韓企業市占比為26%;日本松下市占比為10%。2022年一季度,甯德時代裝車量獨占鳌頭,LG新能源位居第二,比亞迪緊随其後。

其中,甯德時代憑借33.3 GWh的裝機量,位居第一名,市占率超三分之一。事實上,自2015年甩開日本後,國産電池已連續多年在全球的占比不斷上升,占比超50%,未來或持續有所突破。

同比來看,甯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億緯锂能6家中國企業市占率均實作同比增長,此外實作同比增長的還有南韓企業SK On。LG新能源、松下、三星SDI市占比則出現下降。

分析來看,南韓企業SK On的上漲主要是得益于現代 IONIQ 5 和起亞NiroEV 和EV6的熱銷。而LG新能源的主要大客戶是特斯拉、大衆和奧迪等大廠,其市場占比有所下降與歐美工廠停擺有關。三星 SDI 主要是為BMW iX和 Fiat 500供應電池,其市場占比也受到一定影響。

“甯王”一騎絕塵 2022忙得不可開交

“甯王”已經連續5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總量的冠軍之位,進入2022年後其在産業鍊上的布局也愈發頻繁。甯德時代預計2025年之前電池産能預計達到670GWh以上。

在剛剛進入的5月份,甯德時代也是動作不停。首先将于今年二季度内正式釋出麒麟電池;其次是積極開拓儲能使用者。目前,甯德時代已經與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等頭部能源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在海外,與Nextera、Fluence等國際前十大儲能需求客戶深度開展業務合作;最後甯德時代計劃在美國建廠的工作已進入審查階段。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國内的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建廠擴大産能,而甯德時代作為國内的龍頭企業在經濟方面也實作了同比增長。據甯德時代年報顯示,2022年一季報,甯德時代實作營收486.78億元,同比增長153.97%;實作歸母淨利潤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這為甯德時代後續的産能輸出以及産業鍊布局提供了動力。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預計國産電池裝車總量都将超過預期。

日韓4家企業的産能規劃

松下公司正在就美國電動汽車電池新工廠的選址進行考察。

消息人士稱,松下将為新工廠投入數十億美元,目前在考慮範圍内的幾個地點,包括一個位于俄克拉荷馬州的工廠和另一個位于堪薩斯州的工廠。該工廠最早可能在2024年開始營運。此外,松下計劃在美國的新工廠生産一種新開發的、更大、更強大的“4680”電池。

3月初,據日本NHK報道,松下正尋求在美國購買土地,考慮斥資數十億美元,建設一座大型工廠,為特斯拉生産新型電動汽車的電池。

三星 SDI與車企合建電池廠 并開展全固态電池試生産。

南韓動力電池制造商三星SDI宣布位于南韓京畿道水原市的全固态電池試生産線已經破土動工,規劃占地面積6500平方米,命名為“S-Line”。不過,三星SDI并沒有透露該試生産線何時竣工以及産能等具體資訊。此外,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和三星SDI公司也将在美國建立新的電池工廠。

雙方預計于2022年第二季度動工,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

SK On與福特、Ko Holding合資成立電池公司

根據SKI的規劃,SK On電池年産能将在2023年擴大到85GWh,2025年擴大到220GWh,2030年超過500GWh。

近日,南韓SK On宣布與福特和Ko Holding簽署諒解備忘錄,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生産電動汽車(EV)電池。該工廠計劃在2025年投産,目标是年産能達到30-45GWh。

LG新能源計劃今年投資約合人民币364.5億元

LG新能源計劃今年投資約合人民币364.5億元,用于提升該公司在全球的電動汽車電池産能。LG新能源預計今年年底全球産能将提高至200GWh,到2025年達到520GWh。

2月初,LG新能源宣布,公司正式收購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位于美國的儲能系統廠商NEC Energy Solutions100%股份,并将為此新設法人“LG新能源Vertech”,進軍儲能系統內建市場。

小結:面對動力電池市場這塊大蛋糕,各國的電池生産企業都想要吃一口。不過,基于大陸汽車消費市場的強大以及目前燃油價格的上漲,國内市場顯然比海外市場更加火熱。但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随着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未來低成本将成為電池企業能否參與競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有關動力電池的回收、重複利用也是擺在産業發展面前的一道難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