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作者:hgxih

比利時藍牛是原産于比利時的肉牛品種,比利時藍牛和普通的牛不一樣,它們的肌肉發達,公牛可以長到1.2噸重;而母牛的體重也有0.7噸。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聊比利時藍牛,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1、比利時藍牛的培育史

比利時藍牛并非比利時的原種牛,而是由多種牛雜交培育後形成的産物。據資料記載,在19世紀比利時的中北部地區,當地的本土牛和英國的短角牛發生了雜交,産生的後代又與來自法國的夏洛萊牛進一步雜交,由此就形成了比利時藍牛的前身。

 到了1950年,歐洲人越來越傾向于選用肌肉占比大的肉牛,這導緻育種方向也跟着發生了變化。真正的突破發生在60年代,在這一階段的育種過程中,一個控制肌肉生長的基因發生了異常突變,導緻新一代的比利時藍牛肌肉異常發達,變成了妥妥的“肌肉牛”。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2、肌肉瘋狂生長的小秘密

很多人第一次看見比利時藍牛認為其是“轉基因”技術造就的産物,事實卻并非如此,在19世紀世界上根本沒有“轉基因”的概念,更沒有“轉基因”的技術,是以比利時藍牛不可能是“轉基因”技術造就的産物。

比利時藍牛的肌肉之是以會瘋狂生長,其實是屬于“基因缺陷”,它們的一種蛋白質基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這種蛋白質名為“肌肉生長抑制素”,是調節肌肉生長的激素,是以比利時藍牛的肌肉才會不停地瘋狂生長。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3、母牛難産率極高繁殖困難

由于缺少“肌肉生長抑制素”,比利時藍牛從胚胎時期開始就擁有更發達的肌肉。幼崽體型過大,對繁育後代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一般情況下,比利時藍牛幼崽剛出生的時候,平均體重能達到44公斤!與幼崽龐大體型相反,母牛的産道因為受到臀部過于發達的肌肉的擠壓變得十分狹小。一大一小,導緻比利時藍牛出現難産的機率高達95%,剖腹産成了比利時藍牛繁育後代的唯一選擇,是以比利時藍牛的剖腹産手術,成為很多養殖戶必須要學習的技術。甚至有不少學術論文,專門讨論過這個手術。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還沒完,因為在子宮裡幼崽的肌肉生長搶走了大部分營養,是以很多藍牛幼崽出生的時候,都會出現骨骼軟化的情況,無法正常站立。

沒有生育之苦的公牛,也無法避免人類改造帶來的傷害。因為肌肉無限制地生長,是以比利時藍牛的營養物質大多集中在肌肉生長上;

牛中“施瓦辛格”,比利時藍牛,“肌肉怪物”背後的秘密

這就導緻公牛的生殖系統營養不良,發育不完善。比如睾丸過小、精子品質不足等等;這給比利時藍牛的繁育帶來困難。而公牛精子的品質問題,又會導緻幼崽的發育有缺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