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孕後發現感染HIV:我還能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嗎

“醫生,我今年35歲了,很想要這個孩子,可是……”這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婦産科主任何克靜教授就像平常一樣忙碌接診,可坐在她面前的一位女子卻滿臉愁容,欲言又止,眼睛裡甚至閃動着淚珠。而陪着她一起的丈夫更是焦急萬分,面容憔悴。

原來,這位女士名叫小芳(化名),一大早就拉着丈夫,從成都周邊一個小鄉鎮急匆匆地趕到公衛中心求診,她要确認,她肚子裡的寶寶是否還能要下來!

小芳今年已經35歲,是一位再婚女性,因為再婚的家庭沒有小孩,是以當她和丈夫知道懷孕的消息後,高興地蹦了起來。可人生的悲歡往往相伴而行,突如其來的一個毫無交集的詞彙“艾滋病”襲擊了她——在懷孕不到3個月時的一次例檢中,她被告知感染了HIV。

灰色的遭遇并沒有挫敗小芳的信心,她堅定且誠懇地向丈夫袒露了自己的心聲,并表示一定要将寶寶生下來。幸運的是,丈夫并沒有感染HIV,且給予了她肯定的答複與支援。

在何克靜教授和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何盛華教授這兩位老搭檔的幫助下,小芳的HIV病毒得到了控制,并且健康誕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寶寶。

最擔心的事:孕媽病情惡化、孩子出生畸形

何盛華教授表示,在孕期才發現HIV感染的小芳,病毒載量高達16萬,CD4值卻很低,隻有97,這些資料無疑彰顯着一個結果:發生HIV母嬰傳播的風險非常高。

“對于妊娠期感染的婦女,或未曾進行抗病毒治療就懷孕的女性感染者,其嬰兒被感染HIV的風險可高達15%-45%,并有可能在妊娠期間發生病毒傳播或公共衛生的問題。”何盛華教授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感染科醫生要做的首要任務是和婦産科專家緊密溝通,針對患者個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選用目前國内外HIV相關指南一緻推薦的、能夠強效快速地把病毒載量降下來、且安全性比較高的抗病毒治療方案。

據了解,目前國内常見的抗病毒治療方案主要包括兩種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RTIs)和一種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NRTIs)或者蛋白酶抑制劑。

“由于懷孕的女性身體對很多藥物的接受度會減弱,是以給孕婦用抗病毒藥,需考慮上述治療方案的耐受性。可能她(小芳)還沒有适應抗病毒藥物就會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症狀、肝功能損壞、腎髒損害等不良反應,且孕婦的發生率比普通人要高。”何盛華教授表示,“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推薦了對HIV孕婦人群更加友好的新型治療方案——強效且安全性更高的整合酶抑制劑。我們遵循指南推薦,為這位準媽媽制定了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整合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HIV整合酶,有效抑制HIV在體内的複制,同時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和較低的毒性,對妊娠期婦女更加友好。據了解,一項基于整合酶抑制劑拉替拉韋治療方案的試驗顯示,孕産婦在孕期耐受性良好,無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治療;新生兒的出生體重中位值為3.1kg,且在6月齡時HIV DNA/RNA檢測顯示,所有幼兒均未感染HIV。

此外,大家(HIV孕産婦)最擔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小孩會不會出現畸形,特别是神經管畸形。何盛華教授表示:“一項真實世界研究結果顯示,基于拉替拉韋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在HIV感染的孕婦中,表現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且沒有發生母嬰垂直傳播,新生兒無出生缺陷。是以,歐美相關治療指南都有推薦,在感染者妊娠的全過程,都可以選擇整合酶抑制劑艾生特(拉替拉韋鉀)來阻斷HIV病毒的母嬰傳播,并更好地保護孕婦及嬰兒健康。”

降低母嬰傳播率,仍需社會多方努力

據了解,國家衛健委《關于貫徹2021-2035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實施方案》裡面明确提及到2030年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到2%以下。何克靜教授表示,截止到2020年7月份,全球HIV感染的女性超出兩千萬,并且絕大部分都是15-49歲育齡期婦女,要達成這一目标,需要多方協力。

“從婦産科管理角度,要提高母嬰阻斷的傳播率、減少傳播的風險,首要任務是及時發現感染HIV的孕産婦,是以孕期篩查尤為重要。”何克靜教授指出,“對于未發現感染HIV的育齡期女性,目前四川省管理方式是‘三線一網底’:三線指疾控中心、抗病毒治療點和婦幼保健院,網底指鄉鎮一級或者是社群,盡量在早期發現感染情況;接着就是建立管理目标,對有HIV感染的孕産婦進行一對一管理,攜手感染科專家盡最大努力保障她們在孕期達到持續病毒抑制。此外,在助産環節,我們也會嚴格按照相關助産要求和醫學指征來選擇順産、剖宮産分娩方式,産後對新生兒的篩查、抗病毒治療及喂養環節也都有明确的規範,環環相扣來保障最低的母嬰傳播率。”

“對于已感染HIV的育齡女性,我們會定期了解其生育意願,如果近期準備懷孕了,我們會在進行抗病毒治療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提供建議,讓她還沒有懷孕就開始啟用整合酶抑制劑的治療方案,這樣幾乎能夠達到100%的母嬰阻斷成功率。”何盛華教授說,“四川省的母嬰傳播率目前仍在3%左右,距離2%以下的目标仍有一些差距,一部分原因是孕婦在接受依非韋倫或克力芝為主的治療方案中對藥物不能耐受,出現明顯的惡心、嘔吐、厭食等反應,影響孕婦用藥依從性,可能母嬰阻斷就失敗了。最理想狀态就是對孕産婦提供免費的安全性好的整合酶抑制劑,可行性很高,中國有些省份也有相應的支援政策。”

據悉,浙江省、雲南省等多地早前已從省級層面對母嬰傳播高風險人群進行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并為母嬰傳播高風險孕婦提供免費整合酶抑制劑,在藥物層面給予母嬰健康更多的保障。

“目前,成都市對HIV孕婦提供至少三次(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免費的CD4和病毒載量檢測,希望減少她們的負擔。未來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她們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援。目前母嬰阻斷有了新技術和新藥物的支援,醫療從業者也有十多二十年的臨床實踐,在這樣的基礎上,醫務人員可以幫助更多的HIV陽性家庭能像普通家庭一樣,擁有一個或多個健康的寶寶。”兩位專家表達了對未來的期盼。

何盛華 教授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

碩士生導師 主任醫師

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艾滋病臨床專家組成員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臨床病毒學組委員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艾滋病與機會性感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艾滋病性病》雜志編輯委員會編委

四川省衛健委艾滋病治療臨床專家組組長

四川省性艾協會艾滋病臨床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何克靜 教授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婦産科主任

國家預防艾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優秀工作者

四川省康複醫學會産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四川省及成都市預防艾滋病、梅毒和B肝母嬰傳播專家

成都醫學會第五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四川省及成都市艾滋病治療質控中心專家

四川省婦幼健康專家

成都市婦産科醫療質控中心專家

四川省保健協會宮頸病變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作交流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