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冷門詩人李頻,一首詩獲得貴人提攜,一首詩抱得美人歸

唐代詩人多如牛毛,很多在當年名聲赫赫的詩人,在現代已經不被廣大老百姓熟悉了。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了解唐代冷門詩人李頻的傳奇人生,他一首詩獲得貴人提攜,一首詩抱得美人歸,太有才了!

李頻是晚唐時期的壽昌長汀源(今浙江建德)人,他小時候就喜歡讀書,博覽群書,漸漸培養詩才,少年時期就奠定了不凡的基礎。

據說,當時的壽昌縣令穆君曾經帶着一大幫當地的文人前往壽昌當地的“靈栖洞”遊玩。

景色如此美好,穆君觸景生情,詩興大發,于是吟誦起來:“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

念了這四句,穆君的詩意忽然斷掉了,怎麼也想不出合适的詩句了。

顯然,穆君本來想要吟誦一首五律,一開始估計是詩意澎湃,信心爆棚,是以脫口而出。

可是等到四句詩念完,就忽然到了強弩之末的階段,想不出合适的續句了。

這就尴尬了!

如果穆君這時候是一個人的話,那是無傷大雅。反而可能有一樁美談,君不見詩人杜甫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賈島也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好飯不怕晚,好詩更不怕費時間。問題是,現在是衆目睽睽的遊玩時間,現在一大群人都跟在縣令身後看着呢。

就好像喝酒,才剛剛把酒倒在杯子裡,結果人就醉倒了,這叫什麼事!

穆君非常尴尬,老臉微微一紅,差點想要鑽到地縫裡去。

就在穆君不知所措的時候,人群裡忽然鑽出來一個少年,正是熟讀詩書的少年李頻。

李頻也不客套,也不說廢話,直接順着穆君的詩句吟誦道:“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

“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

哇塞,這首詩絕了!詩歌前四句寫詩人入山,揣測山中有多少人家。結果走了大老遠,沒有看到山裡的人,隻感受到空曠的山,斜照的落日,安甯的自然。

前四句有點“泛泛而談”,和“靈栖洞”本身其實也沒有太大關聯。然後,李頻接着寫的詩句,“靈筍”與“異花”,顯示出“靈栖洞”之靈,顯示出詩人對于大自然景觀的驚歎。

最後兩句,則是說詩人感歎造化之神秀,心中忘記了俗念,産生了隐居仙山的想法。

其實,這裡的所謂隐居,所謂“茅屋”,隻是嘴巴說說。但是這種嘴巴說說,卻能夠真實反映出詩人在看到自然景色後感受到天籁之聲,感受到自然之閑适,進而有一刹那的心靈掙紮。

是以說,這首詩雖然算不上神作,卻也稱得上精品之作。

尤其是在穆君前四句的基礎上,李頻能夠妙筆生花,将詩意進一步推廣,表達出穆君這個縣令因為自然而忘俗的想法,符合穆君的心聲,可謂才華過人。

毫無疑問,穆君感激李頻的解圍,更驚歎李頻的才華,因為這首詩而對李頻青眼有加,鼓勵李頻說:“你出口成章,将來成就一定會超過你。少年,好好努力吧。”

對少年李頻來說,縣令是一個提攜他的貴人。正是在穆君的賞識和鼓勵下,李頻得以快速成長,得以結交文壇名流,成為當地有名的才子。

在新手村打下基礎後,李頻的想法也是節節高。他不滿足于在老家的成名,他還想要獲得全國的名氣。

這時候,李頻盯上了當時的詩壇大家“姚合”。姚合與賈島齊名,人稱“姚賈”,在當時可謂鼎鼎大名。

李頻說做就做,他與朋友一起,走出了老家,來到了千裡之外的長安城,拜見了聲望崇高的姚合。

姚合當時地位很高,聽說有兩位無名詩人前來求見,心中不以為意,随口說:“那就先把他們的詩集拿過來看看呗。”

姚合随手翻看着李頻的詩集,忽然間眼睛一亮,然後口中大聲稱贊:“妙哉,妙哉,這首詩寫得太好了,太有才了!”

姚合看到的詩,是李頻的《湘口送友人》:“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天。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宵向水懸。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這首詩是李頻的代表作,流傳千古,被廣大文人墨客稱贊不已。

此詩寫詩人在湘江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詩内容以寫景為主,圍繞“離人獨上洞庭船”層層設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摯,展現出送别的不舍,羁旅的辛酸,思鄉的痛苦等複雜情緒,意在言外,情味無限,令人拍案叫絕。

是以當時姚合看到這首詩,贊不絕口,兩隻眼睛都直了。姚合連忙把李頻請進來,相談甚歡,對李頻好感爆表。

這樣有才的年輕人,真希望是自己的子女啊!

然後,姚合想到自己的女兒還沒有丈夫,很快就和李頻訂下婚約,把女兒嫁給了李頻。

現代人娶老婆要有車有房,但是李頻啥也沒有,在京城還隻是一個無名小卒的時候,卻娶到了大名人姚合的女兒,簡直是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

但是前提是,李頻真的有才!他能夠寫出《湘口送友人》這樣一首詩,抱得美人歸也是理所當然啊!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