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丈夫抛棄腦癱兒子,妻子離婚獨自撫養,2007年兒子成學霸考入北大

2019年4月6日,東方衛視大型女性勵志節目《媽媽咪呀》,迎來了一位傳奇女子,随着她的出現,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人們都想了解一下,她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的?

她的兒子在2007年考上北京大學,2011年又轉到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幾年後又到哈佛大學學習,2017年拿到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并通過了美國的司法考試,活脫脫一位優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如此優秀的男孩,剛出生的時候竟然是一位腦癱患兒。

一個腦癱患兒,不僅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還成功從哈佛大學畢業,是什麼讓他創造了這樣的奇迹呢?

創造奇迹的人,名字叫做母親,“我是媽媽,我不能放棄,我要他活着”,這是鄒翃燕在舞台上所說的話。

這位已經56歲的媽媽,憑借着自己的堅韌不屈,用她的愛和堅強戰勝了病魔,成功将自己被命運遺棄的兒子拉回到幸福的人間。

命運的宣判

1987年,那時鄒翃燕隻有25歲,是湖北武漢幼兒師範學校的一名年輕教師,因為職業使然,鄒翃燕從小就喜歡小孩,但因為自己從小身體不好,結婚之後,她遲遲沒能懷孕。

好消息終于在1987年時傳來了,得知自己懷孕了,鄒翃燕欣喜若狂,她萬般小心地呵護着自己腹中的胎兒。

在自己的精心養護下,1988年7月18日,鄒翃燕懷着期待而又忐忑的心情,被推進了産房,等待着自己真正地成為母親的那一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上天仿佛跟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鄒翃燕生産時,正趕上值班醫生交接班的時間,因醫護人員的一時疏忽,導緻孩子在子宮内窒息,孩子剛生出來時,便出現了顱内出血的症狀,孩子連哭聲都沒有,随即被送到重症監護室搶救。

在經曆醫生五天的漫長搶救和治療過程後,孩子的生命總算是保住了,但卻被診斷為重度腦癱。醫生還向鄒翃燕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并委婉地向鄒翃燕建議放棄對孩子的治療。

鄒翃燕的丈夫聽到醫生的話後,下意識地想要放棄孩子,他也是有苦衷的,因為按照當時的生育政策,一對夫妻理論上來講隻能生育一個孩子。大兒子是腦癱,還有要二胎的餘地,但是帶着一個腦癱的孩子,再生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家庭要背負多大的經濟壓力。

一想到這裡,丈夫退卻了,他多次勸鄒翃燕放棄這個孩子,扔掉這個腦癱兒,說他們兩人還很年輕,以後可以再生一個孩子。

然而,畢竟孩子是母親身上的一塊肉,鄒翃燕懷胎十月,早已對辛苦生下的這個孩子産生了很深的感情,即使現在孩子幾乎被命運所抛棄,但為母則剛,鄒翃燕不想放棄,她決定要堅持下去。

在她看來,丈夫已經打了退堂鼓,醫院也幾乎對孩子判了死刑,如果這個時候,作為媽媽的自己再放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真的就活不了。

多麼可憐的一個孩子,鄒翃燕下定決心,哪怕隻有一線希望,她也要堅持下去。

看着妻子如此堅決的态度,丈夫實在是接受不了,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婚,鄒翃燕也不惜離婚獨自撫養兒子。此後,她成了一個單身女人,開始了獨自照顧孩子并陪伴治療的艱苦歲月。

她很愛這個孩子,給兒子取名丁丁。她說,名字的靈感來自《詩經》。

《詩經》裡有“伐木丁丁”的語句,她希望,雖然丁丁來到這個世界時,連哭都不會,沒有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但在之後的生活裡,能有聲響,有作為。

經過治療之後,雖然丁丁在出生的五天後,發出了第一聲啼哭,但他身上的腦癱迹象,并沒有消除,在六個月時,腦癱的症狀表現得更明顯了,這時,鄒翃燕開始不斷地培養和鍛煉兒子的語言意識。

在這六個月裡,鄒翃燕一邊對兒子進行康複訓練,一邊了解更多的關于腦癱患者的情況,她發現,腦癱患者大緻可以分為三類:

一種是神經受損而導緻運動不協調,第二種則是智力受損導緻行為癡呆,第三種則是兩者兼備。

在對腦癱患者情況大概了解之後,鄒翃燕心想,兒子并不是先天性腦癱,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生産的過程中出現的醫療事故所導緻的。那麼,這是否可以說明,孩子的智力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呢?

抱着僥幸的心理,鄒翃燕下決心要弄清楚孩子智力的真實情況。

無私的陪伴

為了讓兒子更好地康複,鄒翃燕決定先從最簡單的智力測試考起,先對顔色進行識别。她遵從醫生的囑托,在房間裡挂滿了各式各樣的氣球,不斷地培養兒子對顔色的感覺。随後,她發現兒子能聽懂媽媽的話,還能夠按照媽媽的提問找到正确的顔色。

六個月大的孩子能做到這一點,這說明,兒子一定不存在智力問題。

這個測試結果,讓鄒翃燕頓時感到欣喜若狂,既然智力沒有受到特别大的損害,那麼重點恢複的就算丁丁的身體了。

在丁丁一歲時,左腳還非常不靈便,有着很大的運動障礙,還時常流口水,雙手也沒力氣,不像正常孩子那樣能夠很輕松地握住東西。

丁丁學會走路的時間也比較晚,直到兩歲半時,才能勉強能夠獨自行走;雖然能走很短的距離,這也讓鄒翃燕看到了希望。畢竟兒子能獨自行走了,那就說明還有完全恢複正常行走的可能性。

鄒翃燕開始不斷地鍛煉丁丁的肢體協調能力,最開始,她先讓丁丁從撕紙學起,在撕紙過程中協調雙手和雙臂的力量,随後又開始教丁丁學用筷子。

然而,用筷子夾菜這個看似普通的動作,對于丁丁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年幼的丁丁常常因為不會用筷子而煩躁哭泣,有時甚至會摔掉筷子跟媽媽發脾氣。

面對年幼的兒子,鄒翃燕有着無盡的耐心,她耐心地跟兒子解釋,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訓練,為什麼必須學會用筷子;讓兒子知道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果想盡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隻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将來才更有可能成功。

在鄒翃燕心裡,丁丁從來都不是一個腦癱殘疾的孩子,他跟正常的孩子是一樣的,他隻不過比其他人慢了一點而已。

鄒翃燕總是很溫柔,很細心地跟兒子解釋着他與别人的不同點,漸漸地,她發現,雖然兒子的行動比較慢,然而正因為慢,也能讓兒子更加聚精會神地做好一件事。

對于運動神經元受損的腦癱患兒來講,在醫學上,三歲到六歲是孩子恢複運動機能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這段時間,要想康複那就難于登天了。

鄒翃燕自然也知道這件事,于是,從丁丁三歲時,就帶他去醫院做康複訓練。

一個單身女人帶着孩子很難,帶一個腦癱患兒生活更難,為了能夠賺更多的錢給兒子治病,鄒翃燕還要工作,不能随時随地陪着兒子,她隻能一邊照顧兒子,一邊工作,她白天上班,晚上騎着自行車帶兒子去按摩,每兩天一次,風雨無阻。

為了給兒子治療,鄒翃燕這樣拼,都感動了醫護人員;有時候,看着在大雪中凍得瑟瑟發抖的母子二人,醫護人員也會勸他們,天氣不好的時候,就不要來了,偶爾缺席一兩次也沒關系的。

但鄒翃燕卻不這麼認為,她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從決定帶丁丁進行康複訓練的那一天起,她就下定決心,隻要醫院開門,哪怕天上下刀子,她也會帶着兒子去訓練。

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孩子,鄒翃燕還将自己培養成了一位按摩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鄒翃燕的努力下,丁丁在4歲時,就可以穩穩地走路了,5歲半時就學會了跳躍,7歲時正式進入中華路國小讀書。

在學校讀書時,一開始,丁丁的字寫得很慢,鄒翃燕會向學校申請考試延時,學校在了解到丁丁的具體情況後,酌情考慮給他延長了考試時間,一開始延長20分鐘,到後來縮短到5分鐘。丁丁進步挺快,到4年級時,他的寫字速度已經趕上了正常人水準,能夠跟同學在一樣的時間内完成考試了。

也就是說,到丁丁4年級時,在一般的生活中,他已經與正常人别無二緻了。

良好的教育

鄒翃燕給了兒子丁丁最完整的母愛,最無私的陪伴,但身為老師的鄒翃燕卻從來不給丁丁輔導作業。丁丁有不認識的字,鄒翃燕就要求他自己去查新華字典,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中,丁丁的獨立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

與此同時,鄒翃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丁丁出一套題,讓他練習,但在丁丁拿給她批改時,她卻從來不檢查,直接拿出筆打上100分。

看着100分,丁丁以為自己全做對了呢,可是後來卻發現不是。他拿了一份試卷給老師看,其實做錯了兩道題,可母親卻依舊給了100分。對此,丁丁非常不了解母親,他覺得老師做得對,母親有些不負責任。

面對兒子的質疑,鄒翃燕卻很淡定,她對丁丁說:我們自己出的卷子,自己做,為什麼還會出錯呢,應該是全對才對呀,我以後還會給你打100分的。

聽到這裡,丁丁瞬間明白了,自己的動作要比同學慢一點,那麼,說不準哪天在考試中就完不成試卷,為了保證分數,隻能不斷地提高準确度,即使做不完卷子上的所有題,也要争取把做到的題全做對。

有了這個意識之後,丁丁開始培養自己的仔細認真的習慣,在考試中,正确率也越來越高。不過,雖然丁丁在學習上成績優異,但他畢竟在小時候受到過重創,在某些特殊環境中跟正常的孩子還是有差別的,比如在軍訓的時候。

有一次,丁丁參加軍訓,因為身體的原因導緻動作有些滑稽,受到了同學的嘲笑,但教官在知道丁丁的情況後,反而表揚了丁丁,懲罰了嘲笑他的同學,這下引起了同學的不滿。

同學們不了解,明明自己做得比丁丁好,為何受到懲罰的是我們呢?教官跟他們解釋,丁丁是個腦癱患兒,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之後,腦癱患兒幾乎成了丁丁的外号。

這讓丁丁很郁悶,鄒翃燕知道後,并沒有去學校找那些同學理論,反而不斷地安慰丁丁,她告訴兒子,作為男子漢心胸要寬廣一些,在發生沖突時,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受一點委屈其實沒什麼,哪怕是現在與你朝夕相處的同學,畢業之後,也都各分天南海北了,沒有必要為這些問題而感到困擾。

在母親的寬慰下,丁丁也養成了寬容豁達的性格,他漸漸地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确實有缺陷,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嘴是長在别人身上的,别人有發言的權利,是以,别人能包容咱們是大度,不包容咱們也不是錯誤。

高二時,丁丁的成績曾一度變得不理想,他開始懷疑人生,他搞不懂為何一定要考名校?平時開心一點,輕松一點不好嗎?

看到兒子有這樣的疑問,鄒翃燕帶他去東湖邊看房子,在母親的帶領下,他們分别登上了一樓、六樓和二十樓。

在一樓時,面對媽媽“能看到東湖嗎”的提問,丁丁回答不能;而到了六樓,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他表示東湖就像一條小手絹,看得不是很清楚;到了二十樓,他才看到了媽媽想要讓他看到的東湖。

鄒翃燕說:東湖的樣子是客觀存在的,因為人站在不同的平台,看到的卻是不一樣的景象,如果想要看到得更多更完美,那麼就要站上更高的平台才可以。

這番經曆讓本來迷茫的丁丁恍然大悟,讓他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

誰也不會想到,一個腦癱兒多年後成了學霸。2007年,20歲的丁丁以66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北京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最好的大學之一,丁丁能夠逆轉成學霸考入北大,足以說明孩子的優秀。

2010年,丁丁轉入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完成碩士學位的學習,并獲得了多次國家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和三好學生等稱号。

2016年3月,已經參加工作的丁丁,又申請到哈佛大學學習。

2017年丁丁獲得了哈佛大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此時,丁丁已經30歲了,30年的人生轉變,從一個腦癱患兒一躍成為世界知名大學的頂尖人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

2018年,丁丁正式通過了美國的司法考試。

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深造之後,丁丁回到了北京尋找工作,如今,他的生活已經與常人無異,除了像穿針引線、科學實驗等精細的動作無法完成之外,在普通的生活中已經沒有人能發現他身體的異常了。

母親鄒翃燕成功地将原本被命運宣判死刑的兒子,培養成了北大高材生,又送進了哈佛大學,打造成高精尖人才,可以說,鄒翃燕創造了一個奇迹。隻不過,鄒翃燕不覺得自己偉大,她對自己的定義一直都是“一個為了孩子不斷成長進步的媽媽”。

現在,這對優秀的母子都成了網絡詞條上搜尋熱度很高的人物,在陪着兒子康複治療、培養兒子的同時,鄒翃燕的工作也有起色,她也先後獲得了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等諸多榮譽稱号。

目前,丁丁已經受聘于一家北京的大公司,成為了該公司的法律顧問,鄒翃燕也成為了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副教授。

不僅如此,鄒翃燕還聯系上了很多腦癱患兒的家庭,幫助他們進行患者康複,希望能夠帶給他們更多的信心,陪伴着他們争取更好的未來。

在他們的故事中,母子二人都在彼此的成長過程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母親的無私陪伴和良好的教育,把丁丁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用丁丁自己的話來講:

“媽媽是石闆下的一棵草,生命力極其旺盛,隻要有一線希望,一點點陽光雨露,它就能探出頭來,它就能生長”。

的确,人的命運是不同的,有些人生來困苦,但是我們不能将出生當成終點,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應該懷抱希望,或許最終的結果不會像丁丁那般理想,但隻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那麼一切都會成為最好的安排。

看到丁丁的結果,不知道一心想要将他抛棄的父親,心裡有何感受?如果不是鄒翃燕的堅持,或許丁丁早已是個癱瘓殘障人士了,肯定會被命運所抛棄的,絕對考不上北大、哈佛大學的。丁丁要感謝他的母親鄒翃燕,為了丁丁,母親不惜離婚單身一人,她不僅貢獻出了所有的精力,還有自己的青春。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款限量版的天使,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孩子,父母都要不抛棄,不放棄,曆經艱辛,吃盡苦難,終究會成為自己人生的王者。

從一個腦癱兒到北大學霸,丁丁完成了命運的逆轉,祝福丁丁,希望丁丁能給更多的人帶去拼搏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澎湃新聞:湖北單親媽媽花29年,把重度腦癱兒子送進哈佛大學

參考消息:單親母親将重度腦癱兒子送進哈佛:不想他因疾病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