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作者:閱微知衆
說到比基尼,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性感的泳衣。浮現在腦海裡的是:沙灘上,陽光下,一群身姿曼妙的少女慵懶地在享受着美好的時光。這種泳衣是1946年法國人路易斯尼爾德發明的,至于為何起這個名字,就和那一年,在比基尼島上發生的事情有關了。比基尼島是位于美國馬紹爾群島北端的一個珊瑚島,1946年,美國在這個小島上進行了原子彈爆炸實驗,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比基尼泳衣的設計師為了讓人們記住這款泳衣,于是起了和這個新聞熱點一樣的名字。然而,比基尼小島上發生的那段曆史,卻不像性感的泳衣一樣,帶給人們的是幸福和享受。這個小島上經曆的一切,幾乎将整個比基尼島和那群島民全部毀滅。從1946年到1958年的這段時間裡,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前前後後引爆過67枚核武器,其中比基尼島引爆得最多,足足有23枚。這就意味着,這個小島每天要承受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不僅如此,喪心病狂的美國人為了收集人體對核輻射的吸收資料,還诓騙島民們進行人體實驗,讓這些無辜的島民們成為美軍活體實驗的犧牲品。在這個小島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美帝藏在陰暗角落裡的那些卑鄙龌龊的事情也該拿出來好好曬一曬了。

視訊:1946年的比基尼島,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現實版“無人生還”

喜歡曆史的朋友可以點選頭像進入,右上方加個關注,友善日後閱讀精選好文。點贊和關注就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

關于美軍在比基尼島犯下的惡行,還得将時間倒回1945年。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美國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和大和民族來了一次親密接觸,讓全世界都見識了原子彈帶來的巨大破壞力。随後,二戰結束,但是戰争和災難并沒有徹底消失,美蘇冷戰又影響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發展,全球局勢依然不算和平。

美國作為率先研制出核武器的國家,在對待核武器的态度上,分為了兩個派别,分别是“鷹派”和“鴿派”。鷹派的美國人崇尚武力打擊,認為隻要美國的軍事實力一直處于強勢地位,就能取得在國際交往中的外交上司權。而“鴿派”則主張和平演變,主張用和平的方式滲透其他國家,進而取得上司地位。顯然,當時的美國國内,“鷹派”占了上風。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曾經的比基尼島

剛剛研制出這麼威力巨大的武器,美國鷹派的野心就更大了,他們主張繼續研發威力更大、殺傷力更強的核武器,進而來保持對蘇聯的打壓。氫彈就是在美蘇冷戰期間開始投入研發的,但是氫彈和原子彈相比,可不是一個等級的東西。從理論上來說,氫彈的威力是原子彈的幾千倍,而且研發過程也比原子彈困難很多。

日本廣島在遭受過原子彈的侵襲之後,後續的危害讓當地成為了人間煉獄,這也是美軍第一次将核武器用在戰争中,其威力之大軍意料之外的。核輻射對于人體和環境的危害也是大家都慢慢能體會到的。氫彈的研發過程本來就比原子彈複雜,且當時美國對于氫彈的研究還在不穩定的測試階段,是以種種危險因素都讓美軍意識到:這種危險的實驗千萬不能在美國國内進行。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現在的比基尼島

别國家又怎麼會傻到心甘情願地讓美國在自己的國家做實驗呢?究竟怎麼辦呢?這時美國想起了在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手裡搶過來的馬紹爾群島。這個群島和美洲大陸地區還是很遠的,位于太平洋近赤道的那片海域中。二戰結束之後,美軍就将這裡作為了自己的軍事演習據點。馬紹爾群島中,視野最開闊,土地最平坦的還要數比基尼島了。美軍在經過多方商議後将這裡作為了研發核武器的最佳實驗地點。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了,向來宣揚自己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時常給予弱小國家人道主義幫助的美國,這時候為什麼沒有考慮到馬紹爾群島上的原著居民該怎麼辦?有的人可能是太把美國說的話當真了,這些問題壓根就不是美國人當時考慮的事情。美國在二戰結束後還在聯合國上承諾要保護馬紹爾群島,幫助這裡發展經濟,可現在呢?這些居民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至于那些承諾,早就随風飄散在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美軍到後島民的生活1

1946年的2月,美國第一批軍隊踏上了比基尼的土地,這也意味着比基尼島的災難即将來臨了。虛僞的美國軍人怎麼可能一上來就告訴島民們真相,他們帶着親切的笑容和島民們打招呼,和他們交談,拉近距離。

美軍告訴島民們,他們隻是想把這種威力巨大的能量運用到和平生産中去,進而造福全世界的人民,這次在島上,就是要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善良的島民們還以為這個實驗可以造福自己,在美軍的哄騙之下,比基尼人搬到了200多公裡之外荒無人煙的朗格裡克環礁之上。美軍在這裡搭建了很多臨時住所,哄騙着比基尼人在這裡居住一段時間,幫他們做實驗,然而,這些比基尼人根本不知道核試驗究竟意味着什麼。

1946年的夏天,為了測試核武器在海上的威力,美軍在比基尼島進行了一個名為“十字路口”的行動,包括了一個空中核試驗和水下核試驗。為了将這次核試驗的威力讓全世界各個國家都看到,美國決定公開此次實驗,是以,比基尼島的名聲也就很快傳遍了世界,這才有了服裝設計也要蹭它熱度的這種事情發生。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美軍到後島民的生活2

這些是比基尼島之外的人知道的關于美軍此次核試驗的全部内容了。然而,還有一些真相,美國人并沒有公開在十字路口的行動中。核試驗在被世人看到前和核試驗完成後,在比基尼島上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原來,在核試驗完成後,水下的貝殼中産生了大量的核裂變産物,這些物質具有很強的污染性,混在爆炸的水霧、水牆、雲團之中,其實等于還是在比基尼島上又殘存了下來,不僅如此,還随着潮水和海洋擴散到了更遠的地方,然而,這一切,當時的比基尼島民還絲毫都沒有察覺,幻想着美國的核試驗已經差不多結束了,他們也不用待在在個荒無人煙的地方了。美國人當時答應島民們在試驗結束之後,帶他們回到原先居住的地方,可是等了一年又一年,始終沒有任何讓他們回去的意思。

長時間下來,比基尼人在這片荒野裡遇到了很多困難,朗格裡克環礁上可不比比基尼島富饒,植物稀少,土地貧瘠,在美國人在這裡做完實驗之後,這裡的水也被污染了,是以水中的魚蝦也是不能吃的,這樣的日子讓比基尼人開始意識到,一切隻不過是美國人的謊言。有人想要逃離這裡,奈何美軍騙不了這些島民了,直接強制将他們扣留在這裡。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美軍

常年累月的饑荒已經讓這群比基尼島的島民陷入巨大的絕望之中了,然而,接下發生的一切,讓島民們徹底陷入了滅種的災難之中。

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軍備競賽,看到美國在核武器上的成就,蘇聯又怎麼可能不加緊研究?1953年8月,蘇聯研發的第一顆氫彈在哈薩克斯坦成功爆炸,轟動了世界。美國對于核武器遙遙領先于世界的優越感一時間變得蕩然無存。向來喜歡掌握霸權的美國會在接下來采取什麼行動呢?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美軍到後島民的生活3

當然是研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了。對于已經發射過一次核武器的美國來說,繼續研究核實驗,當然不可能回到美國的土地上了,于是,比基尼島又成為了他們計劃實驗的地點。1954年的春天,美軍在比基尼島引爆了一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氫彈,這枚氫彈預計當量在600萬噸,實際上居然達到了1500萬噸,相當于1000枚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其威力可想而知。

據當時的史料記載,這枚威力巨大的氫彈引爆時所在的島嶼和島嶼附近的兩座小島瞬間坍塌,引爆時的溫度最高達到5萬攝氏度,在爆炸的中心氣化出了一個深度為80米,寬度足足兩千米的大坑。這次爆炸直到今天還不曾被人們忘記,成為了太平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核污染事件。而且由于美軍對此次爆炸威力的預測失誤,導緻他們并沒有及時通知附近的居民、以及在附近海域工作的其他國家的從業人員緊急撤離,以至于這些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輻射。

海上的漁船也因為這次實驗被引爆,産生的放射性顆粒都已經波及到了,距離試驗場地足足200公裡之外的日本“福龍丸号”漁船。船上的船員在受到輻射後,出現了頭暈、惡心、脫發等症狀,當漁船傳回到港口之後,多名船員都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住進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被輻射的島民1

200公裡之外的漁民尚且都被輻射得如此嚴重,更不要說馬紹爾群島的島民了。特别是那些被騙到朗格裡克環礁上的比基尼島民,他們成為了此次實驗的最大受害者。由于當天的風向,爆炸産生的大量放射性塵埃都飄往了這個島礁的方向,落到地面的放射性物質甚至超過了2厘米。而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還不知道這種物質的危害有多大,看到這種“雪花”狀的顆粒,十分好奇,用手接着玩的,往嘴裡送的孩子大有人在。沒過多久,島民們就開始出現了嚴重的嘔吐、皮膚病等等明顯的核輻射症狀。

對于造成的這一系列問題,美國當局稱這隻是因為一些實驗誤差導緻的失誤。就算氫彈爆炸當量的預算錯誤不是他們故意而為之,但接下來美軍所做的一切惡行,就沒有任何可以狡辯的借口了。

核實驗結束後,馬紹爾群島的居民已經處于超量核輻射的威脅之下了,美軍明知道已經産生了這樣的危害,不僅沒有去安排附近的居民撤離,反而将這場災難看做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機會。在核武器引爆不久後,喝彩城堡實驗增加了一項新的實驗項目:人體在不穿戴任何防輻射裝備的情況下,暴露在高當量核武器的輻射下的效應研究。為了對這個項目提供資料支援,很多被核輻射傷害的馬紹爾群島島民被美軍帶回了國内的實驗室,而不是送他們去醫院。在紐約和波士頓的秘密實驗室裡,這些馬紹爾島民面對的是冰冷的實驗儀器,在這裡,沒有人在意他們的生死,就像是一具具等待被研究的生物實驗體,隻是為了給美軍記錄資料而存在。在結束後,這些人又重新被送回了,馬紹爾群島。從頭到尾,這些人都不曾接受過任何的有關治療。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被做實驗的島民1

根據1955年,美國對馬紹爾群島二百五十多名漁民所做的跟蹤調查顯示:在核實驗成功的當年,就有12名居民死于肝病或者癌症。在一年之後,又死亡了61人。馬紹爾群島的其他居民都陷入了巨大恐慌,派出請願團對聯合國提出停止美國在這裡進行核實驗的請求。然而,這樣一個卑微的請求卻被美國無情地拒絕了,即使在馬紹爾群島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災難,也絲毫沒有補救的意思。

不僅拒絕了島民的請求,美國還加速了在馬紹爾群島的核試驗。1956年,美軍又在這裡進行了名為“弘毅行動”的核實驗,引爆了五次核武器,1958年甚至更過分,進行了35次核爆。這一年的行動,讓世界各國的人民都開始控訴美國的惡行,迫于世界輿論的壓力,在1958年日内瓦舉行的停止核武器實驗會談上,美國承諾,停止在馬紹爾群島上進行核實驗。當時,也僅限于停止實驗而已,直到十年後,美國才開始對比基尼島上的核污染進行了簡單的處理。所謂的處理,也隻不過是在當地挖了一個巨坑,将受到污染的地表土和植物埋進這裡。

當然,美國的這次補救措施絕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或者對島民們的愧疚,而是在打着自己的其他小算盤。1968年,美國的元首告知在外流浪的比基尼人,美國已經把他們的家園打掃幹淨了,現在可以保證是十分安全的,他們可以回家了。善良單純的島民們低估了美國的底線,歡呼踏上了回家鄉的路,和他們一起回到島上的,還有美軍的觀測人員。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被輻射的島民2

美軍才不會輕易地放棄比基尼島,必須将小島的價值全部榨取幹淨才好。他們勸這些島民回家也隻不過是為了進一步研究,長時間暴露在核輻射的環境下,會對人體産生什麼樣的影響?這項實驗本來完全可以用動物體代替,當時最後卻成為了慘無人道的人體輻射實驗。在美軍觀測人員和島民們回到小島上的那一刻,比基尼人煉獄般的生活就開始了。

由于美軍隻是簡單的處理了核廢物,小島的核輻射還是無時無刻的摧殘着島民的身體和細胞。當時核輻射已經深入地底,在這樣的土壤下産出的食物被島民們吃掉之後,核輻射又進入了人的身體,産生了更多的危害。美軍十分殘忍,他們會給島民強行注射帶有核輻射的液體或者強迫島民喝下攜帶核輻射的水源。這簡直就是一種變相的殺人,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活下來的比基尼人還剩多少了。

核輻射産生了很多無法治愈的疾病,婦女們開始經常性流産,即使是比較幸運能出生的孩子也從一生下來就患上了白血病、甲狀腺惡性良性腫瘤、先天畸形等等疾病。1983年,馬紹爾的一個女性在世界教堂大會上控訴了美國的這種行為。在馬紹爾甚至出現了水母寶寶,這種嬰兒就是出生後看不出人的形狀,把他們放在一個平面上,才能看到嬰兒的一上一下的起伏,這是他們在呼吸。這樣的孩子拿到美國人跟前,估計他們都不敢看。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美軍到後島民的生活3

實際上,從美國在這裡進行核實驗算起,島上的居民已經有兩代人都遭受到了核污染。這也就意味着,整個比基尼人的後代幾乎都看不到希望和未來了。比基尼上的島民意識到,這片原本風景優美的世外桃源已經不适合他們居住了。然而,正當比基尼人準備集體撤離的時候,美國人再一次拒絕了他們的離島請求。就這樣,比基尼人又免費給美國人做了26年的小白鼠。直到1985年,一個民間的國際組織為比基尼人計劃了一次逃往計劃,島民們才真正的離開了這個噩夢之源,撤離到了安全的島嶼上生活。

那麼,已經基本上沒有人居住的比基尼島,美國人會放棄這裡嗎?當然不會,後來美軍将這裡改造成了洲際飛彈發射的靶場,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着從美國衆多軍事基地發射的洲際飛彈在穿過太平洋之後,會精準的投射到這個傷痕累累的小島上。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馬紹爾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上建立了飛彈試射基地,這裡的基礎建設非常好,遊泳館、高爾夫球場、百貨大樓等娛樂場所一應俱全。在這裡定期輪崗的美國軍官将這裡當做了度假勝地。

1946年美國比基尼島核爆炸,島民全部淪為實驗品,上演無人生還

馬紹爾上的小島

離飛彈試射基地不遠的地方是太平洋有名的貧民窟,叫做伊拜島。這個小島上擔建了很多簡易的鬥篷,裡面擠滿了比基尼島的難民。他們在逃離家鄉之後,就來到了附近安全的島嶼,當時卻無法解決生存問題。這些難民不得不每天乘船再去對面的飛彈試射基地工作。他們有的是遊泳池的從業人員,有的給這些富有的美國軍人撿高爾夫球。沒想到,逃離了比基尼島,這些島民還是沒有逃脫為美國人做事的命運。

比基尼人絕望的在貧民窟和試射基地之間,每日穿梭,想起了曾經那個被美軍一手毀掉的人間仙境,非常無奈。他們不恨嗎?但他們得活着,是以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其實從1946年嗎,美軍登陸的那一天起,比基尼島的人就沒有未來了。很多人在知道比基尼人的遭遇之後,都非常同情他們,當時也無能為力。

美國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為讓受災地的人感覺到了深深的憤怒,當時美國還去拍攝了蘇聯題材的災難片,在這部影片裡,處處充斥着對蘇聯官僚作風的控訴,美國的西方小弟們也将這個災難片大肆宣傳。但是,他們自己對于馬紹爾群島的惡行卻隻字未提,這大概就是他們口中雙标的自由和人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