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章頭部

疫情來勢洶洶,多地吉兇難測。
每次疫情引起大範圍管控,很多人不得不長期居家後,總會帶來一波民政局的離婚高峰。
跟地方ZF一樣,親密關系也是禁不起考驗的,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冷靜期的出台都沒能成功抑制住城市夫妻們的離婚「沖動」,多地離婚率不降反升。
離得多不說,結得還更少了。民政部上個月公布的
《2021年4季度民政統計資料》
顯示,去年全年僅有
763.6萬
對夫妻登記結婚,創下了1986年以來的新低。
圖源:網絡
仔細觀察身邊的人,我們不難發現,80-90兩代人在婚姻問題上,不結婚經常是因為「不差錢」,自己過得也不錯;可要離婚的時候,往往也離不開各種錢上的糾紛。
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是跟家庭收入結構息息相關的。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在親密關系當中,男女收入相差多少,生活才能最幸福?
今天給大家詳細盤盤。
大S和汪小菲的離婚新聞,已經播到第五季了。
網友評論兩人這段關系,大多認為是文化差異導緻了不太好的結局,但其實并非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兩個人「能力」不對等的問題。
女明星和富二代,看起來是挺配套的親密關系,但經常難得善終。大S和汪小菲結婚的時候,衣食住行看起來都在同等階層,可有個容易被忽視的重點:
大S的生活是自己少年出道一步步打拼來的,汪小菲的生活卻是他媽奮鬥來的,兩個人「能力」完全不比對。
圖源:《完美關系》
畢竟,談戀愛這個事情,如果要考慮收入問題,那就得先搞清楚到底TA的「收入」是怎麼來的。
我有一個同僚,95年生人,工作能力一般,但人很漂亮,自稱「海女」,辦公室裡誰有感情問題都來咨詢她,活的潇灑又坦蕩,前年忽然戀愛了。戀愛對象是在健身房認識的,是跟她用一個教練的學員,沿海地區的富二代。
當時我們都覺得她的戀愛不靠譜,估計又是三兩天的事情,畢竟兩個人經濟狀況懸殊,長期生活下來,
「很容易聊不到一起去」
。
結果今年她們都要結婚了,身邊的朋友們這才反應過來,她倆其實挺合适。
合适在哪兒呢?就是
「能力對等」
。
圖源:《我的前半生》
看起來男生比女生經濟條件好太多,但這個錢沒有一分是他自己賺來的,除了吃喝玩樂,他幾乎沒什麼擅長的事,這跟我們女同僚的能力完全比對。
是以怎麼說,看收入要看本質,即追蹤來源。
一個人持有的财産并不完全代表他的「收入」以及能力水準。
兩個人隻要「能力」大差不差,互相欣賞,即便是投胎或者其它運氣稍微有點兒偏差,也有很大可能是可以過得不錯的。
當然,這種民間美女和富二代的組合,性别很難倒置。
目前還很難看到民間帥哥和女富二代的善終組合,不知道是在民間的帥哥太少,還是女富二代普遍工作能力更強的原因。
「收入」概念确定好後,接下來就是差距到底怎麼衡量的問題了。
觀察我身邊兩口子收入最「懸殊」,但感情相對較好的,都是同一類組合,即當下最熱門的
「體制内外手拉手」
。
我的一個親戚,是個女律師,做民商事的,年收入兩三百萬左右,跟自己的研究所學生同學結婚多年,老公的收入可能是她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但生活一直挺不錯。
那麼他這位老公是幹嘛的呢?北京某法院法官。
事實上,這位法官的老公在她的業務上并沒有給她什麼幫助,但生活上很多。
圖源:《家族的形式》
衆所周知,體制内收入雖然不特别高,但隐性的福利是一應俱全的,家裡不管是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靠丈夫出力,妻子出錢。
法官機關還幾次要給他分房,但礙于服務期要延長的要求,他們兩口子商量了一下,還是拒絕了,覺得沒必要為了一套福利房失去更多選擇。
這對夫妻的例子裡,丈夫相對于妻子的「低收入」,并不是能力不對等導緻的,而是處在不同的工作環境。
目前在北上廣深這些高房價城市,這種手拉手組合,高中低配的,都成為了大熱組合。
背後遵循的邏輯就是,伴侶之間是因為「賽道」不同而導緻的收入差異,并不會給感情帶來問題。
你在北京年入百萬,配偶能35歲提副處,這都稱得上是人中龍鳳,隻是選擇不同,在一起自然百年好合。
同理,你在二線城市年入三十萬,配偶能考上主城區朝九晚五的公務員,那也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兩邊老人要笑開花的,這裡誰賺得多,誰工作穩定,都不重要,隻要你們能力相當,志趣相投。
存在即合理,普遍存在即真理,套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邏輯,這類手拉手家庭,就是黑貓白貓兩手抓,想過不好都難。
圖源:《不結婚》
在中國,男性比女性收入高,是普遍存在的真相。
職場上如此,家庭裡也如此,因為同等能力的女性和男性,确實不容易賺到一樣多的錢。即便在2020年,BOSS直聘釋出的《2021中國職場性别薪酬差異報告》仍然顯示,中國城鎮就業群體中,女性平均工資
6847元
,比男性低
31.8%
。
那男性收入遠高于女性的家庭,是不是都像電視劇裡寫的那樣
「支離破碎」
呢?
也未必。
圖源:《不能結婚的男人》
我機關裡有個男上司,娶了個小他八歲的老婆,但倆人同專業也同僚過。
結婚後妻子雖然為了避嫌換了機關,但依然能在丈夫的工作上起到一定輔助作用。
作為同行業的後輩,上司的老婆還非常崇拜他,這讓他在家裡的價值就不隻是賺錢的工具人,而是職業榜樣。
夫妻相處過程中,誰都不需要「演」,對方就能把情緒價值拉滿。
圖源:《半澤直樹》
總體來看,收入上男高女低的家庭,這一類往往過得還可以——
男性年齡比女性大,但女性對男性的工作有一定了解。
簡而言之就是,丈夫賺的是妻子認知範圍裡的錢。
妻子還沒賺到,隻是年齡不夠、運氣不好、家庭負擔太重,而不是了解不了。
是以也不難了解,為啥很多開廠的富一代二婚時,都喜歡選擇廠裡的女會計。這樣的「男強女弱」,确實比對丈夫工作一無所知的全職主婦家庭,要更穩定些。
▼▼▼
過去有些民間調查資料,說夫妻之間,丈夫收入是妻子的1.5倍,生活最幸福。
這樣的結論在今天是否還有效,婚姻登記處的離婚辦公室沒公布調查結果。
但從上面幾個例子至少可以看出來,在收入上,不管是「男高女低」還是「女高男低」,或者更常見的勢均力敵,隻要雙方有足夠的「對話能力」,都可以過得不錯。
那反過來我們看看,
「過得不好的家庭」
都是什麼畫像?
最常見的,恐怕就是出軌的高收入丈夫vs吐槽的全職主婦,以及互相埋怨的低收入夫妻了。
歸根結底,離婚率最高的群體,還是集中在那些,收入差距大到互相無法了解,最終無話可說;或者雙方收入都不理想,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伴侶。
圖源:《坡道上的女人》
這也難免,畢竟魯迅先生1923年就在《娜拉走後怎樣》裡說: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人類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常常要饑餓。為補救這缺點起見,為準備不做傀儡起見,在目下的社會裡,經濟權就見得最要緊了。
第一,在家應該先獲得男女平均的配置設定;第二,在社會應該獲得男女相等的勢力。”
換做今天的話就是,在任何親密關系裡,錢都是要緊的,雖然不一定「越多越好」,但總是多多益善。
是以,說到底,在如今這個經濟環境下,我還是建議大家盡力搞錢,這樣既提高自己與人對話的能力,也能讓你在與另一半的親密關系裡,更加遊刃有餘。
圖源:《不能結婚的男人》
更何況,你我都知道,現在的收入高與低,有時候也就是一線之間的變化。隻要還能看得上彼此,就不妨先抱在一起共同抵抗各種壓力。
哪怕隻是在封控的時候,搶菜多個幫手,也是好的啊。
*「毯叔盤錢」所有内容系個人觀點,僅以交流個人想法和分享知識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讀者結合個人财務狀況,獨立決策。
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