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作者:重慶科技館

如果你愛逛花鳥市場,或許見過這個擁有“超能力”的生物。人們喜歡叫它“六角恐龍”,它有一張萌萌囧臉,六根粉色“觸角”,白皙的身體載浮載沉,四隻小短手扒來扒去。

那麼它到底是神龍的原型,還是恐龍的後裔?呃……都不是。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它的學名是墨西哥鈍口螈,是一種原産于墨西哥的兩栖綱有尾目鈍口螈科生物,又稱美西螈,它本身被錄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附錄II,是以嚴格來說,即便它的人工種在花鳥市場裡随處可見,那也不是一件絕對規範的事情。

六角恐龍是它在市面流行的商品名,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完全避開了墨西哥鈍口螈的本質。首先,墨西哥鈍口螈并不是恐龍。我們知道恐龍是中生代的一類蜥形綱動物,除了後代鳥類以外都滅絕了,是爬行類,跟兩栖類完全沒關系。其次,它的六角也并不是角。它頭上那三對是羽狀的外鰓,在水裡呼吸用的。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1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從六角恐龍那不大聰明的眼神裡不難看出,它除了吃喝繁殖,不會有啥特殊需求。對于懸浮的食物,它們可以利用體内的負壓推動水流進行進食。

也許是因為水下生活,它們的食量很大,并且和很多兩栖類一樣不加節制,把吃東西作為自己的一種刻闆動作,一種螈生信條。它們吃各種會動的小蟲、小魚、蝌蚪,和可以打得過的同類——沒錯,它有時候看到同伴的外鰓長出來了,四肢伸出來了,都會吧唧來上那麼一口。如果是人工飼養,環境閉塞,這種現象會出現得更加頻繁。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2 我不想,我不想長大

既然墨西哥鈍口螈也是兩栖類,按說也得有變态發育的過程,就像小蝌蚪會長成小青蛙一樣,但它偏偏不這麼幹。水下這麼好,咱們不上去了吧!不努力了,開始擺爛。

它變态發育極其不完全,小時候長得像正常小蝌蚪,長大了也不上岸,也不愛用肺呼吸,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它那六條羽狀鰓幹脆不退化掉,一直用得挺好,屬實是沐浴之王了。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這種貌似長不大的特征,生物學上稱之為“幼态延續”,指的是一些物種的異步發育現象,它們在幼年甚至胚胎期的某些特征會保留到性成熟,保留到繁殖期,甚至到死都不再有大的變化。

當然,這種幼态延續也反映在了“臉”上,從小到大頂着這張萌臉。人類天生會對帶有幼态特征的物種産生好感,會認為它們可愛,但是人家墨西哥鈍口螈本來就長這樣,它真的不是在故意沖你笑!

#3 可以在我身上搞藝術,但沒必要

不管如何,我們大部分人對六角恐龍産生興趣,還是因為饞它天真的外貌。但是!我們看到最經典的白色六角恐龍,其實是墨西哥鈍口螈的白化種(缺少黑色素,是以是白皮膚紅眼睛的那種)或白變種(皮膚缺少任何色素,是以是白皮膚黑眼睛的那種)。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拍信創意

而野生墨西哥鈍口螈的樣貌是它本源的樣子,平平無奇,是個麻麻癞癞的小黑胖子。沒辦法,要在水體裡保全自己,就得低調行事,披上一身底層黑泥似的皮膚。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拍信創意

正所謂“科技以換皮為本”,墨西哥鈍口螈也逃不掉成為人類創作素材的命運。除了全身變白,如今還有黃金白化種,通體呈現金黃色;黑化種,全身漆黑如墨。這還沒完,這些品種在長大時還有可能長出斑紋,比如白化種會長出黃金色的斑紋,而白變種會長出黑色斑紋。

人類一看,顔色雜了,這不是更棒了嗎?馬上就又對有斑紋的品系趨之若鹜,跟玩錦鯉的思路異曲同工。更有甚者,如果在六角恐龍的體内轉入熒光蛋白基因,它還會在黑暗環境下發出夜光。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拍信創意

不要驚訝,在花鳥市場,有熒光的斑馬魚、六角恐龍已經不是稀罕品種,其合法性在國内還沒有得到充足的讨論。這種技術本來是實驗室用的,是用來友善科學家觀察實驗結果用的,比如研究墨西哥鈍口螈那超強的再生能力。

#4 呵,區區緻命傷

這就來到了哺乳動物不懂,鳥類沉默的特征——墨西哥鈍口螈擁有一種過分神奇的肢體複原能力。我們知道,以壁虎為代表的一些爬行動物有“自截”特性,也就是主動斷尾,尋求生路的一種行為。但是它們再次發育出的尾巴是一條樣子貨,裡面沒有成型的尾椎骨,以軟骨組織支撐。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拍信創意

而墨西哥鈍口螈的再生能力比爬行動物高到不知哪裡去,它甚至可以再生自己的四肢。比如一頭六角恐龍被它的小夥伴咬掉了一條肢體,它的傷口不會以結疤的形式自愈,而是會在幾個月内長出一條功能完全的新爪爪。一些案例顯示,它們甚至可以修複受傷的脊髓和一部分大腦,接受外界的腦組織移植也很輕松。

在實驗室,我們可以通過追蹤熒光蛋白觀察到整個斷肢再生的過程。原來它的肢體被截斷後,傷口處的細胞會形成一系列單能幹細胞,就好像已經成熟的組織“退行”了,回到尚未分化的狀态,擁有極強的“可塑性”。這些幹細胞聚內建“芽基”組織,再慢慢分化成皮膚、肌肉、神經等不同種類的細胞,最終長出一條和原來一樣的肢體。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對幹細胞的運用如此熟練,這種異能連我們人類都夢寐以求。是以,醫學中專門有“再生醫學”這門學科,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研究肢體再生技術,墨西哥鈍口螈實在是一種再好不過的模式生物。

#5 回不去的是故鄉

墨西哥鈍口螈這麼有用,但它本身的生存空間卻是岌岌可危。在野外,墨西哥鈍口螈隻生活在墨西哥的局部區域,其種群數量逐漸變得匮乏。它進入瀕危物種行列已經成了事實。

而你能在花鳥市場買到的人工選育六角恐龍,都已經沒法再野放,也就是說極難再傳回去補充野生種群。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人工種的基因已經呈現出一種“内卷化”,貌似五光十色,實則高度近親繁殖——正如錦鯉也沒有什麼野放的價值。唯一值得樂觀的是全世界飼養六角恐龍愛好者都在潛心研究這些人工種,黑黑醜醜的野生墨西哥鈍口螈就能減少被過度捕撈。

腦袋沒了都能長出來,厲不厲害

圖源:soogif

如果你還沒有親眼見過又萌又可愛,還有“超能力”傍身的六角恐龍,趁着重慶科技館“蟲現江湖”展還未結束,快來和它近距離打個招呼吧!此外,還有叢林秘境、多彩羽林、沙漠生态、淺灘溪流,等待你開啟一場“驚、險、活”的雨林探索之旅。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日-6月5日

展覽位址:重慶科技館A區一樓臨展廳

了解展覽詳情,請點連結檢視☞展覽上新丨來一場“驚、險、活”的雨林探索之旅

作者介紹

暗号,生物學研究所學生,科普科幻雙栖作者。

·END·

☞上期科普:水壺裡的水垢,真的很可怕嗎?

請将您感興趣的問題留言告訴我們,今後将為您解答!

編輯:任雅琳

審稿:李婷

文章為重慶科技館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内容,請繼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