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引言: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中說道“正直謹嚴,言信行果。”

說到做到不僅是對他人負責,更是誠信的表現。誠信自古以來都是一種值得人們擁有的良好品質,可以說一個國家是否可以長久的立足,首先要有的就是誠信,對自己的國民守信,說到做到的國家人自然人心向背,相反連國家都失信于自己的子民,又怎麼受到國民的擁護。誠信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下去的根本。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自小我們就受到教育,要拾金不昧,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現實中的孩子也确實如此做到的。在45年前,有一位孩子撿到一個玉玺,主動上交了國家獲得了20元的路費獎勵,可如今專家卻再次找上門了。

少年發現“印章”

上個年代大陸正處于現代化建設的起步時期,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落後,各方面正處于剛開始的階段,各地的經濟發展都不怎麼好,農村也是如此。而且當時很多農村的父母為了為了一家的生計,尋求更多的機會,往往都會選擇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而孩子則留在家,等上學的時候也自己一個人尋路前去。孔忠良的父母平日裡也需要到處奔波,是以沒有時間照管孩子。當孔忠良上學的時候,沒有家長陪伴,隻能自己一個人前去。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一次跟往常一樣,孫忠良上完課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覺得十分無聊,就在路邊的水渠玩了起來。在玩耍的時候,孔忠良突然發現水中有一個精緻的石頭,十分好看于是就将他撿起來帶回家了。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哥哥,孔忠良就将自己在路上撿到的這塊石頭拿給哥哥看,當時哥哥覺得這應該是古時候的印章,于是兩個人想着不如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可是花了半天功夫,也沒有刻畫出痕迹,沒有辦法隻好讓父親叫人去店裡找專人刻字。

多番驗證“印章”

當孔忠良的父親看到兒子撿到的這個石頭後,發現做的十分精良,不太像天然形成的石頭,感覺應該是什麼人遺留下來的。于是孔忠良的父親就請當地的鄰居孔祥發幫忙看看,因為孔祥發跟考古隊有過接觸,對于文物這方面是懂得一點的,當孔祥發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感覺這是塊玉玺,但是自己學識鑒賞能力還不是很高,也不敢随意的下決定。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于是孔祥發打算帶孔忠良的父親去請教自己認識的一位專家。孔祥發帶着孔忠良的父親來到了陝西博物館,經由專家鑒定之後,判定這塊石頭其實是古代皇帝的玉玺。這塊石頭發現的地方距離劉邦呂後合葬墓地僅有1公裡左右,很有可能是漢朝劉邦的玉玺,這對考古界的意義可是十分重大。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玉玺在當時算是皇帝權力的象征,就像虎符一樣,就算是将領來到軍營,見不到虎符依舊調動不了軍隊。而玉玺則是皇位的象征,皇死批改奏折之後,都會在上面蓋章才算數的,不然即使是皇上當面書寫的文書,下發下去也沒有用,用現代的話還比喻就是沒有法律效力,是無效的。

無償捐贈

聽說這是一塊有着悠久曆史的玉玺之後,孔忠良就将它無償的捐贈給了當地的博物館,當博物館人員打算給予獎賞的時候,這位少年拒絕了,最後隻要了20元的打車費。《禮記》:“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孔忠良不僅是誠實的孩子也是一位無私的孩子。

此後孔忠良一直默默地過着自己的生活,從沒有跟誰提起自己曾經撿到一塊玉玺,也不曾說自己無償沒有一分錢的捐贈給了博物館,之後孔忠良就仿佛忘記了這件事一樣,回歸以往的生活。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或許孔忠良對于小時候做的這件事情沒有多少印象,但是他的事迹依然被記錄在博物館的捐贈冊中,後來國家頒布為捐贈的公民給予證書認可,陝西博物館的從業人員找到了孔忠良,頒給了這個遲到很多年的證書。

45年前小孩撿到一玉玺,上交獲20元路費獎勵,如今專家卻再次上門

如今的孔忠良已經年過半百,但是他依舊不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并一直以誠實的品質要求自己。對于自己發現的這個玉玺,也僅僅是因為運氣好,偶然所得的,這塊玉玺始終是國家的。上交國家可以讓其價值得到充分的展現,不僅可以讓人們觀賞這段曆史,也便于曆史學家開展這方面研究的時候,可以有史物作證,做參考。

參考文獻:

《禮記》

《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