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對蒙古經濟學家那·恩赫巴亞爾進行了采訪。

問:目前,經濟形勢嚴峻。您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我們的經濟周期很短。整個經濟依賴原材料,況且農業與自然天氣相關。是以,經濟增長周期為3-3.5年。經濟增長從未超過四年穩定期。這樣的短周期經濟會受到外部任何一個因素的幹擾。例如,疫情、自然災害、全球經濟危機和地緣政治局勢等。這顯示出蒙古國經濟的脆弱性。如果我們擁有像越南的平衡經濟,就能抵禦外部沖擊。新冠疫情期間,越南經濟并未受到負面影響,目前經濟增長率為5.3%。2017年蒙古國參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擴充金融計劃,新冠疫情期間經濟放緩,預測轉入增長之際,地緣政治局勢開始了。最重要的是,蒙古國的主要貿易鄰國也卷入其中,由于石油産品價格進口的主要産品存在風險,經濟面臨困難。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以及口岸營運的不确定性加劇了困難。在正常情況下,目前的外匯存底預計可以滿足7個月的進口需求。正常意味着可以用出口收入支付進口費用。然而,當出口收入中斷時,中央銀行将不得不從其外匯存底中支付進口款項,因而外匯存底将開始減少。
問:您說經濟增長周期短,那麼可以預測經濟放緩嗎?
答:經濟增長分為三個周期。第一,對原材料的依賴,它不會輕易改變。由于沒有其他工業,這種情況将持續20年。我們必須做出重大的結構性改革。第二,商業周期。這取決于許多因素,在任何支援性環境中增長。一旦支援結束,經濟将開始放緩。第三,政治周期即選舉。政治周期不是經濟周期,但在選舉年無法削減預算支出,預算開始擴大。這将對經濟産生負面影響。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多次提到這一點。即使在沒有選舉的年份節省預算,選舉年會增加赤字和債務。由于這三個條件,蒙古國的經濟陷入困境。
現在可以根據國際研究資訊和國内研究機構的資料來預測經濟形勢。決策者聽取該預測并作出決定,同時在法律、法規和政策中展現。
問:蒙古國的經濟在不久的将來會面臨哪些挑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克服這一挑戰?
答:通貨膨脹将是世界和蒙古國面臨的困難挑戰。蒙古國還面臨兩大挑戰。一是食品安全。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收獲糧食,滿足國内需求。然而,由于國際局勢引發經濟制裁,今年将無法獲得進口化肥。由于沒有化肥,每公頃的産量會下降。俄羅斯或烏克蘭都無法出口糧食,是以我們無法采購糧食種子。是以,今年我們将種植商品小麥。小麥種子不同,每公頃産量高于商品小麥。今年我們要種現有小麥。但收獲會不如去年。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商品價格。
另一個是電力短缺。我們的電力有兩個問題。一是産能安裝短缺。2000年以來,隻建造了低容量電站,但消費增長更多。能源部長說,要重視蒙古國生産的能源和消費的平衡問題。對于電力不能這樣,因為電力産生必須大于需求才能保障安全。二是冬季高峰時段。夏季高峰時段比冬季低2-3倍。火電廠無法填補這一差距。有能力彌補的是核電和水電站。對蒙古國來說,核能在技術、安全和資金方面尚不可行。解決高峰時段電力供應的方法是水電站。建設額爾登布倫水電站至關重要,但由于将建在西部地區,對中部地區的能源影響不大。那麼,如何降低中部地區高峰時段的供電壓力是近期面臨的問題。我們不能解決的時間越久,就會有越多的能源限制。
問:您說通貨膨脹是全球的困難挑戰。蒙古國政府已送出法律草案,以實施穩定肉類、面粉和燃料價格政策。這是正确的解決方案嗎?
答:自1990年代以來,蒙古國已轉向市場經濟,但仍有一部分是計劃經濟。在能源部門,國營在許多領域占主導地位。即使在亞洲開發中國家,某些類型的産品也受政府監管。例如,在東南亞,大米價格受到監管。在蒙古國也是如此。電、熱、水和公共交通價格由政府調控。如果經濟成功實作自由化,政府的參與會減少。是以,現在短期的解決方案是穩定價格,但這并不是長期的解決方案。從長遠來看,需要改善邊境口岸的運輸量。
2019年,蒙古國煤炭表現最好,實作了盈利。這是口岸整年360天連續營運的結果,意味着在沒有任何延遲或限制。累計出口銅精粉、鐵礦石和煤炭共5000萬噸。是以,我們南部口岸運力有5000萬噸,經濟才會正常。去年,出口實物量減半。然而,價格上漲并沒有影響收入。與其談經濟多元化以及其他因素等,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口岸運力。為此,需要推遲其他可以延遲的問題。蒙古國因沒有做出該選擇而犯錯。
問:如何增加口岸運力?作為新複興政策的一部分,提出了改善口岸營運問題。這能實施嗎?
答:中國有82個公路口岸。就運力而言,蒙古國的口岸非常小。就經濟内容而言,蒙古國的口岸對中國開放還是關閉并不重要。但是,由于要購買焦煤,對中國内蒙古標頭和鄂爾多斯是需要的。為了增加口岸運力,雙方隻有在有共同利益的情況下,口岸才會有效營運。蒙古國南部鄰國對蒙古國口岸沒有興趣,是以沒有公司願意為它出力,沒有興趣增加貨物量或改進技術。口岸是雙邊問題,尤其是國際貿易問題。是以,如果多方有利益,将有條件發展得更好。蒙古國首先需要做的事是在嘎順蘇海圖和紮門烏德口岸營運有雙方的共同參與。沒有必要太多。如果中方至少參與30%,另一方就會出資。否則,蒙古國單方面不具備條件。
問:如何從中國尋求此類投資者?
答:蒙古國立法不允許此項。尤其是在邊境地區。是以,需要創造一個法律環境。例如,要進入阿爾坦布拉格自由區,您必須滿足入境蒙古國的所有要求并在護照上蓋章,但自由區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需要有一個稍微不同的地位。蒙古國邊境法規不允許自由。口岸也完全一樣。想給予有合資企業的權利,位置不必非要在蒙古國。轉運方可以在中方。最終結果是蒙古國出口将暢通無阻。如果此問題近期得到解決,對蒙古國經濟至關重要。出口收入不會減少,如果保持高位,就會穩定經濟。出口收入穩定,外貿為順差,貨币供需平衡,外匯存底不枯竭。就這樣形成經濟的基本因素之一。
來源:“多彩蒙古”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