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作者:心理才子

擁有絢麗多姿、精彩紛呈人生使命的人,往往比百無聊賴的人,多活20年以上。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密歇根大學做過一項研究,追蹤6000多名老人的狀态,結果發現,和覺得生活并無意義的人相比,生活使命感更強的老人整體死亡率降低了50%以上。原來,有一個積極的“盼頭”讓人去實作,就可以活得更久。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對200多人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顯示:找到人生使命就像把握住了自己生命的脈絡,讓人們從中明晰自我——我想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适合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我擅長做什麼?我必須做什麼?

所謂使命思維,指的是——既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那總得做點什麼,一旦你确立了比較重要和長遠的目标,就相當于上天給了你一項使命,讓你的人生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同時讓你充滿能量和動力,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你的聰明才智會得到淋漓盡緻的發揮,即使受苦、受累,受挫折,你的心裡也是甜滋滋的,樂在其中。

01

1965年,凱雷出生在非洲的布基納法索,這“鬼地方”,旱季極長,氣溫高達45℃,雨季雖短,暴雨卻沖得地陷房塌。 年年上榜“世界七大窮國”,沒水沒電沒醫院。

7歲那年,他背井離鄉20多公裡去城裡讀國小。 學校像個水泥蓋的石棺,100多人擠着,熱得六神無主,穿着拖鞋上學,放學隻能光腳,因為拖鞋在酷熱的課室裡熔化變形了!

他奮發圖強,1985年拿着獎學金到德國勤工儉學,白天學搭棚木工,晚上惡補中學課程。 熬到30歲,凱雷考上柏林工業大學。

畢業後,他完全可以在大城市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永遠忘不掉那一幕—— 每年離家上學前,村裡的很多婦女都會從衣角裡挖出一枚硬币,塞到他掌心。

啊!這是她們唯一的存款,她們一輩子不識字,卻傾盡所有,撐起了他的夢,冥冥之中往他的心裡注入了一項使命。于是,凱雷下定決心,要用畢生所學,成為家鄉的頭号建築師。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首先,他要用粘土建造一所學校,因為家鄉到處都是粘土。村裡的鄉親們都忙開了,男人光着膀子搬磚砌牆,女人頂着陶罐排隊支援,小孩赤着腳丫到處挖泥。

為了夯平一塊大地闆,爺們使勁踩,媳婦拼命砸,連老奶奶也拿着石頭來敲,終于把凹凸不平的爛地,打磨得光滑如鏡。

為了解決散熱問題,他設計出一種“雙屋頂”結構,第一層泥磚搭成,通風透氣,第二層鐵皮懸空,遮風擋雨。 兩層之間熱空氣排出,冷空氣過濾,哈哈!這就相當于天然的空調風扇。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新國小落成之後,哇!就讀人數從120人暴增到700人。 凱雷赢得了非洲大獎——“阿迦汗建築獎”,一戰成名。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02

2010年,他設計了“歌劇村”,用的依然是周邊的黏土、紅石、木材。 歌劇村的全貌呈螺旋形,蘊含着“生命無限”的寓意,裡面囊括了學校、社群、醫療中心。

2014年,凱雷設計了舒爾格中學。 眼見周邊的桉樹不遮陰、耗養分、還不能吃,幹脆砍了做成籬笆外牆,陽光透入樹幹,保證了日照,又阻擋了酷熱。但樹不是白砍的,凱雷接着在當地教村民們轉種芒果樹,呵呵!樹大好遮陰,果多能吃飽。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讓每個學生都照管一棵果樹,孩子們在樹下玩耍、念書,待芒果飄香時,他們已長大成人。啊!多麼浪漫的詩情畫意!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往後十年,凱雷的項目——醫療中心、醫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孤兒院、健康與福利中心...... 如雨後春筍在故土拔地而起。 用的是當地掘石場的殘料,挖的是遍地不要錢的黏土,雇的是村裡的男女老少,要多環保有多環保,舉目全球,沒有之一!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凱雷被譽為光的魔術大師,風的浪漫詩人。

他用草木為篩,馴服赤道毒辣的太陽,将其過濾、柔化,變出和顔悅色,彩虹光雨。

他取泥石為巢,安撫非洲肆虐的熱風,讓其升華、溫順,吹出笑聲陣陣,書聲琅琅。

普利茲克建築獎,相當于全球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打造法國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就是普利茲克建築獎往屆得主。

2022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是凱雷!他在地球最窮的地方、用最環保的建築、獲得了全世界最進階的建築獎。他讓自己的使命震驚了全世界,這個使命自豪地宣布: 建築不應是磚石的冰冷組合, 它是有生命、有溫度、有激情的,它不必在塵世中閃耀如鑽石,因為衆生的目光,便是人間的星河!

03

“我隻有90歲,老子有的是時間。”

說這話的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天才。事實上,這話是一位身負使命的化學家說的,他就是在97歲獲得諾貝爾獎的古迪納夫。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1922年出生的他,患有閱讀障礙症,讀大學時隻好選擇數學系,畢業時碰上二戰爆發,參軍後被配置設定到太平洋的小島當氣象兵。

二戰結束後,他來到芝加哥大學打算進修實體,但是,一位教授瞧不上這個半路出家的大齡青年,嘲諷說:“哎喲!在你把年紀,那些實體學巨匠們早就榮譽等身了。”

不錯,26歲的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32歲的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而30歲的古迪納夫,充其量隻拿到一個虛頭巴腦的實體學博士學位。

幸運的是,古迪納夫遇到了非常牛的導師,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穩壓二極管的發明者齊納。

齊納對他說:“人的一生隻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找到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把它解決掉。”

其實,可以把齊納說的話了解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然後實作這個使命。

博士畢業後,被推薦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開發亞鐵磁陶瓷。誰料到 , 本來安排得好好的項目經費 , 突然被砍掉了,他隻好滿天下找下家,然而四處碰壁,歲月蹉跎,一事無成。

04

1976年,古迪納夫54歲,跳槽成為牛津大學無機化學實驗室主任,也就是在這裡,他才正式開始研究锂電池。

锂電池雖然比其他電池更能儲電、重量更輕、功能更強大。但是锂的化學性質過于活潑,稍微與空氣接觸,就會很容易着火。而且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快速産生枝晶,它們會使電池短路,導緻着火甚至爆炸。

古迪納夫的研究就是為了解決早期锂電池容易産生枝晶的問題,經過3年研究,他和其他兩名科學家一起發現了合适的材質——钴酸锂,讓锂電池的性質變得穩定多了,使锂電池的擴大使用變成了可能。

但當時牛津大學沒有重視古迪納夫的研究,不但不願幫他申請專利,還把他的專利白白送給了政府實驗室。

後來這個專利被索尼買走,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充電锂離子電池,成功實作了商業化,賺得盆滿缽滿。

本想在牛津搞研究到老,但牛津有一條規定是:65歲強制退休。在被強制退休之前,古迪納夫跳槽到了得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繼續進行研究。

一晃,11年過去了,1997年,75歲的古迪納夫,又發現了新材料——磷酸鐵锂,磷酸鐵锂比钴酸锂穩定性更高,也更便宜。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正因為锂電池的誕生,才湧現出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筆記本電腦等可移動電子裝置,古迪納夫居功至偉。

2012年,90歲的古迪納夫,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希望能研制出一種能儲存太陽能和風能的超級電池,這樣就能讓電動汽車和内燃機汽車真正匹敵。

05

英語有3個音調(輕音、重音、次重音),國語有4個音調(媽、麻、馬、罵),音樂有7個音調(1、2、3、4、5、6、7),粵語有6個以上音調(商、尚、上、想、常、傷),也就是說,粵語是地球上最接近音樂的美妙語言,而且最容易交流。比如,對于同時精通國語和粵語的人來說,聽國語歌,想聽清楚所有歌詞并不容易,而聽粵語歌,想聽清楚所有歌詞就容易多了。

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

前,全球有癡呆症患者3000萬,他們大多隻會一種語言,而會說3種語言以上的人當中,很難發現癡呆症患者。也就是說,學會粵語,不僅有利于粵港澳一帶交流溝通,而且還會讓人變得聰明,強化記憶力,預防癡呆症。

在一次飯局當中,認識了一位來自東北的阿姨,她說自己在廣州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想學講粵語,可是,一直沒學成,深感遺憾。

我對她說:

”人生需要使命思維,你想幹什麼與不想幹什麼,差别不大;而你想幹什麼與你很想幹什麼,差别很大。“

”想,隻是一個願望,你有100個借口,阻攔自己實作這個願望。而很想,意味着一項使命,讓你産生1000個動力,促使這項使命成功!”比如,我老爸想戒煙,想了1000次,都戒不了,而很想戒煙,一次就成功了!

06

作為公衆号“學習與智慧齊飛”的作者,心理才子研究使命思維,與大家分享一些跨界通用大智慧原理:

1、有一個積極的“盼頭”讓人去實作,就可以活得更久。

2、找到人生使命就像把握住了自己生命的脈絡,讓你從中明晰自我——我想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适合做什麼?我能夠做什麼?我擅長做什麼?我必須做什麼?

3、所謂使命思維,指的是——既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那總得做點什麼,一旦你确立了比較重要和長遠的目标,就相當于上天給了你一項使命,讓你的人生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同時讓你充滿能量和動力,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你的聰明才智會得到淋漓盡緻的發揮,即使受苦、受累,受挫折,你的心裡也是甜滋滋的,樂在其中。

4、人的一生隻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到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把它解決掉。換句話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然後實作這個使命。

5、人生需要使命思維,你想幹什麼與不想幹什麼差别不大,而你想幹什麼與很想幹什麼,差别很大。

6、想,隻是一個願望,你有100個借口,阻攔自己實作這個願望。而很想,意味着一項使命,讓你産生1000個動力,促使這項使命成功!

7、活得爽、活得長的關鍵,取決于你的人生使命。你的使命越絢麗多姿、越精彩紛呈,你就會活得越長、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