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以為他在擡杠,其實他隻是講道理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這首詩是北宋文豪蘇東坡的作品,名為《琴詩》。如果換一個文人寫這首詩,估計會被認為在擡杠。當知道這是蘇東坡詩句的時候,就會琢磨一下,他是不是想要說點兒什麼。蘇東坡喜歡寫哲理詩,“橫看成嶺側成峰”就是他的佳句。《琴詩》又在論證什麼道理呢?

你以為他在擡杠,其實他隻是講道理

這首詩寫于元豐年間,蘇東坡在黃州為官。他聽到有人彈琴之後感慨頗多,寫下了這首詩。他連用兩個問句,闡述自己的觀點。從寫作手法上看,蘇東坡想要讓大家和他一起思考。然後互相探讨,進而找到答案。

那就看看蘇東坡有什麼問題吧。如果說琴聲來自古琴,那麼把古琴放到琴匣中為什麼就不響了?如果說琴聲來自演奏者的手指頭,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在演奏者的手指頭上聽音樂?為什麼,怎麼解答,的确讓人一頭霧水。

你以為他在擡杠,其實他隻是講道理

蘇東坡設定了一個邏輯關系,如果按照他設定,這兩個問題幾乎無解。就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樣的問題除了燒腦還是燒腦。蘇東坡提出問題之後,并沒有着急解答,而是想讓大家了解他為什麼提出問題。

烏台詩案後,蘇東坡被貶黃州,剛到黃州的時候,他覺得周圍都是凄風苦雨。黃州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安慰了受傷的蘇東坡,讓他變得開朗起來。他對佛教理論很了解,以佛偈的形式,寫了這首詩。他重新站起來了,那個好學博聞的蘇東坡回來了。

你以為他在擡杠,其實他隻是講道理

他用古琴和琴聲闡明了一種互相依存的關系。古琴可以發出美妙的樂聲,需要幾個方面同時作用。一個人活在人世間,需要面對各種坎坷。禦史敲打蘇東坡,小人落井下石圍攻他,他自己一度也曾放棄。當這一切都過去的時候,就會發現經曆磨難,反而可以激發性格中的韌性。

蘇東坡就像古琴,他的才華就像優美的樂曲。皇帝信賴他,任用他,他就會殚精竭慮為朝廷盡忠。遇到陷害,遇到打擊,他本色不改,堅守高潔品行,不會同流合污。這樣的蘇東坡,才能獲得人們的尊敬,才是他名揚千古的原因。

你以為他在擡杠,其實他隻是講道理

當然了,這首詩有多種解讀,托物寓理的手法,讓蘇東坡散發出理性的光輝。當他恢複理性之後,任何困難也無法擊倒他。逆境、順境,都無法影響他的志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