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作者:光明網

随着氣溫升高,假期的到來

又到了螺蛳配啤酒的歡樂時光

但是有一種螺,即使你再饞

也最好别吃!

它就是福壽螺!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一隻福壽螺寄生蟲高達6000條

嚴重的可能要命!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内可能藏着3000-6000條寄生蟲。寄生蟲在進入人體後,幼蟲便會入侵大腦,損害中樞神經,進而引發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

這時患者就會出現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時會導緻休克、癡呆,甚至是死亡。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我們之是以說福壽螺危險,是針對那些沒有徹底煮熟的福壽螺。福壽螺如果被煮熟了,寄生蟲也會随之消滅。

但福壽螺因外殼厚、肉質柴,容易出現煮不熟的情況。是以,這裡還是建議你别吃,因為你壓根不知道福壽螺到底怎樣才算徹底煮熟。更重要的是,福壽螺被徹底煮熟後口感會變差很多,是以有些商家也會铤而走險。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來源:@四川觀察)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疾控專家提醒:

對于福壽螺,也不要輕易觸碰

福壽螺原産于美洲,上世紀80年代,福壽螺被當成可食用的經濟型螺類引入大陸後,迅速适應大陸本土環境,對地區的生态環境造成了危害。

它們在溫暖、濕潤的自然環境下,繁殖能力驚人,每隻螺一年能多次大量産卵繁殖;成螺即使在無水和無食物的惡劣條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來。

△ 來源:央視網快看

湖南漢壽縣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研究員戴清明等專家說,近年福壽螺高發的稻田,幼體福壽螺每畝密度最高能超過10萬隻。一些地方已經将福壽螺滅殺、清理工作常态化,防治任務很重。

漢壽縣滄港鎮新興社群種糧大戶劉志軍說:“去年我家200多畝田,有170多畝發生福壽螺災害,有的稻田每平方米能找到20個成螺,幾天時間就能把田裡的禾苗吃得一幹二淨。”

目前,福壽螺已經被列為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不僅是農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殺手”,而且對人類健康也具有較大的殺傷力。

而對于最近湖邊爬滿的晶瑩剔透的“粉花”也别碰,可能全是福壽螺的卵。

疾控專家提醒,對于福壽螺,不要輕易觸碰;盡量不要讓小朋友觸碰和把玩福壽螺,外環境各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很多。(更不要帶回家去養!!!)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如何區分福壽螺與田螺?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福壽螺(圖源:上海農業農村委員會)

雖說福壽螺和田螺從外形上來看就像“親兄弟”一般,但細看之下還是會有很多不同。

個頭:

成年福壽螺的螺旋部相對較小,且個頭通常比田螺大。

顔色:

田螺更偏青褐色,而福壽螺顔色比較偏黃。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形狀:

田螺一般是長圓錐形或者卵圓形,福壽螺則更加像圓盤形。

殼口:

田螺基本都會有黑色框邊,而福壽螺一般沒有黑色框邊。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口感:

相較于福壽螺,田螺肉口感會更嫩一點。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二者最顯著的差別就是福壽螺的卵是鮮豔的紅色或粉紅色,而且福壽螺必須爬出水面才能産卵。

可能緻命!這種東西千萬别吃

這些寄生蟲大多從口入

吃這些食物要小心

俗話說:病從口入,寄生蟲也不一例外,一般來講,之是以感染寄生蟲,其實都是吃出來的。比如:

吃生魚片——肝吸蟲

不少人愛吃生魚片,一口一個鮮,但殊不知,這些生魚片裡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其中最多的就是華支睾吸蟲,即肝吸蟲。

如果生魚片殺菌處理不好,這些寄生蟲就會被人吃進肚子裡,引起肝吸蟲病,嚴重者可導緻肝硬化、甚至膽管細胞癌。

吃未煮熟的豬肉——豬帶縧蟲

豬肉裡最常見的寄生蟲就屬豬帶縧蟲,如果飲食衛生不注意,吃了未煮熟的豬肉或者生吃豬肉,而豬肉裡恰好有豬帶縧蟲,就容易被感染引起豬帶縧蟲病。

豬肉縧蟲病早期無明顯症狀,随着感染時間延長,可出現腹痛、腹瀉、頭暈、消瘦等症狀。如果寄生在腦部,可引起癫痫甚至腦疝。

吃三分熟的牛肉——牛帶縧蟲

感染牛帶縧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進食不熟的、帶囊尾蚴的牛肉。

喜歡吃未煮熟的牛肉的人不少,比如牛排吃三分熟、五分熟的,牛肉幹吃風幹的,甚至有燒烤店以生食牛肉為賣點,這就會大大增加感染牛帶縧蟲的風險。為確定安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陳婧醫生提醒大家,牛肉還是全熟最好。

生吃黃鳝——颚口線蟲

據資料顯示,黃鳝身上的寄生蟲多達15種,其中就有颚口線蟲,不管是家養黃鳝還是野生的都有,并且對人體危害很大。

當颚口線蟲進入人體後,它會在裡面四處亂竄,在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的症狀,嚴重會導緻髒器穿孔、出血甚至癫痫、癱瘓。

生吃蝦蟹——肺吸蟲

人感染肺吸蟲病的途徑大多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蝦蟹等。一旦感染肺吸蟲則會導緻肺吸蟲病,引起咳嗽、胸痛,如果肺吸蟲進一步蹿到其他髒器,則會引起頭痛、癫痫、視力下降等。

生吃蛙、蛇——曼氏裂頭蚴

民間有很多偏方都指出生吞青蛙、生食蛇膽等能治病,但事實是,吃了隻會緻病。

蛙類、蛇類身體裡可能潛藏着曼氏裂頭蚴,這種寄生蟲會在人體裡遊走,走到哪兒,哪兒就出問題,也可全身分布,其中腦脊髓裂頭蚴病情嚴重,危害較大。

浙江杭州曾有一位大伯聽說生吞青蛙可以強身健體,于是抓了5隻青蛙進食,随後就出現出現打寒顫、發熱、乏力等症狀,體溫一度燒至40度,檢查後醫生發現孫大伯體記憶體在曼氏裂頭蚴。

總之,寄生蟲對人體的危害很大,但陳婧醫生表示,隻要做好預防,就能遠離他們:

▷避免接觸病畜、病禽;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吃生或者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

▷飼養寵物要當心,按規定按時給寵物接種疫苗。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很多人開始飼養狐狸、蛇、土撥鼠等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體内的寄生蟲、細菌、病毒非常複雜,接觸更應該小心。

轉自:成都釋出綜合深圳衛健委、央視網、四川觀察

來源: 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