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張艾嘉,1953年生,知名歌手、演員、編劇、導演,著名的電影作品《最愛》曾獲台灣金馬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雙料影後,她更是入圍金馬獎和金像獎最多次的電影工作者,至今仍創作不辍。

張艾嘉目前定居香港,丈夫是香港富商王靖雄,兩人育有一子王令塵。年輕的她自由不羁,談過幾段轟動的感情,也曾未婚生子,甚至曆經兒子被綁架的心碎,然而,經曆過大風大浪,她突然明白,安靜,原來是最重要的力量。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她執導的電影《念念》2015年登陸内地大銀幕,時隔23年,張艾嘉再唱《愛的代價》作為電影的宣傳推廣曲。從歌星、演員再到導演,今年已經69歲的張艾嘉還幹着年富力強者都覺得吃力的工作。

張艾嘉坦言,幾年前,自己突然變得很急。“覺得年紀愈來愈大了,要做的事卻沒做完,後來發現急是沒有用的,不急,反而發現事情一樣一樣地向你走來了”。

張艾嘉開始接觸打坐。第一次打坐,弟子李心潔帶她去了馬來西亞的一個山洞。她模仿李心潔完成打坐前的儀式,心情格外平靜,安安靜靜地坐了40分鐘,一點也不悶。于是,張艾嘉明白自己需要這種舒服的感覺,從此成了生活的一種習慣。

她說,“安靜地打坐,你有機會丢掉垃圾,丢掉舊思維,多出空間去吸收新東西新想法。到了某個時候,你會想往内心走,不太在意外界”。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這幾年來,張艾嘉維持每天兩次靜坐的習慣,早上約5、6點醒來,接著靜坐2、30分鐘,結束後覺得有精神就起床,疲倦的話就睡到7、8點;下午4、5點也會靜坐,因為傍晚靜坐彷彿幫她打氣,一直到晚上8、9點甚至10點,還能擁有很棒的工作時光。

「你靜坐的時候究竟在想什麼?」我忍不住問,沒想到張艾嘉大笑:「很亂!」但每到固定的時間她還是會坐下來,隻要練習坐著,靜靜數息,讓念頭來、讓念頭走,不要求腦子要專注地想著某個東西,而是學習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的訣竅,一直反複唸著一個聲音讓自己安靜下來。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外界也好奇張艾嘉永保年輕、熱情的秘訣,沒想到仍是靜坐。

她說:安靜下來。你覺得沒有達到目标,可能是因為太執著于某一個點,如果你真的靜下心來,把固執放掉,你會突然發覺,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所有卡在那邊的都是卡在你的執著,反而放下的時候會發現,哇!原來東西就在隔壁,或是另一片天空更大。

她笑言,看到年輕女孩走來,還是覺得青春無敵,但後來發現,重要的是心不能老,靜坐讓她有機會丢掉内心的垃圾,多出許多空間吸收新的想法,而非一味認為自己什麽都已經知道,把自己限死。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靜坐的習慣,讓張艾嘉重新在混亂中找回安定,明白自己不是人生的主宰,反而放下執著、接受各種可能,自然會迎來更圓滿的人生。

(以上文字摘自網絡)

總之,打坐,是現代人應對多種亞健康問題和心理壓力的極佳保健方式。但是,我們必須要有信心與恒心,最好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堅持不斷地練習下去,才能收到最為滿意的效果。

張艾嘉愛上打坐,愛上安靜的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