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作者:全面剖析

都說一條魚的記憶隻有7秒鐘,很明顯這是釣魚的人傳出來的話。因為一條魚可能在多次垂釣的過程中被反複釣起,哪怕剛丢進水裡的魚也會因生物本能去咬住帶有誘餌的吊鈎。比起魚隻有7秒記憶的說法,相信沒有人去真正統計過一條魚能被釣起來多少次,那麼是否有這樣的記錄呢?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歡快的魚兒在水裡遊玩

事實上還真有,英國曾經就有一條鯉魚被反複釣起63次,并且還是垂釣界的明星。不過在後來的垂釣活動中,這條魚不幸死去。為了追悼這條魚,它不僅被刊登在了報紙上,并且還被譽為“人民的魚”。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好大的魚

這條鯉魚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它被釣起多次卻沒被殺害?它在垂釣界是怎麼變成明星的?這條魚最後是怎麼去世的?本文将從“本森”這條鯉魚的曆史和經曆來解答這些問題,接下來我們看看這條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為何死後能刊登報紙?又是如何被譽為“人民的魚”?

垂釣文化下的釣魚活動

故事發生在英國的彼得堡地區,這個小鎮因位于國王十字和約克之間而聞名。該地的風信子湖是這裡非常出名的一個垂釣地點,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是那麼的祥和自然。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本森曾生活的風信子湖

青蛙、梭子魚、蒼鹭以及各種動物都生活在這裡,風信子湖不僅是一處垂釣地點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人們在這裡能夠完全放松,原理城市的一切。在這裡,不少垂釣愛好者都會有一個深刻的回憶,鯉魚“本森”。本森是一種很普通的鯉魚,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它在後來卻給垂釣界帶來了不小的波動。

說起本森,這隻鯉魚1995年的時候被引入到了湖中,和它一起的還有一隻名叫“赫奇斯”的伴侶。不過很不幸的是,赫奇斯在1998年的内内河洪水中被沖走,由此隻留下來了孤獨的本森。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大魚本森

關于本森名字的由來則是它背部的背鳍,它的背鳍有一個像一個被香煙燃燒過的洞,這不禁讓人們聯想到英國的一家香煙品牌,“本森和赫奇斯”。是以人們才給它取名叫做本森,而它的伴侶則使用了另一半名字。

關于本森的傳奇經曆不得不提及一下國外的垂釣管理,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會劃分相應的湖區以供垂釣愛好者們使用,以信風子湖為綜合體的翠鳥湖因各方面都很适合野生動物生存,是以這裡在政府管理下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垂釣地點。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鯉魚的結構

得益于人工的保護,生活在這片區域的動物有着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鯉魚作為該湖區的管理魚類,從一開始便引進了150條鯉魚,包括本森也在内。這才讓本森在日後有了許多機會向垂釣者們見面。

歐美地區的垂釣文化和國内最大的不同在于,垂釣者本身在政府的管理和相應的湖區條例下有着嚴格的限制。釣魚這件事本身是一個活動,最早僅限于歐洲的貴族服務。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風信子湖,垂釣者的天堂

另一方面由于曆史原因和文化因素這兩個方面的影響,釣魚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并且在各種相關的書籍、法典下形成了一種自我限制。是以歐美的垂釣文化沒有國内這樣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這種表現在進入近代社會後愈加明顯,後來政府便對民間垂釣活動頒布了法律來進行管理,并且需要通過垂釣考試才能進行釣魚。怎麼釣、釣多久、在哪兒釣、釣多少都是嚴格規定的,換句話說,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因為釣魚這件事坐牢。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使勁才能抱起的魚

是以垂釣者在完成釣魚後會進行一個完整的資料記錄,最後将魚放歸。人們也是在這種和諧的狀态下與本森相識的,接下來就看看本森的奇特經曆吧。

垂釣界的明星

在信風子湖這裡,人們想要垂釣鯉魚隻需要交納少量英鎊便可以進行24小時的垂釣。很顯然,本森之是以會被人們熟知是因為它背部有一處特殊的印記,正是這處印記它才不同于其他鯉魚。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鯉魚群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條鯉魚也變得越來越大。特别是當本森的體重超過30斤之後,它便成為了該湖中的一條大魚。本森的魚生巅峰基本是在2005年之後,經過多年的生長,本森的體重如同一隻小型家養犬一般,此後更是刊登了英國的《垂釣者來信》。

該雜志是垂釣愛好者必讀的報刊,經過票選,他們一緻選出本森作為當年“英國年度最受歡迎的鯉魚”。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布瑞志·福特

布瑞志·福特作為漁場的主要負責人表示,本森很明顯和其他鯉魚不一般。從進入信風子湖的那年起,它就比一起進來的同類要大上不少,那時的本森體重就有20斤。

本森的出名不僅給湖區帶來的名氣,同時還為布瑞特帶來了大量經濟效益,每年來湖中垂釣本森的愛好者們能為其帶來2萬英鎊的收入。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大魚本森

此後不少人開始密切關注着本森,希望自己能夠在垂釣過程中釣上本森。有的垂釣愛好者為了見一眼本森,不惜開車數百公裡到湖中垂釣,更有甚者從德國專程飛往英國來看一眼它。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本森被人們數次觀望,數次釣起。不過很顯然的是,盡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垂釣高手,但本森在有記錄的案例裡,被成功釣起63次。大多數時候,垂釣愛好者隻能在湖面上欣賞它的身姿。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垂釣者與本森合影

對于垂釣愛好者而言,本森比一般的鯉魚更有紀念意義,它甚至可以是一些流行文化的替代符号。不少人認為,它巨大的身形、特殊的外觀,以及龐大的名氣,不禁讓人想起曾經知名的明星。諸如瑪麗蓮·夢露、拉蔻爾·微芝等等,釣起這條大魚成為了許多垂釣愛好者的終極夢想。

和諧的垂釣文化讓湖區和本森快速出圈,垂釣愛好者把這裡命名為“人民的漁場”,而本森則被稱為“人民的魚”,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一睹本森的風采。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體型巨大的鯉魚

但這也應驗了一句話,“人怕出名豬怕壯”。對于漁場而言,本森無非隻是他們賺錢的機器,本森也因為自身的名氣最終隕滅在風信子湖中。

巨星隕落

2009年7月28日那天,布瑞志接到了來自漁場的電話,電話那頭告訴他,似乎有條大魚浮在了湖裡,需要他去看一下。當他趕到漁場時,發現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本森。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本森登上英國報紙

本森的去世引發了整個英國的關注,不少它的粉絲和垂釣愛好者都稱之為災難,一時間人們陷入了一種悲傷的情緒中。在那天,英國幾乎所有的報刊媒體都在報道這件事。一時間,報紙的頭條被本森霸榜。

人們懷疑是那些瘋狂的垂釣者們害死了本森,因為發現本森的屍體那晚,人們看到了在湖邊的“虎堅果”。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虎堅果

這種虎堅果富含大量的油脂和豐富的香氣,它對不少魚類有強烈的吸引力。但是鯉魚并不能食用這種堅果,因為它們的消化道無法吸收這其中的油脂和植物毒素,人們相信本森的死和這些堅果有關。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動物标本制作師巴裡·威廉姆斯在應布瑞志的要求下進行了解剖證明。最後的結果表明,鯉魚本森的消化道并沒有虎堅果的殘留,它可能是死于産卵帶來的生殖并發症。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垂釣者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本森已經再也不會回來了。因為這件事,不少粉絲都指責是這些垂釣者們帶來了本森的厄運,而漁場也從來沒有看護好它,隻把它當作賺錢的工具。

一共被人釣起63次的鯉魚,被譽為“人民的魚”,死後還登上了報紙

釣手與本森合影

至少,在垂釣曆史上,本森為自己留下了漂亮的一頁記錄,“人民的魚”這個稱号将會一直伴随着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