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01

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前半生的經曆,都成為了後半生的經驗和财富,伴随着你我走向更為遙遠的未來。

如果說要分一個境界,我想,年輕人和中年人之間,就得分一個“心境”。每個年齡段最大的不同,并非是樣子和年齡的不同,恰恰是“心境”的不同。

年輕時的焦躁如火,到最後都會變成中年時的平靜如水。歲月和經曆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隻有越來越沉着,而不會越來越浮躁。

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裡,人沉着一點,性情淡然一點,就像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争”。

水一般的境界,才值得我們好好地體會。不要認為中年人越高調越好,也不要認為做人永遠都要剛硬,有些時候,婉轉點做事,坦然點做人,那才是後半生最好的姿态。

其實,孔子所言的“知天命”,其本質就是提升做人的境界,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而不是迷迷糊糊,活成了最為懵懂的模樣。

要知道,人到五十,把以下四件事做好,那是你這一生最大的福氣。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02

人到五十,鬧市賺錢。

人身處于這個繁雜的塵世間,就一定要融入到紅塵當中,哪怕其中存在着無數的污垢,我們也要去經曆一番,沒必要過分糾結。

很多人會說,紅塵如此喧鬧,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融入其中呢?這不會影響本該平靜的心境嗎?

平靜,是一種修養。而融入到喧鬧當中,也是一種曆練。唯有動靜結合,能動能進,能進能退,那才是無堅不摧的王道。

老子說過,和其光,同其塵。簡而言之,就是“和光同塵”,讓我們跟這世間的一切,跟大自然的一切,融為一體,不會說過分抵制。

就像普通人要去賺錢,那是很正常的事兒,我們隻需要盡力而為,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兒,就不要想太多了。

生活,既要有高雅的一面,也要有接地氣的一面。好好地賺錢,也是一種福氣。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03

人到五十,靜處安身。

《增廣賢文》有言:“鬧市賺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一個人,隻要他在鬧市當中賺到了一定的錢财,那他就得回到平靜的小天地當中,洗滌身上的污濁,減少身上的戾氣,不要讓壞情緒出現。

動,很容易。可靜下來,那就很難了。有道是“動如脫兔,靜如處子”方為為人處世之大道。能動而不能靜,那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為什麼普通人會活得不幸福?我想,并非是因為錢财不夠,資源不足,而是因為内心太過焦躁了,無法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人,之是以要靜,就是因為靜氣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種福氣。你能擁有多少靜氣,那你就能擁有多少福氣。戾氣易染,靜氣難求。人無靜氣皆是禍,身無靜氣終惹疾。

無論在什麼時候,保持一身靜氣,該好好生活,那就好好生活,淡然點,平靜點,那才是安身立命的正道。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04

人到五十,知天達命。

孔子在人到中年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時也命也,慎始善終,盡人事而知天命。”

時機,命運,那都是人生不可缺乏的。唯有謹慎地開始,安好地結束,盡全力去活好這一生,然後聽從命運的安排,那就圓滿了。

當然,這知天達命的境界,還真的很難達到。為什麼呢?因為世人的内心太浮躁了,就像被蒙在迷霧當中一樣,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又何談知天達命呢?

所謂的“知天”,表面意思是讓我們知道天道運作的規則,實際上卻是讓我們與自然的規則融為一體。

所謂的“達命”,則是讓自己的命數通達起來,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這命運的走向,進而有自知之明,不至于活得糊裡糊塗。

做人,隻需要順着命運的軌迹去做人,那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兒,就不要糾結了。

人到五十最好的命數:鬧市賺錢,靜處安身,知天達命,得失坦然

05

人到五十,得失坦然。

豐子恺先生說過,看淡世事滄桑,内心安然無恙。

這世事滄桑,無外乎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面對這已然改變的一切,我們的内心,應當坦然自若,不要有太多的惆怅。

怎樣才能做到坦然自若呢?那就是把“得失”二字看透。

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是必然要發生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又何必争那麼多呢?人生無比短暫,也許争着争着,就消失不見了。

白居易說過,蝸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人生就像是蝸牛的角那般微小,我們又何必過分執着呢?隻要彈指一揮間,人生就到頭了。

中年,就像是一輛列車,路過了中途,也路過了心海,到底何去何從,全看我們的選擇。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