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天本就是用“貔貅式貪吃獸”命名的美食季節

作者:—地方志—

如果用古人的語言形容春天的話,那麼春天就是“狀元”,它代表的不僅是開始,還有繁榮昌盛的寓意,如“春華秋實”,“改革開放的春天”等。

古人不吝筆墨描繪春天,還用“春”命名各種美麗的事物,如杭州西湖十景之首的就是“蘇堤春曉”,還有青蓮居士筆下的“煙花三月下揚州”。

春天本就是用“貔貅式貪吃獸”命名的美食季節

春華似錦

春是美的,也是惡的,為啥如此說呢?春天的由來起源于一場悲劇的傳說

在老虎還在抽煙的年代,出現了一個怪獸,名字叫“春”,雖然名字很“人畜無害”,但是“春”這頭怪物很貪吃,它不吃人,喜歡吃人們的财産,如金銀等财物。

它有一個特點:總是在草木凋零的季節出來危害人間,久而久之,人們發現了它的弱點,就是害怕鮮花怒放的日子,就像“年獸”害怕熱鬧和爆竹一樣。

于是人們抓住“春”這個弱點,在财物附近和路邊全都種上鮮花,保證每個時刻都有不同的花朵盛開,“怪獸春”出來作案時被鮮花吓跑了,人們為了慶祝這個勝利時刻,就把這個季節命名為“春”,這也寓意着“一年之計在于春”!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春”是用貪吃怪獸命名的,而春也确實是一個盛産美味佳肴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高處低處都有美味,樹上的,土裡的,水陸空都有春天的影子,樹上的香椿,槐花,榆錢,嫩柳芽。

地上的更多了,首當其沖的就是韭菜,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春天的韭菜鮮嫩無比,一旦錯過這個黃金季節,那麼韭菜就是“老而彌堅”了,能吃但實在難吃!

春天的韭菜在什麼時候割下來才最美味呢?那就要問“詩聖”杜甫了!

杜甫草堂

杜甫寫過“貴如油”的春雨,就是那首流傳千古的《春夜喜雨》,杜甫“說話大喘氣”,他贊美了春天的及時雨,喝了一口春茶後,他又說“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憂國憂民的詩聖認為:春天的夜晚,天上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戴着鬥笠去割來嫩得能掐出水來的韭菜做成菜,就着新熟的小米飯,那簡直是“此菜隻應天上有”啊!

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安史之亂”後百廢待興,47歲的杜甫為了生計,帶着家人由甘肅出發,幾經周折來到四川,次年,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四川成都,美麗的浣溪邊上蓋了幾間草屋,這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也稱“浣溪草堂”!

放到現在來說,杜甫的房子就是省城裡的“江景房”,地理位置好升職快,但對于1300多年前的杜甫來說,這是他一家人唯一遮風擋雨的地方,沒有喜悅,有的隻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裡裂”的窘迫。

他不僅缺衣少食,而且“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被子是又破又涼,房子還是漏的,尤其是在雨季。

然而杜甫苦中作樂,在春天夜雨中割韭菜,用純天然綠色食物安慰自己和家人的胃,因為人在饑餓的時候隻有一個想法,就是如何填飽肚子,至于好吃不好吃,那是吃飽之後才有的想法。

而春夜經過雨水滋潤過的韭菜,既能填飽肚子還美味,對杜甫來說,實在是兩全其美!

杜甫因為喜歡冒着春夜的小雨割韭菜,還鬧出過一個美麗的故事,

杜甫和家人在成都草堂的第二年春天,幾個客人因為仰慕杜甫的詩詞(不可能有“将寫滿杜甫詩的紙燒成灰拌上蜂蜜喝的張籍),約好前往杜甫草堂拜訪。

幾人聊天投機,轉眼到了吃飯的時候,那時候也沒有打電話叫外賣的條件,杜甫也沒錢下飯店,那總得招待客人吧?

結果杜甫兩口子到了廚房一看,除了一把韭菜,一盤豆腐渣外,還有兩個對杜甫來說的“奢侈品”:兩隻雞蛋!這可怎麼辦呢?

人家杜甫詩聖的美名不是白叫的,杜甫經過“一休哥式”的短暫思考後,和老婆耳語幾句後,就在廚房裡開始了忙碌。

春天本就是用“貔貅式貪吃獸”命名的美食季節

美食版“兩個黃鹂鳴翠柳”

一陣操作之後,出現在客人面前三菜一湯,沒聽錯,杜甫兩口子就是用廚房裡那點家底做了三菜一湯,而且還很有詩情畫意,杜甫每一道菜都有說辭,他指着韭菜炒雙蛋黃說:“這道菜叫兩個黃鹂鳴翠柳”。

第二道菜也是炒韭菜,隻不過韭菜上面不是蛋黃而是白色的蛋清,杜甫說:“這道菜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一盤清蒸豆腐渣,客人面面相觑,這也能端上來?

杜甫指着豆腐渣說:“這叫窗含西嶺千秋雪”,最後還剩一道湯:是韭菜豆腐渣湯,上面漂着四個雞蛋殼,好家夥,兩個雞蛋連蛋殼都沒浪費,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

春天本就是用“貔貅式貪吃獸”命名的美食季節

美食版:門泊東吳萬裡船

杜甫說,這道菜叫:“門泊東吳萬裡船!”

“杜氏菜品”裡的三菜一湯裡面有三個離不開韭菜,然而菜名卻充滿不同的情趣,要不說“就怕流氓有文化”呢,人家杜甫将寒酸的菜肴說得如此詩情畫意,博得滿堂彩,客人:此處應該有掌聲!

原來杜甫的詩不僅能讀還能吃!

詩聖杜甫喜歡吃春天的韭菜,這也是古詩詞中罕見描寫韭菜的句子,知名度不如暗送秋波中“秋天的菠菜”那樣搞笑!

第一美食家:蘇轼

春天除了有“杜甫牌韭菜”,春天裡還有“蘇東坡牌竹筍焖豬肉”!

蘇轼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情商太低,嘴巴又沒有把門的,總是得罪人,要不是他那“不是在撈哥哥,就是在撈哥哥的路上”的弟弟蘇轍屢次救他,他哪有機會發明這麼多美食呢?

蘇轼在黃州發明以當地黑豬為原料的紅燒肉,而且還發明了春筍焖豬肉,他寫詩說“無竹使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焖豬肉!”

春天本就是用“貔貅式貪吃獸”命名的美食季節

美食家蘇轼

蘇轼不僅喜歡“禍從口出”,還喜歡吃,關鍵是人家會吃還會做,竹筍,當然是“雨後春筍”最好了,他還說“好竹連山覺筍香”,這不是蘇轼意淫,人家把自己發明的美食都寫進《老饕賦》這部美食筆記裡了。

雨後春筍

蘇轼被貶成了美食家大名,怪不得那麼喜歡“嘴賤”得罪人呢,他不僅喜歡吃竹子,還喜歡吃春天的野菜和河豚,《惠崇春江晚景》裡面的河豚,剛剛冒出頭的蒌蒿,這都是他餐桌上的“春季時令蔬菜”!

美食家蘇轼

杜甫蘇轼喜歡春天的美食,現代人更喜歡,麥地裡的荠菜,婆婆丁,樹上撸一把榆錢,香椿芽,這可不都是春天的元素嗎?

春天,從古至今這都是一個“吃貨肆虐”的季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