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疫情“封印”的人們盯上了露營,它背後的曆史也甚為有趣

作者:一本正經說曆史

自從2022年一開端疫情就開始不斷反複在全國各地爆發,人們大多被疫情“封印”,國内遊基本遭遇冰點,于是露營開始爆火,前段時間清明假期,“露營到底有多火”的話題登上熱搜。

不過,在普通人群裡火起來的露營,并不是貝爺那種荒野求生的劇本,而是支着“營地桌”、纏着“小串燈”、挂着“大天幕”的“精緻露營”。2020年就已被業内定義為 “風格露營元年”,這條産業鍊的上下遊也随之火熱起來。有一組資料直覺地展示了“露營”這兩年在中國有多火。2020年大陸露營營地相關企業數量達8315家,較上年同比增長200%。2021年相關企業數量約為17579家,同比增長111.4%。除此之外據央視财經統計資料,今年1月份以來,戶外帳篷成交額就同比增長119%,戶外長椅成交額同比增長239%,大型帳篷、天幕、折疊桌椅等露營裝備成交額增長超過兩倍。

被疫情“封印”的人們盯上了露營,它背後的曆史也甚為有趣

今年4月份,南京某地露營的人們

其實露營稱得上是一個“舶來品”。露營一詞(Camping)可追溯到早期人類在遊牧、狩獵、遷徙、軍事等活動中臨時搭建的野外住宿場所和設施。露營本身與旅行是緊密聯系的,是人們在野外各種目的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人類社會早期的露營是以生産活動或軍事活動為目的的被動的露營。我們現在所說的露營是指近代的娛樂露營(Recreational Camping)。

娛樂露營的起源早在1853年。當時的英國人霍丁同300多人的四輪馬車隊伍一起跨越了美國1930公裡的大片草原。後來他又用獨木舟和自行車做交通工具在美國和蘇格蘭高地進行露營旅行,并在190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露營者手冊”。其中記述了一篇關于帳篷制作的文章,繪制了不少于10種可搭建的帳篷,從簡單的單坡式到複雜的獨木舟帳篷。

1907年,世界上第一個露營俱樂部由原來的“自行車露營者組織”和其他幾個俱樂部合并在英國成立。1909年,該俱樂部由著名的南極探險家斯科特船長任主席。

另一件标志近代娛樂露營開端的事件是在1861年,美國華盛頓州的弗雷德裡克夫婦為男孩子們開辦了一所家庭學校。當年夏天,夫婦兩人帶領孩子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野外徒步旅行。孩子們在旅行中露營,劃船,釣魚和捕獵。

早期的歐洲殖民者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以及後來19世紀美國的西部開發,都是在荒原上逐漸建立城鎮和發展經濟,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拓荒者們要不同程度地依賴露營進行野外生活。19世紀中期露營活動逐漸成為美國戶外休憩的一種方式,19世紀後期一些露營組織開始成立。露營活動的教育功能在美國受到高度重視,有組織的露營活動被認為是一項教育事業。

以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和基督教男青年會(YMCA)為首的宗教團體從19世紀70年代也相繼開展了以休閑和教育為目的的露營活動。20世紀初期,以宗教背景創立的男童子軍和女童子軍以及他們的露營地相繼在美國出現。

從以上這些早期的有組織的露營活動,我們可以看出現代娛樂露營活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當人們不再為吃飽穿暖和自身安全等這些生存基本要求而奔波奮鬥時,當社會生産力達到一定水準後,人們對精神和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旅遊休閑和戶外運動的需求就逐漸顯現出來。而交通工具的發明、更新又為人們的這些需求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被疫情“封印”的人們盯上了露營,它背後的曆史也甚為有趣

1915年,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旅行房車俱樂部年度聚會上,坐在帳篷外面的小女孩

20世紀初,當汽車工業興起,人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轎車時,駕車旅遊就成為時尚。許多以前借助馬車或蒸汽火車來完成的旅行,讓位給了汽車。人們在有限的假期裡可以走得更遠,看得更多。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在歐美等國家出現了汽車露營活動。1910年,現在“美國露營協會”的前身,“美國露營地管理者協會”成立。這也标志着在西方國家露營開始成為一個行業。

美國為了對其大片的自然風景區加以保護和管理,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開始制定了國家公園和州立公園制度。其标志為黃石國家公園的确立。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國家公園命名的地方。1916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内務部下成立,專門負責當時14個國家公園和21個紀念地的管理與保護。20世紀30年代,為了在經濟大蕭條後恢複人們的休閑娛樂需求,在許多國家公園中劃定了相應的區域供人們駕車旅遊時露營、休閑。這也将汽車露營活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1932年,由英國發起的國際露營總會(FICC)成立。從1933年開始,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幾年,這一世界性組織每年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主辦一次露營大會。由國際露營協會主辦的第76屆世界露營與房車露營大會于2010年6月在克羅地亞烏瑪格公園露營地舉行,有32個國家的250萬名會員已經在該聯合會登記注冊。

“二戰”後的經濟複蘇使此前在美國的許多運動和休閑俱樂部開始聯合組成大型露營協會和聯合體。美國的“全國露營與步行者協會(NCHA)”和“北美家庭露營協會”兩大組織以及“加拿大露營俱樂部”在這一階段先後加入了“國際露營總會”。

2009年,美國露營參與者總數為4400萬(6歲+),約占總人口的15.6%,露營總天數大約5.8億天,平均每位參與者露營天數為13.2天。

房車和營地是緊密相連的,房車露營俱樂部開始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當時一些使用房車的勇敢者做長途旅行時,在路邊事先鋪築好一塊地,在那裡大家用汽油爐加熱食物罐頭、洗冷水澡。旅遊者自駕車并帶着睡袋、簡易床、帳篷、炊具及食品等周遊世界,旅遊成本低廉,給旅遊者帶來無窮的樂趣,是以自駕車旅遊是休閑度假的最佳旅遊方式。随着自駕車旅遊的發展推動了房車新産品和露營地的誕生。

房車旅行和房車露營,經過百年的發展,早已成為歐美居民休閑旅遊,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舉一組資料,在2015年時在美國有850多萬人使用房車,幾乎每10個有車的家庭就擁有一輛房車,這個數字在這之後一直在增加;日本家庭擁有房車100萬輛;德國是世界上房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整個國家擁有約1300萬輛房車。進入2l世紀,美國出現了“RV族”,他們就是人們所說的“房車一族”,每當夏天到來或是周末節假日時.大約有一半左右的美國普通家庭會開着平時停在自家後花園的房車到處旅遊。

被疫情“封印”的人們盯上了露營,它背後的曆史也甚為有趣

1931年,兩名婦女坐在房車旁喝茶。

在大陸,露營發展最早,露營地建設較成熟的是在台灣,1970年初台灣就已成立露營協會。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國内旅遊興起并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大陸國内居民的年均出遊人次接近9億,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客源市場,令很多國家的旅遊同行羨慕不已。據國家旅遊局公布的數字,2004年,全國國内旅遊人數達11.0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6.61%;國内旅遊收入為4711億人民币,比上年增長36.86%;國内旅遊者人均花費達427.5元。這無疑是包括汽車旅遊在内的各項旅遊開發與發展最雄厚、最堅實的基礎。

中國汽車旅遊能夠興起,最主要的推動力就在于市場,市場有了汽車旅遊的需求,大家才考慮怎麼去組織、開發汽車旅遊産品來滿足市場需要,然後再去促進市場需求并一步增長,逐漸實作汽車旅遊的大發展、普遍化、高值化。

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陸汽車旅遊逐漸産生,然後到21世紀受到更大的關注,中國擁有的汽車數量比例正在明顯上升,轎車已大量進入家庭,自駕車旅行成為家庭遊、自由行的出遊的重要方式。

大陸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城市周邊的度假休閑可以自己開車去,遠一點的可以坐大篷車參加自駕車露營團,汽車俱樂部可以組織專業性更強的自駕車露營團,旅行社可以開發沙漠汽車探險、汽車環遊、穿越青藏高原、重走長征路等各種自駕露營線路。看慣了沙漠、戈壁、黃土、雪域,還能參加自駕車露營,沿着絲綢之路開到江南水鄉和大海邊,沿着高速公路看看祖國的萬裡海疆的绮麗風光。相反,江南水鄉、海濱、海島的居民,可以花兩個月的時間,組團開車去祖國的内陸、西部邊陲,領略一下邊疆風光、大漠高原的雄渾博大。是以,幅員遼闊、氣候宜人、景觀多樣、資源豐富,無疑是大陸發展自駕車露營的重要基礎。

由此可見,自駕車露營的興起與發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和階段,大陸旅遊業進入更高層次、更新階段的産物,同時也是大陸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被疫情“封印”的人們盯上了露營,它背後的曆史也甚為有趣

截圖來自電影《不見不散》

在中國,大多的觀點是以1999年的賀歲片《不見不散》作為中國房車出現的标志,這一年,國内出現了首家從事房車租賃、制造研發、房車經營代理的股份制企業。2002年“十一”期間,房車旅遊開始試水。到了2008年前後,國産房車開始廣泛投産,目前比較成規模和體系的制造商大緻有20多家,房車保有量為1萬多輛,露營地約100個。

盡管從2002年開始,大陸已經具備自主生産房車的能力和足夠的技術儲備,但一開始國産房車主要還是滿足歐美市場,國内寥寥可數的房車銷售對象,也是以影視公司、旅行社這些團體客戶為主,私人購買潛力還有待挖掘。

國内房車露營發展并不是很順利,主要因為開房車上路很麻煩,私家車主駕駛房車需要具備開大貨或大轎車的資格;在城市購買了房車後停放難;拖挂式房車也不允許上高速路,種種限制阻礙了旅遊出行;房車銷量很少,房車如何上牌照還沒有明确……這些因素無疑限制了國内房車露營發展。

不過,政府也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為房車露營的發展開啟了可以展望的前景、2009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中,房車露營被列在未來最具價值且最受歡迎的休閑娛樂項目 20l3年國務院釋出的《國民休閑旅遊綱要(2013—2020)》指出,要加強房車、自駕車營地建設,而随着人們對房車對露營的熱情日益高漲,露營的門檻越來越低,内容也開始内卷起來。

參考資料: 《休閑規劃開發案例》崔莉;《露營旅遊在中國:研究動态與挑戰》倪欣欣,馬仁鋒;《露營地經營模式淺談》劉偉一;《美國露營活動流行原因分析及對大陸的啟示》王四海,程西平;《房車:旅行露營“移動之家"》李國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