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女兒曾經是我生活中的一束光,照亮我平淡的人生,讓我驕傲。

但光影之下的女兒,沒有勇氣和機會做自己。

她的成長、喜好、學習、飲食、作息,都在我的控制下。

初二下學期,女兒被診斷為強迫+焦慮症,原來那個“優秀女孩”不發光了。

痛苦、迷茫、恐懼裹挾着我,我不得不摸索、改變,卸掉以往強勢媽媽的軀殼,認真“看見”我的孩子,感受她的内心。

這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終于慢慢找回了我們遺失的東西。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01

我是一個追求完美、争強好勝的人。

這種性格驅使着我奮發進取,一路從小鎮考一本大學,最終成功在一線城市安家落戶。

跟那些留在小鎮的童年玩伴相比,我的人生可謂“成功”。

是以,好好學習才能改變命運的價值觀,已經在我心裡根深蒂固。

做了媽媽之後,我也是那種比較強勢、嚴格的虎媽。

從小我就給她立了很多規矩,提出各種要求。

督促女兒每天學習、不允許女兒偷懶、不斷要求她努力努力再努力。

不允許、不可以、不表揚、不肯定.....

時刻盯着孩子,有錯必糾的去管控孩子。

女兒很怕我生氣,是以即使不情願,也會乖乖照做。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那些年,我一直用我認為對的方式教養孩子。

而女兒也沒有辜負我的培養,聰明懂事、成績優秀、彬彬有禮。

每每其他家長充滿羨慕,向我請教教育經驗時,我表面上謙遜,但内心裡無比驕傲,

因為女兒就是親朋同僚們贊美和誇獎的對象,所謂“别人家的孩子”。

直到女兒上了初二後,我逐漸察覺到了種種不對勁。

02

從初一下學期開始,女兒就一改過去認真完成作業、乖乖預習複習的習慣,而是不斷拖延,抗拒學習。

我很無法了解:現在是最關鍵的階段,你還不想好好學,想什麼呢?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面對我的斥責,女兒逃避着我的眼神,一聲不吭。

但情況并沒有改善,相反,女兒的厭學情緒越來越濃,甚至出現了幾次不寫作業的情況。

我對着女兒就是一頓責罵,可女兒卻哭着向我發起控訴:

為什麼别人家的孩子,考進前十都會得到家長的誇獎?而我隻會挨說!

等着我的,永遠是天天寫不完的卷子,做不完的題!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别人家的父母要求低,那是别人的事。你為什麼不跟好的比,要跟差的比?”

“我都是為你好,你現在好好努力,吃點苦不算什麼,等你長大了,就知道媽媽的苦心了!”

我堅定地認為,即使女兒現在不了解我,可她将來一定會因為好好學習而受益。

初二下學期,女兒斷續有了身體不适的症狀。她老說胸悶,胃不舒服。

我帶她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但沒有器質性的問題,我也就沒當回事。

那天,小區裡發生了一件轟動的事。

一個16歲的男孩因為學習,跟父母發生争吵,最後,情緒失控的他不僅動手還擊了父親,還從3樓的家中一躍而下。

好在,隻是崴了腳,沒有什麼大礙。

我感慨地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懂事啊。父母說你幾句,打你幾下,不都是為你好?怎麼還能打自己爸爸,還自我傷害!

女兒一臉平靜: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有時候站在窗邊,我也想過跳下去會怎麼樣?活着真沒意思。

孩子突然流露出的消極想法,讓我和老公感到驚恐。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第二天,我就帶她去了醫院。最終,被确診為強迫症+焦慮症,還有一定的抑郁傾向。

醫生給開了藥,囑咐我關注女兒的心理健康,不要再給孩子施加那麼大的壓力。

我表面鎮定的帶女兒回了家,卻在老公面前哭得稀裡嘩啦。

老公也忍不住埋怨我:你就是管得太嚴了,以前我說你也不聽。我看到的不是一個愛孩子的媽媽,而是一個盯着孩子的監工。

我想為自己辯解幾句,卻無言以對。

那些天,每當看到女兒一臉生無可戀的神情,我都感到深深的恐懼,

如果繼續下去,女兒有點什麼過激的行為,我怎麼能承受!

03

老公的話讓我回想起,以前女兒對我的控訴,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孩子才會生了病。

我決定改變自己,尋找專業的幫助。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遇到了經驗豐富、同理心強的老師,還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樣的媽媽。

通過學習、反思、調整,漸漸地,我焦慮的情緒得到了舒緩,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問題的前因後果。

一直以來,我都處于嚴厲、苛責的教育模式中,打着“為孩子好”的旗号,用母親的身份不斷逼迫、要求孩子。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雖然我的發心,确實是為孩子好。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隻講道理,缺乏共情的媽媽!

我的高要求、焦慮不穩定的情緒,對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影響和傷害。

即使在女兒很痛苦,已經有了抑郁、焦躁症狀時,她仍然非常關注我的情緒,經常壓抑自己,希望能讓我滿意:

“媽媽,你是不是又生氣了?”

“媽媽,你是不是又失望了,我會加油的。”

現在想想,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老師告訴我,我所做的這一切,跟很多大力雞娃的媽媽們一樣,都是源自内心深處的恐懼和焦慮。

因為我怕孩子成長的路上走彎路,我怕孩子沒有好前程,我怕孩子出錯,我不敢面對不确定性和變化,我怕我無法掌控一切。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動蕩,内心高度敏感,來自父母的不了解和高壓力,會讓孩子在困難面前無力承受,内在驅動力被摧毀。在失去自我的同時,也失去了本該屬于他這個年齡應該有的熱情和活力。”

“内心禁锢、做事總是有很多顧慮,底層需要無法滿足,最終導緻學習動力缺失,出現厭學、強迫、焦慮的症狀。”

原來,孩子出問題,實際上是我們高要求、強管制等種種不科學教育方式的必然結果。

隻是有些孩子“發病早”,暴露在了青春期,表現為厭學、逆反、抑郁;

而有些孩子也許到了成年,都在受影響,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去療愈。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04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不斷反思,成長,也開始了改變和救贖之路。

1、先拯救自己,再拯救孩子

在女兒生病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為人父母還要去學習。

也是在跟随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才深刻意識到這十幾年來,自己對孩子造成了多麼深遠的傷害和影響。

作為媽媽,我一直情緒不穩定,尤其當面對女兒的學習時,我更是易怒。

對女兒也是全面控制,孩子從小到大,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我在安排,

如果女兒沒有按照我的意願去執行,我就生氣、發火,進而讓孩子屈服于我,聽我的話。

我想起女兒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她說:“媽媽,你就是咱們家的大霸主。”

如今,面對一個曾經那麼聽話、優秀,現在帶着傷痛求醫的孩子,我要徹頭徹尾地做出改變。

老師告訴我,積極的媽媽,才能給孩子力量。

我開始放下内心的焦慮,穩定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得積極、正能量起來。

我把過去投入在孩子和學習上的時間抽了回來,用來修正内心,不斷成長。

再用自己的正能量影響、帶動孩子的轉變。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2、看見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充分接納

孩子确診強迫和焦慮後,我放下了對她的管制,她也徹底放飛了自我。

在請了一個月的假之後,女兒作息時間晨昏颠倒,每天與手機、電腦為伴。

如果是過去,看到孩子天天玩遊戲、看手機了,我能焦慮到抓狂,也會馬上訓斥女兒。

也正是這種強制管控、軟性要求的教育方式,在傷害女兒的同時,也破壞了親子關系。

現在,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再反思過去的問題,我從心裡真正了解了孩子的苦。

一直以來,我都在用“挑錯式”的教育方式,嚴重打擊了女兒的自信;

我強制性的管控,讓她無法尋找自我;

而我長期忽視女兒的心理需求,讓她的情緒沒有出口,不快樂。

我開始審視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東西,不再焦慮管控,

而是暫時放手,充分地讓女兒自己去調整、修複。

隻有看見孩子真正的需要,孩子才能慢慢恢複心力,重新找回自己。

就這樣,在沒有壓力和評判的環境下,女兒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和放松。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3、媽媽先做出改變,繼而影響孩子向好發展

一開始,女兒焦慮和強迫的症狀還比較明顯,她其實很想回學校上學,但因為能量不足,每次掙紮都以失敗告終。

我想,女兒能否恢複信心,提升心力的關鍵還是在我。

隻有我徹徹底底做出改變,才有能力積極引導孩子,向陽而生!

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按照老師課上講的幾個點去努力:

首先,活在當下,不去焦慮未來,對未來充滿積極的期待,也給女兒希望感;

其次,發自真心地對孩子接納,接納,再接納!接住她情緒的起伏高低,心理的變化,接納她的狀态和想法,接納她的所有。

同時,不去糾正孩子的想法和言行,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優點上面。

每天隻做三件事:肯定,鼓勵,支援!

從小事入手,引導女兒體驗成功的感覺,幫孩子重新激活動力。

最後,從強勢全能的媽媽,變成一個需要征求女兒意見和幫助的弱勢媽媽。

讓孩子有價值感的同時,慢慢在心裡生出能量。

女兒休學半年後,成功複學,慶幸我做對了3件事,方法簡單可參考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感受到女兒在慢慢恢複力量。

從原來的自我否定,焦躁不安,變得開始堅持自己的觀點,開始控訴,開始表達自己的感受......

她能意識到自身和我的一些問題,并主動思考如何解決,比如休息在家的問題,習慣對自己要求苛刻的問題......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其實孩子一直都是有主見的,隻是被我無情的壓制了。

她在慢慢恢複,慢慢找回自己.....我相信,女兒終有一天能重新煥發活力,回到優秀的位置上!

隻是這一次,女兒的優秀和努力,是源自内心的動力,而不是外在的指令。

現在,雖然女兒還沒有完全恢複好,但已經重返校園,一切都在向好發展。

而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我主動改變、成長、接納之後。

正如老師說的那樣:父母改變的速度,決定了孩子修複的速度。

我想,以後我也不會停止學習成長。

希望我的經曆,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最後,請大家關注我,我将持續分享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故事和幹貨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