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做人,如果太喜歡擡杠,人生就無趣了。

網上有個熱點問題:“為什麼會有那種死都要擡杠的人?”

有個高贊回答:“他們可能認為擡杠比打幡掙得多。”

喜歡擡杠的人,也許他并沒有高深的智慧,也不具備高遠的眼光,但他就是對自己很自信,對他人很不屑。

甚至他隻是為了不想輸,是以甯願不要體面,也要找回“赢”的尊嚴。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于是在很多時候,他們純粹是為了“惡心”别人,并非真正關心,而是有意曲解,甚至故意攻擊挑釁。

當對方感到不快,甚至感到被冒犯而進行反擊時,擡杠者又會裝出無辜的模樣,說人家玩不起。

如果一味地擡杠,其實素質就提不上去了。

素質提不上去,人生的品質自然也就會逐漸走低。

是以,做人,最起碼的素養就是:别擡杠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1:擡杠的人,并不可愛

說話喜歡擡杠的人,就是不管别人嘴裡說什麼,他一定會和你反着來,不管對象是誰。

關于“杠精”一詞的來源,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2018年,有個網友在網上發表了一副關于“杠精”的漫畫,漫畫裡有個女生,向一個“杠精”男生表白,然後要求對方帶自己去見他的母親。

哪知這個“杠精”男非常嚴肅地回答:“唯獨這件事不可以,因為‘杠精’不配擁有母親。”

這個故事讀起來讓人覺得好氣又好笑,心裡也覺得這麼形容杠精挺準确的。

但是,倘若放在現實裡,若是遇到一個這樣的“杠精”,估計我們非但不會覺得好笑,反而會覺得非常無奈、好氣。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喜歡擡杠的人,這類人在進行“擡杠”行為的時候,他們可不會在意自己說的是否正确,他們從來在意的就是自己在否定一切的時候,心裡爽不爽。

這些人,常常挂在嘴巴的話就是:

“難道隻有我覺得這種聚會沒意思嗎?”

“難道隻有我覺得這個餐廳的飯菜很難吃嗎?”

“難道隻有我認為這些東西都不好看嗎?”

然後,面對别人的反擊,他又會非常無辜地回答:

“我隻是好意提醒,我隻是友善讨論而言,何必如此呢?你太較真了,上綱上線的。”

心理學有個“達克效應”,它的定義是,本就能力欠缺之人,在自身欠缺考慮的前提下所做出的錯誤決定,但始終不會承認自身的錯誤。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說白了就是,真正愚蠢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愚蠢的人。

面對這些人,不管一個人的素質有多高,格局有多大,都不會覺得他們可愛。

在《幽蘭操》中看到這麼一句話:

“合作如蘭,揚揚其香;采而佩之,共赢四方。”

真正可愛的人,定然是素質一流,人品一流的人。

這些人,懂得“智者擡人,愚者擡杠”這麼一個淺顯的道理。

是以,這些人在生活就會秉持着一種“給人鋪路,為人搭橋”的心态。

人生之中,讓别人舒服,其實就是讓自己舒服,這才是一個可愛之人的可行之處。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2:擡杠了,失敗了

一時成為擡杠者,或許隻是得到自己一時的利益、惬意、舒服、滿足。

但一直淪為擡杠者,生活終将會走向衆叛親離的地步,人生也會走進山窮水盡的深淵當中。

智者謙卑,愚者狂妄,喜歡擡杠的人,看似隻是在一時事情上的一些小細節,隻不過是生活裡的一點小插曲。

但是,人生之路是走向康莊大道,還是跌入谷底,不就是由平日裡的言行舉止當中的一些小細節所決定的嗎?

《韓非子·喻老》中寫道:

“千丈之堤,以蝼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正所謂“千裡之堤,潰于蟻穴”,一個人之是以失敗,通常都是源自細節上的失敗。

正因為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問題,由于個人不注意,進而便挫敗了一個整體,錯失了大局。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就好比一個喜歡擡杠的人,在一些人看來隻是一時的壞習慣,隻不過是道德上的一點小瑕疵,出現了一點小問題,不足挂齒,于是置之不理。

但是,就是在這麼一種心态下,讓“擡杠”心态任其發展,最終便可能釀造出巨大的人生危害。

作家李小墨說: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我見過的情商最低的行為。”

也許我們都知道,喜歡擡杠的人看到這句話,估計又會樂此不疲地拿出一些素材來擡杠了,而且他們至死也可能不會覺得自己情商低。

但是,真正的聰明人應該在這句話裡體會到的是關于對擡杠者的描述,而不是潛移默化自己去成為那樣的一種人。

做人,還是要盡可能地按照正常的邏輯,戒掉争強好勝的個性,拒絕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做好自己。

如此,做好本分,效仿智者,成為強者。

做人,别擡杠了(深度好文)

3:别擡杠了

做人,還是别擡杠了,既無趣,也不可愛。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

“如果你老是擡杠、反駁,也許偶爾能勝利,

但那隻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做人本就不容易,何必還要做一個令人反感的人呢?

哪怕得到了一時的勝利,讓自己如願逞一時之快了,那麼接下來呢?後果你考慮過嗎?

擡杠者,一言以蔽之,修養不夠、智慧不深、人品下賤。

試想,一個專以擡杠找樂趣的人,每日彼此互損,挑人痛點,往人傷口撒鹽。

那麼,時日一久,生活狀态輕者舉步維艱,心煩意亂,重者魚死網破,麻煩纏身,何苦呢?

作家海綿如是說:

“弱者互撕,離心離德,終會害到自己;

強者互幫,惺惺相惜,終會助到自己。”

願你努力做一個強者,拒絕弱者互撕,摒棄擡杠,在強者圈子裡,惺惺相惜,互幫互助。

如此,撐起格局,打造境界。

然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