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段視訊截圖,是拍攝于香港某商圈街頭。

一大群香港年輕人聚集在道路兩邊,拼命高聲呼叫:
“姜濤,生日快樂!”
有些女孩子甚至激動地要哭了出來。
姜濤是誰?這恐怕是許多内地網友看到這個新聞之後的第一反應。
23歲的姜濤是地道地道的香港本地藝人、歌手和演員,是如今香港新生一代真正的頂流。
他是香港一個叫做“MIRROR”的男團成員。
而這個在内地同樣毫無名氣的“MIRROR”男團,如今卻在香港紅得發紫。
有一個統計資料顯示:在去年一年,一共擁有12個成員的MIRROR天團包攬了全港60%以上的廣告代言,代言的品牌數量超過了100個。
而且廣告代言涵蓋的範圍涉及了金融保險、奢侈品、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餐飲、交通、支付工具等各行各業。
其中,被稱為“草莓男”的姜濤的知名度是最高的。
跟内地養成系偶像相比,姜濤和MIRROR天團的“媽媽粉”更多。
這些媽媽粉大都事業有成,或者生活無憂,唯一欠缺的失去的青春記憶。
追逐年輕帥氣的姜濤和其他MIRROR天團成員,不但可以讓媽媽粉們重拾少女心,還能由此找回年輕時心動的青春感覺。
也正是因為如此,如今姜濤和MIRROR天團稱得上香港娛樂圈真正的頂流。
而姜濤的生日,也讓衆多香港粉絲一擲千金,為偶像在全港各地舉行盛大的生日應援活動。
相比之下,在内地非常知名的老一代香港藝人,反而在本地很難有這樣高的人氣和受歡迎的程度。
在姜濤和MIRROR天團身上,實際上反映出香港娛樂圈和内地娛樂圈的巨大反差:
盡管姜濤和MIRROR天團在香港紅得發紫,影響力和知名度甚至超過了特首。
但是在内地,如果在街頭拉人采訪,估計100個人裡面,能認識姜濤和MIRROR天團的,恐怕連1個人都很難找出來。
在5年前,18歲的姜濤曾經在内地參加《快樂男聲》,結果在30強就直接被淘汰了。
往更深層次說,姜濤和MIRROR天團在香港如日中天,卻在内地毫無名氣的現狀,實際上是反映了40年間香港娛樂圈在内地的興衰變遷。
看看1992年TVB台慶的這張照片:四大天王、梅豔芳、王菲、BEYOND、周慧敏……
現在完全不可能有這樣的盛況了。
一個盡管港人不願承認,但已經成為現實的現象是:
第一,今天的香港娛樂圈,已經不可能再成為内地娛樂圈的風向标。
第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港娛和内娛已經脫鈎了,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40年前,從周潤發、成龍那一代開始。
後來80年代譚詠麟、張國榮、BEYOND的橫空出世。
再到90年代的四大天王。
再到2000年之後的楊千嬅、陳奕迅、謝霆鋒。
可以說,在40年時間,新人輩出的香港娛樂一直在引領内地娛樂的發展。
但是這種現象正在迅速發生變化。
從10年前開始,香港娛樂圈的重心開始轉移,大批藝人進入内地發展,香港本地娛樂進入青黃不接的狀态。
在内地各大綜藝節目出現的香港藝人,基本上還是三四十年前那一批老藝人。
比如最近大火的湖南衛視綜藝節目《聲生不息》,裡面人氣最高的歌手居然是兩名平均年齡超過64歲的老牌香港藝人林子祥和葉倩文。
在為老一代香港藝人實力猶存點贊的同時,也為香港樂壇後繼乏人感慨萬千。
一方面是内地觀衆從欣賞口味上隻接受老一代的香港藝人,另一方面是年輕一代的内地閱聽人更多轉向内地偶像藝人。
如今在香港歌手和藝人如果一直活躍在香港本地娛樂圈,那麼在内地真的是一點名氣都沒有。
姜濤和MIRROR天團盡管在香港把所有熱門演藝獎項都拿完了,但是在内地的名氣幾乎為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過去40年,很多人的青春歲月都是在香港娛樂一路陪伴成長起來的。
但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
今天,港娛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