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好早之前就想寫一下了,許多事情耽誤了,導緻一推再推,現在終于有時間來捋一捋思路,好好針對這個話題寫一下我的想法。鄙人2010年進入汽車銷售這個行業,沒想到轉眼到了2022年,我依然還在這個行業。我一直從事的某國産品牌,

12年還是一直在一家公司,汽車銷售行業的内幕也好,道道也好,不敢說一清二楚,但也知道的不少,如果有人有買車的疑問,也可以随時找我聊聊。今天就着重講一下人們的一個消費理念,國産車永遠不如合資車,當然這個想法現在少了很多,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信奉這個觀念。在這12年的接待客戶中,見識過太多這樣的人,他們來看車,從展廳的那一刻,似乎就帶上了有色眼鏡,再給他介紹車輛時,更是态度鮮明。你給他說國産車皮質座椅,他說國産皮質座椅不行,後期容易開裂
還不如合資車織布座椅好,織布座椅透氣。你給他說國産車配置高,他說國産車一點也不保值,合資車保值。你給他說國産車油耗低,比如說某品牌SUV1.8T油耗8-9個油,他說都是假的,實際開起來得13個多,不如合資品牌省油。你給他說國産車某品牌終身質保,而合資品牌隻有3年4年,他說正因為廠家對發動機變速箱不自信,才會終身質保。這樣的問題在最近幾年有所改善,但還是有那麼多人總覺得合資車比國産車好。其實我個人覺得15萬之内的轎車,合資車還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國産車。
20萬之内的SUV,國産車不比合資車差。當然15萬以上的轎車,20萬以上的SUV,合資車還是占據着霸主的地位,一時難以撼動,畢竟在豪華車領域,國産車現在還不足以對合資車的地位産生沖擊,這個我們是認可的,國産車在豪華品牌領域還有很長的一步路要走。這是今年三月份的銷量,轎車領域我們可以看到燃油車隻有長安逸動沖進了前十,難道其他國産轎車真的不行嗎?吉利星瑞真的不如雷淩,卡羅拉嗎?可是為什麼銷量上不去?有好多人看過星瑞後都覺得不錯,一問價格十二三萬,就說國産車也這麼貴嗎?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國産車就應該便宜。現在長安的UNI-V,外觀好看,配置高,可是在某些人心中,還不如英朗寶來。
其實好多人甯願選擇低配合資,也不選國産的原因,無外乎就是一顆私心作祟,不要說國産車容易出小毛病,沒有任何一個車企敢打包票說自己生産的車一點問題沒有,奔馳漏油,大衆燒機油,CRV機油乳化,昂克賽拉異響,帕薩特斷A柱,這些問題在某些人眼裡全都看不見,國産車有一點小問題就誇大,真不知道國産車怎麼招惹你了,有多少鍵盤俠連車都沒開過,一頓炮轟國産車,就為了自己開出去有面子,我想知道合資車哪裡有面子了。這個是車質網的汽車投訴排行,前十中國産車的投訴國産車隻有三個,其中還包括一個幾何功夫牛是因為訂車後無法按時交車的。其餘七個全是合資品牌,有變速箱異響,發動機抖動,發動機無法啟動等等。這就是合資品牌。現在的合資品牌除了開出去後讓自己的親朋好友,同僚覺得有面子,還有什麼可以和國産品牌對比的。國産車現在的發展已經不是從前可比的,在現在的新能源市場來說,國産新能源可以說已經走在的前列,比亞迪多久之前已經開始布局新能源市場。現在你還從内心感覺國産車不如合資車嗎?有的人說自主品牌再也無法超越國外知名品牌,其實未必,時間積累和沉澱會證明,國産車也會有崛起的一天。大陸的汽車行業一直是穩步向前發展的,你要相信大陸也能力造出精品車,你要相信吉利,長安,奇瑞,長城,比亞迪會成為國産車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