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7日,意大利遊擊隊員抓住了倉皇逃亡的墨索裡尼和他的随從。
第二天,1945年的4月28日,墨索裡尼在梅澤格拉被槍決。他的屍體被運到了米蘭,倒吊在洛雷托廣場的一個加油站之上。
墨索裡尼從一個小人物爬到了權力的巅峰,最終成為統治了意大利20多年,他覺得自己是凱撒,他要在意大利重制羅馬的榮光。
現實很殘酷,墨索裡尼不是凱撒,意大利也不是羅馬。
躁動的青春
1883年7月29日,墨索裡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個叫維多亞的村子裡。他的父親是一個鐵匠,但是卻熱衷于政治活動,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而他的媽媽則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墨索裡尼就在這樣分裂的家庭環境裡長大,他對政治的熱情來自于父親,而乖戾的性格則很可能受媽媽的影響。
墨索裡尼全名是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裡尼。他的名字包含着父親對于革命者的緻敬。貝尼托取自墨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他反抗墨西哥皇帝;而阿米卡爾和安德烈亞分别向當地兩位卓越的社會主義者緻敬——阿米卡爾·奇普利亞尼和安德烈亞·科斯塔,這兩人都是意大利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人物,而且這兩人都是激進的實踐主義者。墨索裡尼的名字似乎暗示了他之後不甘寂寞,将要攪動乾坤的人生之路。

9歲的時候,墨索裡尼被送到了一所教會學習。這所學校有200個學生,年齡跨度卻很大,最小的隻有6歲,最大的卻有20歲。
墨索裡尼在這所學校裡過得很不如意,他在“天主教神父之中艱難地熬過了兩年”。他并不喜歡宗教,但是這裡宗教的影響力随處可見。而且在這裡,墨索裡尼被劃分在最低的第三等級,在上課住宿安排飲食上墨索裡尼都遭到了“羞辱”
墨索裡尼就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他自然是要反抗的。在一次和同學的鬥毆中,他用小刀劃傷了同學的手臂。一個神父暴跳如雷地對他大聲罵道“你的靈魂像煤炭一樣黑”
這件事之後,墨索裡尼就被轉到了另一所公立學校。在這所學校裡,墨索裡尼如魚得水。他在這裡獲得了第一次在大衆面前出名的機會。
1901年,墨索裡尼代表學校去參加一個紀念活動。在這次演說活動裡,墨索裡尼的口才赢得了許多掌聲,以至于社會主義者的機關報《前進報》都稱他為“學生同志墨索裡尼”
此後墨索裡尼對政治越來越感興趣,不斷發表演說。當時墨索裡尼的政治立場無疑是沿襲他父親的,靠近社會主義。以至于他的同學們都稱他為“社會黨人”
從中學畢業的墨索裡尼年輕、聰明、充滿着野心,看不慣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内心中總是充滿憤怒。
離開學校的墨索裡尼當了一段時間的國小老師,但是這個職位明顯無法滿足這個年輕人。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喝酒和找女人上。墨索裡尼很快就丢掉了這份教師工作,原因就在于他和一個已婚女人的婚外情。
本來就不想當老師的墨索裡尼,幹脆離開意大利去了瑞士。在瑞士,墨索裡尼遇到了意大利社會黨瑞士支部的書記紮尼尼,并成了一名社會黨人。他為報紙《勞動者的未來》寫文章,熱衷于無政府主義的活動,這可以看做墨索裡尼政治生涯的開端。
在瑞士的意大利移民裡,墨索裡尼非常活躍,他堅定反對宗教和社會黨内部的改良主義,他成了意大利社會黨瑞士支部的風雲人物。
1904年,他和一個新教牧師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公開辯論。墨索裡尼在演講結束之後,還跳到桌子上要求上帝現身來懲罰自己。
1908年,墨索裡尼擔任了意大利奧内利亞地區社會黨刊物《锉刀》的負責人。從這時開始,墨索裡尼為自己确立攫取更大權力的政治目标。他在紀念馬克思逝世25周年的文章裡,這樣說道:一個階級是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特權的,除非它被強制這麼做。
曾經的鐵匠之子,小鎮青年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裡尼開始了他的奪權之路。
奪權之路
戰争成了墨索裡尼人生的轉折點,墨索裡尼在支援還是反對戰場這個問題上不斷橫跳,卻每一次都為自己攫取了最大的利益。
1910年9月,意大利入侵了利比亞。意大利國内發生了反戰運動,墨索裡尼在這場反戰運動中表現得特别活躍,成了人們心中的“反戰英雄”,這也讓他在社會黨的上司地位得以迅速提升。
而當一戰爆發之後,墨索裡尼先是支援反戰,但是很快他就改變了自己的立場,轉而支援意大利參戰。
他利用自己《前進報》總編輯的身份,在《前進報》這份意大利社會黨的機關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絕對中立到積極中立》。這篇文章公開地和社會黨中央唱反調,墨索裡尼在文中抨擊了社會黨的政策是“安逸舒适和消極的”,墨索裡尼認為歐洲其他國家都參戰了,意大利再置身事外明顯是荒謬可笑的。墨索裡尼說“一個政黨,如果它想名垂青史,或者在情況允許時去創造曆史,它就不能讓自己被源于無法争辯的教條或永恒的規則的政策所束縛”
這篇文章發出一個月之後,墨索裡尼被開除出社會黨。被開除出社會黨,墨索裡尼反而更加活躍了。他到處發表演講,鼓動意大利各階層團結起來去打戰,公開要求立即實行專政制度,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一戰結束之後,雖然意大利是戰勝國,但是意大利的經濟卻幾乎崩潰,國内沖突重重,人民怨聲載道。而當時的意大利政府卻對此束手無策,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墨索裡尼在1919年3月利用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以及對十月革命的恐懼,拉起了一大批榮民,成立了“戰鬥的法西斯”。“戰鬥的法西斯”在意大利很快就有了100多個地方分部,總人數達9000多人,最重要的是他們有武裝。在墨索裡尼的煽動下,意大利各地的法西斯成員開始攻擊社會黨和左翼勢力。墨索裡尼終于撕下了他的僞裝,以法西斯勢力為自己進一步奪權的杠杆。
1921年5月,墨索裡尼等35名法西斯成員當選為議員,墨索裡尼開始進入意大利國家權力圈。到了11月,墨索裡尼開始對法西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整頓,把原先松散的組織改組為“國家法西斯黨”。使其更嚴密,更具備組織性,而墨索裡尼則成為該黨的領袖。在墨索裡尼的苦心安排之下,這個新生的政黨從裡到外透着一股濃厚的軍國主義思想。墨索裡尼的野心進一步膨脹,議員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野心。
墨索裡尼要的是國家最高權力,他要成為凱撒。
墨索裡尼首先向左翼和工會發難,在他的訓示下,各地的法西斯武裝分子攻擊地方機關和左翼群衆,而意大利軍警則對此袖手旁觀,甚至直接下場幫助法西斯分子。
1922年,墨索裡尼的國家法西斯黨已經發展到30多萬人。墨索裡尼和他的法西斯政黨能在意大利快速發展,是有原因的。
意大利是“貧窮的帝國主義”,它的國力原本就很脆弱,在一戰之後經濟形勢更加脆弱,整個意大利風雨飄搖。而當時的資産階級政府并沒有任何有效的手段應對危機。勞工和農民對于未來充滿了迷茫,而墨索裡尼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他宣稱要實行8小時工作制,為勞工争取公司分成,為農民争取土地,降低選民年齡。墨索裡尼的說辭騙取了勞工農民的支援,這也為墨索裡尼搭建了群衆基礎。
而面對國内紛亂的局勢,意大利的資産階級勢力也不滿足現政府的軟弱,他們渴望建立一個“能夠確定社會秩序的強有力的政府”,而墨索裡尼的一系清單态又恰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一戰後,意大利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在巴黎和會上意大利的要求并沒有得到滿足。消息傳回國内,意大利國内對此非常不滿。“由此導緻的失望和受傷的自尊心造成一種一觸即發的局面”,民族主義在意大利空前高漲。墨索裡尼提出“要麼修改凡爾賽條約,要麼進行新的戰争”。表面上是意大利高漲的民族主義,暗中卻給法西斯主義提供了快速成長的溫床,也成為墨索裡尼能夠上台的感情基礎。
當時的意大利王國和政府軟弱,對墨索裡尼和法西斯運動采取放任的心态。這讓墨索裡尼更加有恃無恐。1921年11月7肉,法西斯黨在羅馬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建立法西斯政權的綱領。墨索裡尼将法西斯戰鬥隊改組成軍團,按照地區建立指揮系統。
1922年5月,法西斯開始了全面的奪權活動,而意大利政府對此反應遲鈍。 眼看在地方上奪權頗為順利,墨索裡尼放開手腳,準備大幹一場。他在那不勒斯的一場集會上公開宣稱“不讓我們掌權,我們就進軍羅馬”
10月底,墨索裡尼就下令法西斯黨徒分成四路向羅馬進軍。10月29日,意大利國王要求墨索裡尼組閣。當天晚上墨索裡尼就出任首相,他一人身兼10個部長,内閣一半的席位都是法西斯黨控制。
這一年墨索裡尼39歲,希特勒33歲。墨索裡尼的奪權成功,讓遠在德國的希特勒備受鼓舞,他決定把墨索裡尼視為自己的精神偶像,也想搞一個“向柏林進軍”。
墨索裡尼終于登上了意大利國家權力的巅峰,他将要統治意大利21年。墨索裡尼雄心勃勃,他準備帶領意大利向外擴張,去實作他所謂的榮光。
不過意大利人要過了很久才會知道,台上的這個男人不是凱撒,而意大利也不是羅馬。他們終将在現實面前輸得一塌塗地,而代價就是他們自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