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7日,意大利游击队员抓住了仓皇逃亡的墨索里尼和他的随从。
第二天,1945年的4月28日,墨索里尼在梅泽格拉被枪决。他的尸体被运到了米兰,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之上。
墨索里尼从一个小人物爬到了权力的巅峰,最终成为统治了意大利20多年,他觉得自己是凯撒,他要在意大利重现罗马的荣光。
现实很残酷,墨索里尼不是凯撒,意大利也不是罗马。
躁动的青春
1883年7月29日,墨索里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叫维多亚的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一个铁匠,但是却热衷于政治活动,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而他的妈妈则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墨索里尼就在这样分裂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他对政治的热情来自于父亲,而乖戾的性格则很可能受妈妈的影响。
墨索里尼全名是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他的名字包含着父亲对于革命者的致敬。贝尼托取自墨西哥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他反抗墨西哥皇帝;而阿米卡尔和安德烈亚分别向当地两位卓越的社会主义者致敬——阿米卡尔·奇普利亚尼和安德烈亚·科斯塔,这两人都是意大利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人物,而且这两人都是激进的实践主义者。墨索里尼的名字似乎暗示了他之后不甘寂寞,将要搅动乾坤的人生之路。

9岁的时候,墨索里尼被送到了一所教会学习。这所学校有200个学生,年龄跨度却很大,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却有20岁。
墨索里尼在这所学校里过得很不如意,他在“天主教神父之中艰难地熬过了两年”。他并不喜欢宗教,但是这里宗教的影响力随处可见。而且在这里,墨索里尼被划分在最低的第三等级,在上课住宿安排饮食上墨索里尼都遭到了“羞辱”
墨索里尼就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他自然是要反抗的。在一次和同学的斗殴中,他用小刀划伤了同学的手臂。一个神父暴跳如雷地对他大声骂道“你的灵魂像煤炭一样黑”
这件事之后,墨索里尼就被转到了另一所公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墨索里尼如鱼得水。他在这里获得了第一次在大众面前出名的机会。
1901年,墨索里尼代表学校去参加一个纪念活动。在这次演说活动里,墨索里尼的口才赢得了许多掌声,以至于社会主义者的机关报《前进报》都称他为“学生同志墨索里尼”
此后墨索里尼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不断发表演说。当时墨索里尼的政治立场无疑是沿袭他父亲的,靠近社会主义。以至于他的同学们都称他为“社会党人”
从中学毕业的墨索里尼年轻、聪明、充满着野心,看不惯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内心中总是充满愤怒。
离开学校的墨索里尼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但是这个职位明显无法满足这个年轻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喝酒和找女人上。墨索里尼很快就丢掉了这份教师工作,原因就在于他和一个已婚女人的婚外情。
本来就不想当老师的墨索里尼,干脆离开意大利去了瑞士。在瑞士,墨索里尼遇到了意大利社会党瑞士支部的书记扎尼尼,并成了一名社会党人。他为报纸《劳动者的未来》写文章,热衷于无政府主义的活动,这可以看做墨索里尼政治生涯的开端。
在瑞士的意大利移民里,墨索里尼非常活跃,他坚定反对宗教和社会党内部的改良主义,他成了意大利社会党瑞士支部的风云人物。
1904年,他和一个新教牧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公开辩论。墨索里尼在演讲结束之后,还跳到桌子上要求上帝现身来惩罚自己。
1908年,墨索里尼担任了意大利奥内利亚地区社会党刊物《锉刀》的负责人。从这时开始,墨索里尼为自己确立攫取更大权力的政治目标。他在纪念马克思逝世25周年的文章里,这样说道:一个阶级是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特权的,除非它被强制这么做。
曾经的铁匠之子,小镇青年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开始了他的夺权之路。
夺权之路
战争成了墨索里尼人生的转折点,墨索里尼在支持还是反对战场这个问题上不断横跳,却每一次都为自己攫取了最大的利益。
1910年9月,意大利入侵了利比亚。意大利国内发生了反战运动,墨索里尼在这场反战运动中表现得特别活跃,成了人们心中的“反战英雄”,这也让他在社会党的领导地位得以迅速提升。
而当一战爆发之后,墨索里尼先是支持反战,但是很快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转而支持意大利参战。
他利用自己《前进报》总编辑的身份,在《前进报》这份意大利社会党的机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从绝对中立到积极中立》。这篇文章公开地和社会党中央唱反调,墨索里尼在文中抨击了社会党的政策是“安逸舒适和消极的”,墨索里尼认为欧洲其他国家都参战了,意大利再置身事外明显是荒谬可笑的。墨索里尼说“一个政党,如果它想名垂青史,或者在情况允许时去创造历史,它就不能让自己被源于无法争辩的教条或永恒的规则的政策所束缚”
这篇文章发出一个月之后,墨索里尼被开除出社会党。被开除出社会党,墨索里尼反而更加活跃了。他到处发表演讲,鼓动意大利各阶层团结起来去打战,公开要求立即实行专政制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一战结束之后,虽然意大利是战胜国,但是意大利的经济却几乎崩溃,国内矛盾重重,人民怨声载道。而当时的意大利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墨索里尼在1919年3月利用人们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以及对十月革命的恐惧,拉起了一大批退伍军人,成立了“战斗的法西斯”。“战斗的法西斯”在意大利很快就有了100多个地方分部,总人数达9000多人,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武装。在墨索里尼的煽动下,意大利各地的法西斯成员开始攻击社会党和左翼势力。墨索里尼终于撕下了他的伪装,以法西斯势力为自己进一步夺权的杠杆。
1921年5月,墨索里尼等35名法西斯成员当选为议员,墨索里尼开始进入意大利国家权力圈。到了11月,墨索里尼开始对法西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整顿,把原先松散的组织改组为“国家法西斯党”。使其更严密,更具备组织性,而墨索里尼则成为该党的领袖。在墨索里尼的苦心安排之下,这个新生的政党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墨索里尼的野心进一步膨胀,议员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
墨索里尼要的是国家最高权力,他要成为凯撒。
墨索里尼首先向左翼和工会发难,在他的指示下,各地的法西斯武装分子攻击地方机关和左翼群众,而意大利军警则对此袖手旁观,甚至直接下场帮助法西斯分子。
1922年,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已经发展到30多万人。墨索里尼和他的法西斯政党能在意大利快速发展,是有原因的。
意大利是“贫穷的帝国主义”,它的国力原本就很脆弱,在一战之后经济形势更加脆弱,整个意大利风雨飘摇。而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应对危机。工人和农民对于未来充满了迷茫,而墨索里尼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宣称要实行8小时工作制,为工人争取公司分成,为农民争取土地,降低选民年龄。墨索里尼的说辞骗取了工人农民的支持,这也为墨索里尼搭建了群众基础。
而面对国内纷乱的局势,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势力也不满足现政府的软弱,他们渴望建立一个“能够确保社会秩序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墨索里尼的一系列表态又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一战后,意大利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消息传回国内,意大利国内对此非常不满。“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民族主义在意大利空前高涨。墨索里尼提出“要么修改凡尔赛条约,要么进行新的战争”。表面上是意大利高涨的民族主义,暗中却给法西斯主义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温床,也成为墨索里尼能够上台的感情基础。
当时的意大利王国和政府软弱,对墨索里尼和法西斯运动采取放任的心态。这让墨索里尼更加有恃无恐。1921年11月7肉,法西斯党在罗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法西斯政权的纲领。墨索里尼将法西斯战斗队改组成军团,按照地区建立指挥系统。
1922年5月,法西斯开始了全面的夺权活动,而意大利政府对此反应迟钝。 眼看在地方上夺权颇为顺利,墨索里尼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他在那不勒斯的一场集会上公开宣称“不让我们掌权,我们就进军罗马”
10月底,墨索里尼就下令法西斯党徒分成四路向罗马进军。10月29日,意大利国王要求墨索里尼组阁。当天晚上墨索里尼就出任首相,他一人身兼10个部长,内阁一半的席位都是法西斯党控制。
这一年墨索里尼39岁,希特勒33岁。墨索里尼的夺权成功,让远在德国的希特勒备受鼓舞,他决定把墨索里尼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也想搞一个“向柏林进军”。
墨索里尼终于登上了意大利国家权力的巅峰,他将要统治意大利21年。墨索里尼雄心勃勃,他准备带领意大利向外扩张,去实现他所谓的荣光。
不过意大利人要过了很久才会知道,台上的这个男人不是凯撒,而意大利也不是罗马。他们终将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涂地,而代价就是他们自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