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作者:紅色史令

2019年12月份,河南洛陽61歲的大叔黎遠康跟随央視的一個節目組不遠萬裡來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一想到終于要見到失散55年的母親瓦蓮金娜,黎遠康就激動不已,若非節目組幫忙,他還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再見到母親。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在兩國電視欄目的幫助下,終于在2009年12月18日下午,黎遠康和多年未曾見面的母親團聚。

在節目現場,80多歲的母親瓦蓮金娜也痛哭着用中文說了句:

“我也一直在尋找你啊!”

分别多年的母子兩個在節目現場抱頭痛哭,感動了無數觀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一對母子分離了55年之久?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 幸福的一家

1948年的1月23日,在甘肅酒泉一家醫院裡傳來了嬰兒清脆的啼哭聲,這名剛出生的孩子便是黎懷钰和瓦蓮金娜的第二個孩子。

由于瓦蓮金娜是蘇聯人,夫妻兩個決定給剛出生的嬰孩取兩個名字,一個中文名字:黎遠康;一個蘇聯名字:鮑裡斯。

為什麼黎懷钰會娶瓦蓮金娜這個蘇聯女子呢?這個故事還要從1945年說起。

黎懷钰原本是四川人,1945年的時候遠赴新疆工作,在那裡認識了小他14歲的來自蘇聯的護士瓦蓮金娜。

瓦蓮金娜是随着身為醫生的父母來到中國的,那個時候蘇聯和中國關系十分親密,許多蘇聯人前赴後繼來到中國支援建設。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瓦蓮金娜跟着父母來到新疆的一家醫院工作,因為工作盡心盡力、對待病患和藹可親,深得病患和同僚的喜歡。

1946年的一天,黎懷钰因為身體不适來到醫院治療,陪護他的正是瓦蓮金娜。

瓦蓮金娜照顧黎懷钰是無微不至,兩個人一見鐘情,陷入愛河的他們跨越了國籍和年紀,結為夫妻。

雖然很多人對這段婚姻并不看好,一個蘇聯女子,一個中國人,又差了十幾歲,中間有多少鴻溝難以跨越。

但是别人的看法卻影響不了這對夫妻。

甜蜜恩愛的兩個人很快就生育了第一個孩子,同樣也是取了兩個名字,中文名為黎遠禮,蘇聯名字為阿拉·阿列克桑德洛夫娜。

第二年黎遠康便出生在甘肅酒泉,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生活雖然艱苦但不失溫馨。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大力号召青年才俊們到東北建設,黎懷钰為了響應國家号召,帶着妻子兒女來到東北。

剛到東北時,黎懷钰在沈陽飛機場工作,瓦蓮金娜則帶着兒女在長春定居,還在當地的一所學校當起了俄語老師。

起初,黎懷钰還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回家來看望妻兒,但是随着工作的調動,他被配置設定到了沈陽礦山機械廠,在這裡他的工作量大了許多,每天忙碌到深夜。

連休息都成為一種奢望,更不要提趕到長春去看望妻子和兩個孩子了。

黎懷钰隻能期盼着着逢年過節,隻有這個時候他才能回去看望心愛的妻子還有可愛的孩子。

沒有丈夫在身邊,瓦蓮金娜便擔負起了教育一雙兒女的責任,恨不能将所有的愛都給他們。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長春的冬天是極冷的,零下幾十度的天氣,潑水成冰。

三個人住在沒有暖氣的宿舍,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宿舍裡那個火爐了,擔心孩子們半夜會因為寒冷睡不着覺,瓦蓮金娜經常半夜起來添置煤球。

擔心煤球燃燒太慢,屋内冷空氣過多,她經常先添加一些木柈,用扇子将火苗燃燒旺盛後再添置煤球。

有的時候木柈燃燒會産生大量的煙,嗆得人眼淚直流,不停地咳嗽,可是瓦蓮金娜卻極力忍耐,擔心動靜太大會吵醒兩個孩子。

盡管瓦蓮金娜自己被凍得雙手通紅,還不住地打噴嚏,可她還是堅持這麼做,毫無怨言。

每天早上黎遠康醒來都能看到母親在添煤球,拿着他和姐姐的衣服在爐火邊烤,衣服烤地暖烘烘才拿來給他們姐弟兩個穿上。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穿着暖和的衣服,再吃着母親準備的熱騰騰的牛奶、面包還有香氣四溢的烤腸,黎遠康覺得幸福的生活不過如此。

起初黎遠康和姐姐還會抱怨為什麼父親總是不回來看望他們,是不是不要他們了。

瓦蓮金娜總是會耐心地告訴兩個孩子,他們的父親是在為了這個家庭而努力,長久不回來也是無可奈何,讓他們多多體諒。

當夜幕降臨時,瓦蓮金娜便會将兩個孩子都抱在懷裡,給他們講着童話故事,還有她在蘇聯的童年經曆,兩個孩子在她的懷裡總是睡得香甜。

将孩子們哄睡以後,瓦蓮金娜才将他們輕輕放回床上,蓋上被子後洗衣服,準備明天講課的内容。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起居,還要忙着備課,着實辛苦,但是瓦蓮金娜卻從不抱怨丈夫一句。

一到夏天,天氣炎熱,宿舍裡也是像蒸籠一樣,瓦蓮金娜的工資都用來照顧兩個孩子,也買不起風扇,隻能一邊哄着孩子睡覺、一邊為他們扇風,驅趕蚊子。

她相信隻要熬過現在的困難,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是以無論生活多麼艱辛,她都甘之如饴。

可是安排總是被計劃所打亂,美好的生活還沒有盼到,蘇聯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蘇聯長達4年的衛國戰争導緻他們遭到了巨大的損失,元氣大傷的蘇聯,竟然連糧食都供應不足。

為了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蘇聯在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還有伏爾加河等諸多地方都開墾荒地投資種地。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雖然有了田地,但是他們缺乏勞動者,于是蘇聯決定将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僑民撤回蘇聯,讓他們彌補勞動力的不足。

瓦蓮金娜的名字便被列在了第一批回蘇聯的名單中。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陷入了無盡的悲傷中,雖然她是蘇聯人,可在中國這麼久了,她早已将自己當成是中國的一份子,更何況這裡還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但是國家需要她,又下了這樣的指令,她如何能拒絕?

最終瓦蓮金娜思索再三,向黎懷钰提出,希望他能夠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到蘇聯生活。

蘇聯是自己的故鄉,從小生活在那裡,親戚朋友都會給丈夫很好地照顧,在蘇聯他能得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但是這一提議被黎懷钰拒絕了,畢竟他是中國人,這裡也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俗語說:“父母在,不遠行。”

更何況如今母親年紀已大,需要人在身旁照顧,他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中國。

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剛成立沒多久,需要大量人才建設,他不能為一己私利貿然離開,這樣會對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

沒有國哪有家?作為一個經曆過戰亂的人,自然希望國家能夠繁榮昌盛,不再被他國所欺辱。

兩邊都有自己割舍不下的親情,都有難以放棄的東西。

最終兩個人協商後,決定和平分手,可是兩個孩子該何去何從?

黎懷钰說了一句:

“讓孩子們自己做選擇吧。”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瓦蓮金娜緊緊抱着兩個孩子,問他們:

“媽媽要走了,你們兩個是跟着我回外婆那裡,還是跟在父親身邊?”

兩個孩子還不到十歲,哪裡懂得瓦蓮金娜的意思,也不知道她這一走,便是幾十年都見不到。

姐姐黎遠禮提出要跟着母親回蘇聯,黎遠康沒有做選擇,瓦蓮金娜也覺得将兩個孩子都帶走對黎懷钰來說太過殘忍。

她沒有多說什麼,滿懷不舍地收拾着行李,準備離開中國。

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看到她們收拾行李,黎遠康意識到自己可能再也見不到母親和姐姐了,他哭着跪在母親面前:“不要走,我不要你走。”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看着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黎遠康,瓦蓮金娜感覺心在滴血,畢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能說舍棄就舍棄?

沒過多久,瓦蓮金娜就後悔了,她決定背着丈夫将一雙兒女都帶到蘇聯去生活。

1955年的秋天,瓦蓮金娜趁着丈夫忙于工作,偷偷帶着兩個孩子坐火車來到一個邊陲小鎮滿洲裡,原本她是打算從這裡換乘國際列車回蘇聯的。

可是黎懷钰回到家中後,到處都沒看到兒子的身影,就連他的衣服都消失不見了,他猜測一定是瓦蓮金娜帶走了兩個孩子。

黎懷钰畢竟是在國家機關部門工作,認識不少鐵路部門的人,他通過有關部門攔住了即将過海關的前妻和孩子。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一家四口以這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滿洲裡相聚,明明是甜蜜恩愛的一家四口,卻不得不被迫分開。

黎懷钰抱着瓦蓮金娜不放手,将她和孩子們帶回了家,享受這最後的團圓時光。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瓦蓮金娜回蘇聯的日子還是到了,黎懷钰牽着妻子的手送他們到火車站。

在站台上,瓦蓮金娜抱着黎懷钰不放手,千言萬語哽在喉嚨最終隻化成一滴又一滴地眼淚。

互相深愛的一對夫妻,卻因為國家的原因不能厮守終身,隻能被迫分開。

一想到今後将失去深愛的另一半,兩個人内心的痛苦都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瓦蓮金娜并不想松開這個溫暖的懷抱,可是眼看着火車由遠及近,黎懷钰淡淡地說了句:

“車要開了,該走了。你要多多保重,我們還會有再重逢的那一天。”

雖然黎懷钰心裡多有不舍,可他也是無可奈何。而且他知道若是此時流露出不舍的感情,瓦蓮金娜肯定會更加難受。

既然無力改變現實,那便痛快接受吧,他撫慰着妻子,擦幹她的眼淚,讓她可以放心離開。

火車的汽笛聲不停地響着,像是在催促這對夫妻盡快分開似的,瓦蓮金娜依依不舍地看着黎懷钰父子兩個,用手指在他們臉上撫摸了一遍又一遍,想要将他們兩個的模樣深深印刻在腦海裡。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最終,瓦蓮金娜帶着女兒坐上了火車,黎遠康不知道母親和姐姐去哪裡,也不知道距離有多遠。

“媽媽,你不要哭,一個星期後我就和爸爸去找你們,無論多遠我們都會找到你們的,媽媽放心。”

說完還用稚嫩的小手向母親和姐姐告别。

火車雖已遠去,但是母親和姐姐的容貌和眼淚卻永遠定格在黎遠康的心中。

  • 對媽媽的思念

回到家後,黎遠康很不适應,習慣了和母親姐姐生活在一起,如今除了空空蕩蕩的房間什麼也沒有。

就連晚上做夢都是母親哄着他睡覺,給他講故事,夢裡的一切都那麼美好。

尤其是當母親撫摸着他的頭,問他最近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吃飽穿暖?

這樣的場景是那麼的夢幻,那麼的親切,可是夢醒了,母親也沒了,留下的隻有無盡的淚水還有惆怅。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黎遠康抱着母親留下來的那張合影,小心翼翼将它鑲在鏡框裡,放在床頭最顯眼的位置。

每次想念母親,便拿出來看一看,他每天都會記着日子,盼望着一個星期後父親能帶着他去找母親。

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黎懷钰卻沒有要去蘇聯的打算,黎遠康問父親為什麼,父親卻隻說時間未到,再等等。

黎遠康失望地看着父親,等了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母親和姐姐就這樣在他的生活中漸行漸遠,逐漸成為過去式。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即便父親關心着他的飲食起居,可還是不能代替母親。

沒有母親的生活是苦澀和艱辛的,1956年的秋天,黎懷钰被調到了河南省洛陽市礦山機器廠工作,黎遠康也跟着在洛陽定居。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原本洛陽對于他來說就是陌生的環境,既沒有親戚家人,又不曾有知己好友,内心的孤單隻能對着照片訴說。

父親工作繁忙,顧不上他,黎遠康在學校因為這個事情,經常被人欺負,每次被欺負後,他都會流着眼淚對着照片哭訴,希望母親能回來看望他。

在他8歲那年,鞋子破了個洞,但是他和父親都沒有留意到,學校的孩子都拿這件事笑話他。

這件事讓黎遠康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晚上回家,他故意露出自己的腳指頭在父親面前走來走去,還說:

“若是媽媽還在,該多好啊!”

父親低頭看到了他破舊的鞋子,也從老師那裡知道了這件事情,默默流下了眼淚,他知道自己對不起兒子。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半夜當黎遠康醒來時,看見父親坐在床頭,正在昏黃的燈光下納着鞋底,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爸,你在幹嘛呢?”

黎懷钰看着兒子,愧疚地說:

“是我不好,沒照顧好你,我是個不稱職的父親,你的鞋子破了,我給你做雙新的,你省着點穿。”

黎遠康看着父親手上全是被錐子刺穿的傷口,還帶着鮮血,他握着父親的手說:“我們去找媽媽好不好,這樣媽媽就能給我做鞋子穿了。”

聽到這話,黎懷钰歎了口氣,沉默片刻說着:“你還小,等你将來長大了,或許能有機會見到她們。”

從父親的話裡,黎遠康讀出了兩層意思:一層是目前沒辦法尋找母親;一層是不要忘記尋找母親。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很快地,黎遠康便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還有了兩個孩子,每次當聽到兩個孩子找媽媽時,他便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他默默在心裡說道:

“媽媽,你等着我,我會找到你的。”
  • 尋母之路

黎遠康對于母親的印象,隻停留在1955年母子分離的時候,至于母親這麼多年來有什麼變化,生活是怎樣的,他一概不知。

但越是這樣,越是激發了他找到母親的想法,一到逢年過節,黎遠康便将母親坐過的椅子放在桌子旁邊,渴望有朝一日,母親能回到家中,一家團圓。

1982年,黎懷钰患上了淋巴瘤,這麼多年他雖然不說,但是黎遠康知道他一直放不下母親。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看着日漸消瘦的父親,他侍奉在父親床前,說着:

“爸,你放心,等中蘇關系和緩後,我便去蘇聯找媽媽和姐姐,告訴她們,你很想她們。”

病入膏肓的黎懷钰雖然口不能言,但還是流下眼淚回應着兒子,緊緊握着他的手,含糊不清地說道:“找,找到,她,她們。”

1983年,黎懷钰帶着對前妻還有女兒的牽挂,不治而亡,黎遠康始終記着他父親的囑托,找到母親。

1988年,中蘇關系逐漸解凍,黎遠康看着和母親那張合影,每次隻要聽說誰去蘇聯,他便請人家給蘇聯的紅十字會帶一封尋找母親的信件。

可是托付了那麼多個人,依舊杳無音信,但是黎遠康不放棄,沒有媽媽的孩子始終像是無根的浮萍。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找了許多年,黎遠康都沒有找到自己的母親,身邊的朋友都勸他放棄吧。

可他堅持要找到母親,還說:

“無論走多久,找多久,我都不會放棄的。”
  • 血濃于水的親情

2007年,黎遠康從機關退休,有了大把的時間尋找母親,偶然一次機會他知道自己老師的孩子張飛在俄羅斯工作,委托他尋找母親。

張飛也從父親那裡聽說了黎遠康多年尋母的故事,覺得他這番孝心難能可貴,在俄羅斯的網站上釋出了尋親的文章。

網站雖然人多,但是依然沒有多少線索,張飛覺得僅靠自己,能力有限,不如請求媒體的幫助。

他将瓦蓮金娜的資料送到了電視台公益尋親節目《等着我》欄目組,希望能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圓了黎遠康尋母的心願。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黎遠康并不清楚,他的母親也一直苦苦尋找孩子和丈夫,她也同樣将黎遠康的資料送到了俄羅斯電視台《等着我》欄目組。

欄目組發現黎遠康送來的母親資料和瓦蓮金娜送來的兒子資料高度吻合,于是在央視《悠悠歲月》欄目組和俄羅斯電視台《等着我》欄目組幫助下,黎遠康終于來到了莫斯科。

在演播室裡,80多歲的瓦蓮金娜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和孫子,雖然時隔55年,母親容顔大改,但是那雙眼睛卻和當年分開一樣。

黎遠康哽咽着跪在母親面前,雙手死死地抱着母親不放開,淚如雨下。

“這是真的嗎?我不是在做夢吧!”

雖然身上傳來溫暖的懷抱,耳邊聽着兒子熟悉的聲音,但她仍不敢相信。

尋找蘇聯母親55年的黎遠康:61歲才赴俄認親,與80歲母親抱頭痛哭

黎遠康雖然做夢都是與母親重逢,可如今真的團圓,他也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孩子啊,你可知道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找你啊!”

分隔了55年的兩個老人泣不成聲。

2010年,黎遠康将母親和姐姐都接到洛陽生活,一家人終于團圓,隻可惜黎懷钰卻看不到了。

結語: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牽絆和挂念,尤其是和父母、孩子間的親情是最難以割舍的。

因為你永遠不清楚,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臨,活出人生的精彩固然重要,父母的陪伴也不可少。

人生苦短,要學會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後再追悔莫及,珍惜當下與家人團圓的時時刻刻。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不妨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