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國駐華大使:太平洋聯盟看好中國機遇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多國駐華大使:太平洋聯盟看好中國機遇

4月28日是太平洋聯盟成立11周年。太平洋聯盟由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四國組成,旨在加強拉美太平洋沿岸國家貿易政策協調,促進聯盟内貨物、服務、資本和人員自由流通,緻力于打造成為對亞洲最具吸引力的拉美次區域組織和亞洲進入拉美市場最便利的入口。中國于2013年成為聯盟觀察員國。

太平洋聯盟這一區域化組織有何獨特之處?聯盟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合作關系與發展前景如何?圍繞這些問題,海外網近日采訪了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路易斯·蒙薩爾韋、墨西哥駐華大使施雅德和智利駐華大使館副館長塞爾希奧·納雷亞。

推動拉美一體化

作為拉美次區域組織,太平洋聯盟有何獨特之處?

多國駐華大使:太平洋聯盟看好中國機遇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

路易斯·克薩達介紹,太平洋聯盟是由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和墨西哥這四個緻力于實作商品、服務、資本和人員自由流通的經濟體組成的區域一體化機制。聯盟覆寫人口衆多,發展潛力巨大。成員國貿易投資充滿活力,開放程度高。同時,聯盟還擁有衆多觀察員國和候選聯系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吸引力與日俱增。上述因素使太平洋聯盟在拉美衆多區域機制中獨樹一幟。

施雅德表示,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下,拉丁美洲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占據了關鍵位置。太平洋聯盟以逐漸推進區域内商品、服務、資本及人才自由流動為目标,是拉美貿易一體化程序中最堅實的地區組織。

路易斯·蒙薩爾韋表示,太平洋聯盟成立短短11年間,已成為拉美最具創新性的一體化戰略之一。它務實、包容且靈活,不尋求與其他機制相抗衡,而是力求推動拉美一體化程序,同時促進拉美地區融入全球化,并積極為聯盟與其他經濟體實作一體化創造有利條件。

在談及太平洋聯盟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時,施雅德表示,作為一個開拓性的地區融合機制,太平洋聯盟向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資訊——一個現代化、秩序化的拉美在貿易自由化、一體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太平洋聯盟不僅僅以達成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協定為目标,而是結合成員國的推廣政策,共同開設辦事處,取消簽證門檻,統一大學學位制度甚至整合股票市場,力争成為具備全球廣闊視野的經貿一體化政策對接平台。

路易斯·蒙薩爾韋說,太平洋聯盟的首要任務是推動多邊主義和維護世界秩序,通過透明、包容和符合世貿标準的自由貿易協定,為經濟主體提供可預期的法律架構,以發展商品和服務貿易以及投資。按照這些思路,聯盟努力簡化和協調區域内的貿易規則以促進貿易,并幫助成員國融入區域和全球供應鍊。

路易斯·克薩達認為,太平洋聯盟背後的理念是在區域層面更好地進行管理,參與全球一體化的程序。在全球化架構内應對拉美一體化複雜程序的挑戰時,太平洋聯盟也對各個國家及其社會的生活産生了多重影響。

塞爾希奧·納雷亞表示,太平洋聯盟擁有獨特的結構,将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願景與成員國之間有效的貿易協定相結合,以便于在太平洋聯盟内積累實力。希望與聯盟談判的第三國可以将太平洋聯盟作為一個整體,而不僅僅是幾個國家的總和。對智利而言,太平洋聯盟是加強拉丁美洲貿易政策、改變與鄰國關系、提高當地生産能力、建立生産鍊和激勵可再生能源等新領域發展的優先事項。

深化與中國合作

太平洋聯盟成立以來,與中國發展了怎樣的合作關系?

多國駐華大使:太平洋聯盟看好中國機遇

墨西哥駐華大使施雅德

施雅德回顧說,這11年來,太平洋聯盟見證了中國經濟與社會所取得的進一步增長和發展,聯盟成員國也将持續關注中方的五年規劃及其他中長期發展戰略的目标及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消除貧困依然是拉美地區發展面臨的最主要挑戰之一,是以太平洋聯盟希望進一步了解和借鑒中方在脫貧方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以便研究出适合拉美各國情況的政策。中國一直以來也樂于分享近年在發展中積累的成功經驗,這種開放的态度讓拉中合作愈發緊密。

路易斯·克薩達表示,中國是太平洋聯盟的觀察員國之一,是聯盟四個成員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也是全球率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作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抗擊新冠疫情,中國為拉美地區提供了大量援助,尤其在提供新冠疫苗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切都讓人看到了繼續深化太平洋聯盟與中國合作,以在後疫情時代造福拉美人民的重要機遇。

路易斯·蒙薩爾韋表示,太平洋聯盟非常重視亞太地區,架構協定就将亞太地區視為國際業務的優先地理區域。聯盟注意到近幾十年來亞洲市場的增長,并且意識到中國的地區上司作用。作為拉美與亞太地區對接的理想平台,太平洋聯盟以有利于一體化和對外貿易的務實願景為中國提供了進入投資、商品和服務貿易重要市場的可能性。

合作不僅限于經貿

在太平洋聯盟步入新一個十年之際,聯盟與中國深化合作的前景大為可期。

塞爾希奧·納雷亞表示,太平洋聯盟不僅僅迫切需要融入全球價值鍊,也需要融入區域價值鍊。在地緣政治快速演變的背景下,太平洋聯盟提供了在聯盟内以及與中國等觀察員國合作的工具。在太平洋聯盟進一步開發亞洲市場潛力的過程中,中國可以發揮核心作用。基于太平洋聯盟設立的合作基金開展合作,是聯盟與中國合作的一個直接方式。同時,今年将舉行的第四屆太平洋聯盟合作論壇也将為同中國加強合作提供一個獨特機會。

多國駐華大使:太平洋聯盟看好中國機遇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路易斯·蒙薩爾韋

路易斯·蒙薩爾韋認為,中國2013年以來一直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聯盟的程序,分享聯盟的原則和目标,促進了增長、發展和競争力,以實作更大的福祉,克服社會經濟不平等和提高社會包容度,促進國際合作。聯盟與中國的合作不僅限于經貿領域,而是制定了完整議程,其中包括促進和加強可持續發展、數字市場、性别平等、創意産業、文化、學生交流和其餘各領域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許多具有潛力和互補性的領域,中國可以分享重要經驗。

施雅德表示,在全球價值鍊的推動下,國際貿易架構出現了變化,拉美地區已成為受中方信任和青睐的投資目的地,半成品加工、汽車、電子電器和醫療技術為熱門投資領域。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與太平洋聯盟的合作不斷深化,顯著地促進地區發展和市場多元化。同時,太平洋聯盟四國也關注着中國取得的科技發展成果及其對人民生活品質産生的積極影響,無論是醫療衛生、食品安全、交通物流還是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都湧現了有利于雙方交流互動的良好合作機遇。

路易斯·克薩達進一步表示,為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科學、創新和生産力将貫穿于拉中合作之中。太平洋聯盟未來的議程将繼續關注科技領域合作,并通過學術和人文交流加深互相了解。這些領域潛力巨大,必将塑造雙方關系未來幾十年的關系。在更加務實的環境下,太平洋聯盟應加強與中國讨論在塑膠廢物管理、婦女經濟賦權、區域數字市場和促進創意産業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吳正丹)

來源:海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