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籽石榴對“鉀”的需求有多大?專家一語道破

作者:南方周末

作者:曹泳春

軟籽石榴對“鉀”的需求有多大?專家一語道破

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喜溫、耐旱、怕凍不耐澇,适宜沙壤土栽培。樹勢中庸、枝較密、成枝率較強,幼嫩枝紅色,老枝褐色,側枝多數卷曲;幼葉紫紅色,葉對生狹長,橢圓型,濃綠、刺枝少;花瓣紅色,總花量較大,完全花率約34%,花分葫蘆狀、筒狀和鐘狀;坐果率在70%以上,果實圓形,果皮接近成熟由黃變紅,成熟後外圍向陽處果實全紅,果皮光潔明亮;籽粒紫紅色,子軟,出籽率61.9%。

植物對鉀的吸收還決定于植物種類,其需鉀量大小順序是:甘蔗~西瓜~香蕉~石榴~甜菜~煙草~馬鈴薯。

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對鉀和鈣兩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氮,最後才是磷。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在果實的兩次膨大期前都需要滿足對鉀肥的補充。花前(3下4上)結合氨基酸補充硝酸鉀,如果在花前沒有補充鉀肥,須在幼果膨大期(5下6上)對果樹進行硝酸鉀的補充。果實在二次膨大期前(7下8上)須補充硫酸鉀。

軟籽石榴對“鉀”的需求有多大?專家一語道破

鉀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一種成分,鉀元素比較集中地分布在植物代謝最活躍的器官群組織中,如生長點、芽、幼葉等部位,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選擇性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溶态鉀離子。

鉀對植物的營養功能包括:促進植物體内酶的活化,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強植物抗旱、抗寒、抗鹽堿、抗病蟲害等能力,同時鉀肥改善植物産品品質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是以鉀元素被稱作“品質元素”。

植物缺鉀的主要特征:老葉和葉緣先發黃,進而變褐,焦枯似爍燒狀,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但葉中部、葉脈處仍保持綠色,随着缺鉀程度的加劇,整個葉片變為紅棕色或幹枯狀,壞死脫落。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缺鉀:下部和基部的老葉葉緣變黃,逐漸出現壞死組織,果實甜味不足。

缺鉀和缺鎂比較相似,都将引起果樹下部葉片發黃,但不同的是:缺鉀後老葉的葉緣先發黃,進而變褐,焦枯似灼燒狀,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随着缺鉀程度的加劇,整個葉片變為紅棕色或幹枯狀,壞死脫落;缺鎂則是果樹下部葉片的葉脈是綠的,而葉脈中間是黃的,嚴重缺鎂,整個葉片由黃轉白,最後脫落。

鉀對植物有很大的作用,被譽為肥料三要素之一,原因是鉀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及整個代謝過程有着重大的影響。

1、促進酶的活化。酶是植物體内的催化劑,活化了的酶參與植物體内的糖、蛋白質和核酸代謝等生物化學過程,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獨特的生理功效。換句話說,果樹體内一旦缺酶,根系和葉片吸收的一切營養元素其作用皆為零。

|

軟籽石榴對“鉀”的需求有多大?專家一語道破

2、凝固和促進光能利用。鉀能夠增強光合作用,特别是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效果更好。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喜光喜溫,在黃河以北地區,由于光線斜射角度大,積溫不足,對鉀肥的需求更大。

3、有利于植物的正常呼吸作用。氣溫高或低,都不利于果樹葉片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營養,而鉀元素恰恰能夠改善能量代謝,調節葉片氣孔閉合,減少呼吸消耗,進而增加産量。

4、增強植物體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核酸及脂肪等營養物質的合成及運轉。雖然碳、氫、氧、氮都很重要,但是離開了鉀元素的作用,果實就難以膨大、增糖和着色。

5、可以增強植物的抗凍、抗旱、抗澇、抗鹽、抗病能力,還能改善果樹根系的代謝,減輕在淹水條件下還原性物質的危害。突尼西亞軟籽石榴之是以在北方地區難以持續發展,并非是氣候和土壤的原因,而是對地下管理和營養元素補充的偏缺。

突尼西亞軟籽石榴除了寒冷天氣的東北和風沙天氣的内蒙古之外,以南地區其實都可以種植。但在黃河以北,由于冬季嚴寒和春季的倒春寒影響,往往出現凍死現象。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優生區主要是黃河以南的溫帶地區,以其皮薄、籽甜、耐儲和營養價值豐富而享譽天下,但因管理不善,突尼西亞軟籽石榴的種植在逐漸南移和西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