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村田蓮舫可以說是近年來日本政壇最突出的一匹黑馬,2004年才涉足政壇的她隻花了短短六年時間便一路做到了國務大臣,一時間,“白衣黑裙”成為了她最鮮明的标簽,她也一度被日本群眾視為了最有機會成為美女首相的存在。

可有意思的是,就是這麼一位美貌與才華并存的奇女子,卻和大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她身上流着一半的華人血統,她的祖母更是一位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那麼,村田蓮舫到底有着怎樣的身世?她本人又具有哪些傳奇經曆呢?

本期文章,為您解讀。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村田蓮舫的祖母叫做陳杏村,出生在台灣台南。由于陳杏村從小在日殖統治下長大,她對日本一直都有着強烈的歸屬感,堪稱是典型的被殖民洗腦的“新日本人”。

陳杏村早年結婚生下兩子,但不久後就死了丈夫。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後,她孤身一人從台灣跑到了上海,想要到上海打拼。由于姿色尚佳,陳杏村很快就找到了一條适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她設計勾搭上了日軍在上海駐屯的高管,并從日本人那裡得到了上海南洋煙草公司總代理、英美煙草公司總經銷等肥差。

不得不說,雖是一介女流,但陳杏村硬是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憑借着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将生意越做越大,而在日本人的撐腰下,她幾乎壟斷了整個上海的煙草業,并由此大發橫财。

生意場上名來利往,陳杏村得以結識了形形色色各種勢力,于是她還借此機會搞起了情報副業,開始通過各種關系向日軍兜售情報。當然,深知其中水深的陳杏村除了給日本人賣命外,還不忘向國軍示好,她通過與軍統的聯系,明裡暗裡向國軍提供了不少情報。

靠着兩頭通吃,陳杏村可以說混得風生水起,不管是日軍高層還是國軍高官,她都能夠攀上關系。後來,陳杏村還以個人名義向日軍捐贈了兩架飛機,此舉更是大受日軍喝彩。

不過,随着1945年日軍末日的到來,陳杏村在上海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抗戰勝利不久後,她便因為“漢奸罪”遭到了起訴,不少人都聲讨要将其繩之以法。

然而,人們終究是小瞧了金錢的力量。為了活命,陳杏村不惜斥巨資請來了當時最牛的律師,而這份錢也沒白花,随着辯護律師一通把黑說成白的本事,她最終被宣布無罪釋放,悻悻地揣着金銀細軟跑回了台灣。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回到台灣後,原本臭名昭著的陳杏村搖身一變,成了聲名顯赫的女強人。憑借着投機發的國難财,她投資注冊了好幾家公司,還學日本人搞了一個貿易株式會社,自己身兼數職。比如當時台灣著名的大一貿易有限公司、福光貿易株式會社、契德燃料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她都是妥妥的一把手。

除了在商業上有所成就外,陳杏村還在政治上有所染指,通過雄厚的财力輸出,她順利當上了台灣區青果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直接主導了台灣面向海外,尤其是面向日本的香蕉出口貿易。一時間,陳杏村還搞到了一個“香蕉女王”的稱号,成為了蔣氏台灣不可多得的繳稅大戶。

後來通過投資果貿村的功績,陳杏村又受到蔣介石夫婦的厚愛。其中宋美齡曾親自給新落成的“果貿三村”親題村名,蔣介石更是于1958年向其簽發了“陸海空軍褒狀”。

然而,盡管陳杏村在台灣收獲了極大的榮譽和财富,但深埋在她内心深處的“戀日情結”卻始終未能消散,她做夢都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日本人。是以,在兩個兒子長大以後,她把他們全部送到了日本留學,并要求其在日本成家立業,非日本女子不娶。

後來,小兒子謝哲信果然遵從了母親陳杏村的安排,不僅在日本安家立業,更迎娶了日本女子齋藤惠子。不久後,夫妻倆誕下了一個女兒,此女便是蓮舫。

得知孫女出生以後,陳杏村非常高興,“蓮舫”這個名字正是由她親自取的。此後,她便将蓮舫當成了家族接班人來培養,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部都灌注在了孫女身上。

由于家庭優渥,蓮舫從小就在日本接受了最頂級的教育,她本人也格外聰慧努力,很早就考上了日本最著名的青山學院。而且由于基因較好的緣故,蓮舫還生得一副好面孔,她身材窈窕,容貌出衆,無論走到哪兒都是最吸引人的那一個。剛上大學時,她就憑借着出色的自身條件成為了著名汽車音響品牌Clarion的代言小姐,而後她更是步入演藝圈,晉升為了一代少男的夢中初戀情人。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蓮舫總是能帶給所有人驚喜,她的一生簡直是開挂般的存在。況且人家還從小就顔值與實力并存,更不用說還有富足的家境。

不過,大學畢業後,蓮舫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驚奇的舉動。她不僅沒有選擇回家經營家族産業,也沒有繼續在演藝圈發展,反而是突然到了一家電視台做主持人。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憑借着超強的學習能力和超高顔值,她很快就從一個主持小白當上了電台一姐,成為了日本電視台的當家主持。

可是,就當人們以為蓮舫還會繼續在電視台深造時,她卻又一次辭掉了工作,孤身一人跑到了中國,進入到了北京大學漢語中心念中文。她的理由很簡單:她的父親是台灣人,她的根在中國,她必須學會漢語。

說來也是嘲諷,雖然蓮舫從小就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但祖母陳杏村為了孫女徹底成為一個日本人,堅決不讓她學漢語。至于其父謝哲信,也因長期定居日本忘了根,打女兒記事起便再沒說過漢語。祖母和父親都是數典忘祖,可蓮舫卻記住了自己在中國的根。

來到中國後,蓮舫遊遍了大江南北,她對中國文化也有了新一步的認識和熱愛。而後蓮舫在北京學習期間還結識了自己日後的丈夫村田信之,兩人一同學習遊曆,于1993年回國後結婚。

1997年,蓮舫誕下了一對龍鳳胎,為了表明自己與中國的聯系,她特意給孩子都取了很中國的名字,女兒叫“翠蘭”,兒子叫“琳”。此後她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不僅教他們說漢語,還給他們講述自己所學到的中國文化,教誨他們不要忘記了自己的根。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蓮舫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婦,主要負責兩個孩子的教育。不過,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她逐漸感覺到了日本教育問題的嚴重,甚至已經到了不得不用政治來解決的地步。于是,蓮舫開始萌生了踏足政壇的想法,這一想法随即得到了丈夫的支援。殊不知,正是丈夫的這番支援,一位即将在日本政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即将橫空出世。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2004年,蓮舫正式決定邁入政界,準備代表民主黨參加東京都選區參議員的選舉。憑借着此前電視主持的經驗和娛樂圈的良好形象,她很快就靠着宣傳攻勢營造了一波不錯的勢頭,幫助自己拉到了不少選票。而後,通過自己在社會實踐和教育過程中總結出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解決方案,她更是直接證明自己并非花瓶,讓無數選民大為驚歎。

于是,在那一年的選舉中,蓮舫以不可思議的票數高票當選為了東京都選區的參議員,初出茅廬的她便以黑馬的姿态橫掃一衆老辣的政客,堪稱政界傳奇。

此後,蓮舫一直活躍在日本政界,并頻頻在電視上宣傳自己的政見。一時間,蓮舫收獲了一大批支援者,人們都将她視為了“日本的希拉裡”。

到了2010年,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的蓮舫成功連任了東京議員,而且憑借着自己代表民主黨在各大電視台的良好表現,她還幫助民主黨赢下了當年的日本大選。也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當菅直人内閣組建以後,資曆尚且的蓮舫破例當上了行政重新整理特命擔當大臣,她也由此成為了日本曆史上首位擁有華裔血統的國務大臣。

走馬上任後,蓮舫開始大力推動行政制度上的改革,她的行政能力也在此期間收獲到其他内閣成員的認可。2011年福島地震後,能力出衆的蓮舫被首相緊急指派兼任節電啟發特命擔當相,要知道這類職務類似于救火隊長,能夠勝任這個職位,蓮舫的能力可見一般。

而後,蓮舫在民主黨的地位越來越高,2016年民主黨與維新黨合并為民進黨後,她更是被推選為了首任黨首,險些向首相位置發起沖擊。隻不過,不知是何緣故,擔任民進黨黨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蓮舫便辭去了這個職務,轉而向日本另一黨派——立憲民主黨遞交了入黨申請。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蓮舫的傳奇經曆,自然引起了大陸人民的關注,加之她本人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蓮舫在大陸也有着不少的粉絲。然而,當雙方的互相談及到中日間的政治沖突時,這其中的默契便瞬間變了味道。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釣魚島。

在2010年之前,每當有人問到蓮舫關于釣魚島的主權問題,蓮舫總是緘口不談,隻道是領土存有争議。不過,就當她當上菅直人内閣的國務大臣後,她卻立刻就改變了說辭,稱釣魚島不論是從曆史上還是國際法上,都是屬于日本的領土。蓮舫的說辭自然是得到了日本人的歡呼和稱道,但如此罔顧事實隻為取悅日本人的行為,實在是嚴重損害了她在中國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要知道,釣魚島的争端由來已久,這本就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辯解清楚的事,蓮舫作為一個對自己華裔身份有着強烈認同的政治家,更應該為了中日友好而堅持自己的立場。可是,為了讨好選民卻丢掉了良心,蓮舫實在中國人民失望透頂。

那麼,釣魚島争端到底是怎麼來的?大陸政府又是如此對待争端的?我們接着往下看。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早在甲午戰争時期,戰敗的清政府就将釣魚島連同着台灣割讓給了日本,而後日本人對這些屬于大陸的島嶼開啟了長達50年的統治。二戰中日本戰敗後,大陸收回台灣,釣魚島理應一同回歸祖國,然而由于美軍長期在琉球群島駐守,蔣氏政府并沒有及時将釣魚島收回。結果,美軍在1972年撤離琉球時,将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群島一同交割給了日本,這直接導緻中日兩國開啟了對釣魚島的争端。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還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當時兩國正在謀求破冰,關于釣魚島的争端顯然不利于雙方對話的展開。于是,周總理決議将釣魚島問題暫時擱置,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日建交。

關于釣魚島的問題,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也曾試探過大陸的口風,不過周總理明确表示不要讨論,日方對此也頗為贊同。

後來,日本外相園田直在通路大陸時,又一次向鄧小平讨論起了這個問題,對此鄧小平淡然說道:“一如既往,先擱置他20年、30年嘛。”面對如此嚴肅的問題,鄧小平卻能如此談笑風生,其魄力讓園田直不得不驚歎。

1978年10月,鄧小平通路日本,按照日方安排,他出席了于東京日比谷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原本按照雙方約定,像釣魚島之類的政治敏感問題是不能拿來提問的,可是,一個刁鑽的日本記者卻不顧約定向鄧小平抛出了釣魚島的歸屬問題。

當時場面十分尴尬,日本記者都非常緊張地看着鄧小平,大家都想聽聽他如何回答。面對如此刁難的問題,鄧小平依舊保持了他的輕松,他不慌不忙地對衆記者回答道:

“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10年也沒有關系。我麼這一代缺少智慧,談這個問題達不成一緻意見,下一代比我們聰明,一定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談笑風生間,如此刁難的外交問題卻被鄧小平迎刃而解,現場頓時掌聲雷動,無人不為這位偉大中國上司人鼓掌歡呼。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可以說,正是在鄧小平等人的高瞻遠矚下,中日關系才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得到穩固,而大陸也在此期間得到了非常矚目的發展成就。

其實,關于釣魚島的主權問題,除了大陸矢志不渝地認領其歸屬外,一些有良知的日本人也曾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條鐵的事實發聲。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當屬日本知名作家、詩人井上清。

井上清長期緻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便專注于釣魚島的研究。經他查證,釣魚島早在大陸明朝時期便已經被視為了大陸的防衛領地,這是日本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去的事實。

除了井上清外,日本史學家久保井規夫也在日本古代地圖中找到了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的證據。而且最關鍵的是他拿出了古地圖,上面明确表示釣魚島是中國的,很有力地駁斥了釣魚島是日本的說法。(ps:古地圖出自《三國通覽圖說》原作者是林子平(1739-1793年))

漢奸後人成日本黨首,給孩子取中國名字,卻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

除了曆史學家以外,日本知名女星蒼某空,也曾公開表示釣魚島屬于中國。一個日本人都尚有良知,而這個漢奸的後人竟然為了親日,宣稱釣魚島是日本的,真是讓人一言難盡。

可見,盡管國家有别,立場不同,但很多日本人還是選擇尊重曆史。這般道理,連最純粹的日本人都懂,而一直提醒自己根在中國的蓮舫卻不知道,這不得不令人唏噓。

近年來,日本政府多次強調對釣魚島實行國有化,這極大的引起了大陸人民的憤慨,對此,不少愛國保釣人士接連登上釣魚島,代替中國人民強硬發聲。可見,如果日本政府繼續一意孤行、不理會中國的态度的話,那麼沖突激化一定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當然,保釣大業要完成,但我們眼睛也不得不擦亮,畢竟這些年來打着愛國保釣趁機搗亂的不法分子不在少數,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們鑽了空子。而和在明面上和我們争釣魚島的日本人比起來,這些戴着僞善面具的龌龊分子,顯然要更可恨的多。所有,理智保釣,甄别蛆蟲,才是我們這一代人最主要的任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