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畊宏掀起的運動“打卡”風,幾類人不宜盲目跟練

作者:星星飛翔

近日,藝人劉畊宏直播健身爆紅,尤其是配着周傑倫音樂《本草綱目》的毽子操,上到中老年人,下到小孩,都踴躍跟着歡快的節奏運動起來。劉畊宏的健身直播觀看人次日均超過百萬,粉絲更是增長了幾千萬,掀起了一陣全民運動風。無數市民都在運動打卡,聲稱自己是“劉畊宏女孩”或“劉畊宏男孩”,這個“隊伍”還在不斷壯大中。

然而,已經有人因盲目跟風運動,開始出現關節疼痛等諸多不适,有專業的“健身達人”說,完全按照劉畊宏的動作健身,很多沒有基礎的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強行堅持反而适得其反,健身運動還需循序漸進。

有網友調侃:“第一批‘劉畊宏女孩’已經受傷了”。健身熱潮下,很多人為了減肥操之過急,尤其是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一不小心就會運動過度,從“瘦身女孩”變成“受傷女孩”。

很多網友們疑惑,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練嗎?關節炎患者可以練嗎?運動前要熱身嗎?一不小心扭傷了,怎麼辦?記者特意采訪了跳操市民、健身愛好者、醫生以及專業教練,一起深入探讨到底哪些人适合做“劉畊宏女孩”。

第一波“劉畊宏女孩”已經受傷了 ,網友曬各種慘狀

劉畊宏掀起的運動“打卡”風,幾類人不宜盲目跟練

網友曬出受傷經曆。

劉畊宏快速走紅,也帶來了全面健身潮。4月26日晚,劉畊宏抖音的粉絲已經突破5000萬,某平台上還有個熱門話題叫“成為劉畊宏女孩的第三天”。

女孩們曬出自己健身後的走姿,網友直呼:“簡直太真實了,忍不住讓人大喊那不就是我。”還有網友曬出了自己的受傷經曆,例如“女孩上場五分鐘,腳便腫了”“跳第一遍就手腳打架,腳踢到手上了”“女孩跟練5分鐘,運動過激導緻黃體破裂進了醫院”“北京一女子發視訊表示,自己跟随着劉畊宏跳操時由于操作不當,結果跳了三分鐘就把自己送進了醫院,經醫生診斷為腰肌勞損”……

圍觀網友紛紛提醒“劉畊宏女孩”們悠着點“慢慢來,不要受傷!”劉畊宏本人也在視訊下留言:“注意安全啊!”

音樂節奏感強受年輕人青睐,市民稱容易“上頭”。

芮先生是一名公務員,長期有打籃球等健身習慣,看了劉畊宏直播後,他帶着很少運動的女友一起“動起來”。

芮先生說:“健身操能快速出圈,我感覺是因為它對場地和器械都沒有要求,門檻很低,但其實健身操的動作對哪塊肌肉要怎麼活動、需要哪些肌肉群配合都是有要求的。”于是,芮先生帶着女友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跟練。

“看上去動作不複雜,舉手挪步、前踢後踢……雖然音樂節奏很快,跟着一次直播跳下來就幾乎是揮汗如雨了,但她現在跟着跳的次數很勤,每天還催促我和她一起跳。”芮先生說,直播健身能夠帶動大家重視運動,強身健體,他覺得是件好事。

“代價慘重,跳完之後建議大家做做放松運動,不能馬上坐下,不然就會像我一樣現在大腿兩側肌肉酸痛,上下樓梯很痛苦。”《本草綱目》是自己去KTV的必點曲目,是以市民林宇先生對跳操也來了興趣,他表示《本草綱目》變成健身BGM,可以全程一邊跳一邊哼唱,感覺很享受。

林宇告訴記者,等酸痛感消失後,他還想挑戰一下《龍拳》的版本。

健身愛好者琳達則建議大家,跳操還是需要穿上運動裝備,友善運動的褲子和衣服,如果平時鍛煉比較少,可以小幅度訓練,縮短時間,循序漸進地進行。

劉畊宏掀起的運動“打卡”風,幾類人不宜盲目跟練

市民正在健身房鍛煉。

琳達說:“劉畊宏現在熱度很高,平台常給我推送他的賬号和視訊,加上我本身就是周傑倫的歌迷,一聽到《本草綱目》就上頭了”。她連續跳了兩三天,因為她有蹦床課、動感單車課等健身課程的基礎,又經常跳舞,是以這個操的強度在她的承受範圍内,跟跳結束後,琳達還會自行做拉伸和放松,并沒有出現不适的情況。

專業醫師提醒:全民健身是好事,但這幾類人不建議盲目跟練

劉畊宏掀起的運動“打卡”風,幾類人不宜盲目跟練

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孫立接受采訪。

部分網友反映跟跳後容易出現心慌、頭暈、次日膝蓋痛、下不了床等問題,貴州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孫立認為,這通常是運動強度過大所緻。很多人長時間不愛運動,突然開始鍛煉往往不注意控制好度,強度過大,容易導緻肌肉拉傷、頭暈胸悶的情況發生。

針對這類跳操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孫立建議,運動前應充分熱身和活動關節,如果出現心跳過速或頭暈的情況,不要盲目跟跳,适當降低訓練節奏,或者停止訓練;如果過程中感覺關節不适,應該馬上停下,這樣就可以避免運動損傷;如果休息後疼痛和不适沒有緩解,應及時咨詢專業健身人士調整動作或者直接就醫。

“運動講究循序漸進,每個人都要根據自身狀況來安排,不能急于求成。”他表示,市民可以通過心率高低判斷運動強度,建議大家進行運動心肺測試看看自己适合何種強度的運動。

孫立指出,目前網上流行的毽子操有很多動作都是以下肢為主,要求鍛煉者具有穩健的踝關節、膝關節,适合有一定訓練基礎和體能的人在不友善去健身房器械訓練時偶爾居家練習,并不适合所有人跟練。

膝、踝關節受過傷的人做這些動作容易誘發或加重傷勢,肥胖人群由于上身重量較重,跳毽子操時下肢關節可能無法承受上身重量,容易引起下肢關節損傷。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關節損傷尚未恢複者、過度肥胖者、平時缺乏運動者,還有其他醫生不建議蹦跳類運動的人,建議不要盲目跟練。”盡管劉畊宏的健身操給全國網友帶來了許多歡樂,但是孫立不建議大家盲目跟練,特别是有一些基礎疾病的人群,運動前最好先咨詢醫生,結合自身實際,量力而行。

“健身前要熱身,健身後要拉伸!一定要做到這兩點。”孫立強調,市民在運動時最好先進行提前熱身且量力而行,動作盡可能标準;運動後如果出現身體酸痛問題,要排查清楚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問題所緻。

如果隻是因為運動前沒做好熱身,或者運動強度過大,導緻乳酸堆積引起的酸痛,休息幾天就好,但如果是肌肉拉傷、韌帶損傷等問題引起的疼痛,就要及時就醫。另外,如果運動中大量出汗,容易導緻水分流失、電解質紊亂等問題,要注意及時補充。

專業教練:絕大多數運動都存在風險,應量力而行

“運動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哪怕是慢跑,市民應該要量力而行。跑步也是同理,人在不停地跑動過程中,膝關節多少也受到些沖擊。”健身教練呂甯宇告訴記者,在健身過程中,一旦發現身體有不适,一定要立刻停止,找到原因所在。

“健身‘小白’沒有訓練的基礎,跳操看似簡單其實有門檻,少運動者需量力而行。”

呂甯宇分析道,跳操有負荷下蹲的動作,雖說沒有絕對重量,但是重複次數多了以後,如果沒有一定的肌肉力量,光靠關節做支撐的話,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适。

健身的強度主要決定于個人的身體素質,對于健身“小白”來說,比較适合快走和遊泳這樣阻力較小的訓練方式。

呂甯宇表示,健身是一場“持久戰”和“拉鋸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無法收獲成效,要養成健身習慣,當身體的素質逐漸改善,心肺功能變好後,大家一定會享受這個過程。對于許多人來說,健身的目的就是減肥,尤其是夏天來了,許多人産生了身材焦慮,但盲目跟風短時間高強度訓練隻會讓身體超負荷,不會起到好的鍛煉效果,也難以堅持,要降低焦慮和期待值,找到适合自己的減肥方案,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的目的。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記者:冷賽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