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為什麼别人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前兩天,在學校門口,一位爸爸來接孩子放學回家。

隻見,這個爸爸身着白色的短袖,下身是深藍色的牛仔褲,天氣并不熱,卻見他氣喘籲籲、汗流浃背,時不時拿出毛巾擦拭臉上的汗水,想必應該是為了趕過來接孩子,是以是一路狂奔而來。

接上女兒以後,女兒坐在電動車上,閃躲着眼神看着周圍,趕忙把校服蓋在頭上自己的臉,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路過的同學認出。

媽媽,為什麼别人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一旁的爸爸看着女兒這樣的舉動,卻隻能尴尬的苦笑。

爸爸怕悶壞孩子,勸說無果後,也明白了孩子的想法,隻得尴尬的咧着嘴笑了笑。

心理學上,孩子從5歲就已經開始在意外界的看法,特别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且能夠察覺到社會地位的重要性。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與周圍同學的差異時,難免會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

前段時間,我就經曆過類似的場景。

那天接兒子放學,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高興地奔向我,而是一臉落寞的拉着我的胳膊離開。

我正疑惑着呢,他卻突然擡起頭問我:

“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啊?為什麼别的同學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以給他買了好吃的為由轉移了話題。

媽媽,為什麼别人都是開車接送,就你騎電動車?

事後回想,這個問題明顯不是回避或者轉移話題,就能糊弄過去的。

因為随着孩子慢慢的長大,會在自己的小腦袋裡萌生出屬于自己的價值觀、金錢觀,而這些觀念,這個時候的很關鍵。是以一定要加以糾正,否則會影響到他成人以後價值觀、金錢觀的形成。

“爸爸,為什麼别人家有三套房,我們隻有一套呢?”

“媽媽,為什麼别的小朋友有名牌衣服穿,而我沒有?”

一個孩子的價值觀,往往是在生活中的觀察和對比中默默形成的。

如何回答孩子這類問題,不僅藏着為人父母的遠見,更影響着孩子未來的價值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