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給 WATCH GT3 Pro 配了兩種外殼質感的版本,有陶瓷版,還有钛金屬版 —— 陶瓷是市面旗艦智能手表營造高檔感較為常見的材料,質地溫潤細;而手中這钛金屬版質感上更為硬朗。
钛金屬版華為 WATCH GT3 Pro 走的是非常明顯的硬朗風格,器械感十足,華為稱其線條借鑒了 20 世紀的未來主義(Futurism)派别;依我個人看來,WATCH GT3 Pro 的钛金屬表殼的線條切割利落幹淨,每一道切割都沒什麼多餘處理,大部分的金屬面既沒作抛光,也沒有磨砂,很容易讓人想起特斯拉即将量産的 Cybertruck 電動皮卡,如此切割讓钛金屬在表殼上展現出略帶粗犷的精緻感;隻有表體的左右邊框使用了拉絲的工藝處理,似乎每一平面都有它的性格。
餘承東說這是全球智能手表顔值的天花闆。
右側邊框用的兩個按鍵(表冠)用的也是金屬材質,特别是上面那枚可旋轉的數字表冠,外側同心圓拉絲處理,陰刻了 HUAWEI WATCH 的環形字樣,表冠的密齒紋增加了旋轉阻尼,同時齒紋線條反射的光澤頗提神。
钛金屬版 WATCH GT3 Pro 的表面為一塊 1.43 英寸圓形 OLED 螢幕,藍寶石玻璃鏡片覆寫,邊緣的切割與钛金屬表殼輝映,有幾番機械手表的質感,表面外圈有固定式的 12 刻度,是以這塊螢幕的屏占比并不算高,隻要選擇好黑底、簡約的表盤弱化外框後,這都不是什麼問題。
WATCH GT3 Pro 的背部為陶瓷材質,質感溫潤細膩,與手腕接觸不易過敏。
WATCH GT3 Pro 表帶是挺豐富的,手上這款是配的是灰色真皮表帶,官方稱選用了西歐小型牧場進階頭層小牛皮,手觸摸表帶溫潤柔軟,表帶的背部則是橙色皮質;而真皮表帶的最大缺點就是不防水、不防汗,是以預設的表帶比較适合休閑和偏正式的場合裡佩戴使用,運動的時候換上其它材質的表帶吧 —— 它 22mm 表帶寬度,市面上能很友善地找到能與之搭配的第三方表帶。
钛金屬版的 WATCH GT3 Pro 整體設計從機械手表中跳脫了出來,既有機械手表的儒雅質感,也有智能手表的未來感。
華為給 WATCH GT3 Pro 同樣搭載了 HarmonyOS 2.1 系統,但此 HarmonyOS 非手機上的那種 HarmonyOS —— 熟悉華為 WATCH GT 系列手表的或許會知道,GT 系列采用的是低功耗晶片、搭載 RTOS 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是以這裡的 HarmonyOS 其實本質是 RTOS 版的 HarmonyOS。
要知道,如今的「智能手表」品類被分為兩種,一是運作如 Android、WearOS、watchOS、Tizen、HarmonyOS 等通用系統的「真·智能手表」;二是搭載 RTOS 嵌入式系統、被戲稱為「真·大号手環」、采用低功耗晶片的智能手表 —— 前者因頗強的擴充性以及獨立通訊的特性,能讓真·智能手表成為獨立使用裝置,續航卻隻有 1~2 天;而 RTOS 手表功能接近手環,理論上廠商給你什麼就隻能用什麼,但好處在于續航非常強勁,動辄 1~2 周,甚至是 1 個月,更滿足一些需求簡單的輕度使用者,以及重視運動的使用者。
WATCH GT3 Pro 钛金屬版的續航可達兩周時間,而比钛金屬版更小些的陶瓷版,續航則會減半,來到 1 周左右。另外,它用的是磁感應真無線充電方式,而不是如今大多數手表在用的磁性觸點「假無線充」,一來支援 Qi 充電相容性較強,二來因為少了金屬觸點,會對少部分皮膚對金屬過敏者友好。
華為 WATCH GT3 Pro 的流暢度是不錯的,且各個層級切換會有動畫銜接,基本能達到「真·智能手表」的流暢程度,而且跟近期的幾款 RTOS 手表一樣,支援「華為運動健康」裡應用市場的第三方 app 安裝,數了一下,如今應用市場上線了 25 款三方 app。
不過,它低功耗晶片硬體上的限制,加上缺少 eSIM、Wi-Fi 等獨立通訊子產品的支援,導緻 WATCH GT3 Pro 無法與華為自家數字手表系列、普通 Android 手表屬性齊平 —— 但這類 RTOS手表發展至今,因低功耗、長續航、功能專注且夠用、更低的成本等優勢,它們的閱聽人其實會比「真·智能手表」更多。
除 HarmonyOS 的華為手機外,華為 WATCH GT3 Pro 也全面支援 Android 系統裝置,以及大部分功能支援 iOS 系統,不過諸如第三方 app 的安裝、付費表盤、音樂導入、NFC 交通與門禁卡等功能在 iOS 平台暫不支援,是以說華為手機以及 Android 平台才是 WATCH GT 3 Pro 的最佳使用環境。
作為一款「手表」,看時間是最根本的功能,華為的表盤生态非常豐富,表盤市場上各類風格的表盤都能找到;但相比起小米、華米、OPPO 等品牌來說,華為的表盤市場大部分都是收費表盤,免費的隻占很少一部分,而且價格也「豐儉由人」,滑過表盤的推薦首頁,大多表盤價格大多在 9 元、12 元,目光所及最「儉」的 3 元,而我看到最「豐」、最輕奢的表盤價格達到 88 元。不過華為官方時不時有領券的活動,可以用積分來兌換代金券,華為可謂是參透了電子表盤的玩法。
聊到華為的手表,你會先想到什麼?
我個人會先想到健康和運動檢測,相關的實驗室以及合作機構的名号在消費級智能穿戴裝置領域挺響的。而 WATCH GT3 Pro 硬體上搭載華為自家的 TruSeen 5.0+ 的檢測元件,據說用八個環形布局的光電傳感器加上兩組發光源,搭配弧面玻璃透鏡,配合所謂 HiFiEncoder 算法,相比起普通的檢測元件,能降低外部光線的幹擾,提升心率、血氧等指數以及運動狀态的準确度。
主動運動記錄方面,配合 GPS、北鬥等定位系統,提供了豐富并帶有軌迹記錄的運動模式記錄,包括各類跑步、力量體能訓練、器械、舞蹈、瑜伽、搏擊、球類,甚至是蹦極、攀岩、跳傘等各種極限運動,這次的 WATCH GT3 Pro 還加入了自由潛水和高爾夫球這兩項比較高端的運動記錄模式。理論上分類越精細,記錄得到的資料越準确地反映表現,另外它還能與 Keep、悅跑圈、樂動力、咕咚等第三方運動平台打通,同步共享運動資料,讓運動的資料不是一座孤島。
健康檢測方面,正常的步數、心率、血氧檢測外、WATCH GT3 Pro 還有對睡眠、壓力,以及女性生理期的檢測和預測,還有 ECG 傳感器進行心電圖的檢測;而更絕的是能對心髒、血管的健康進行更為細緻的檢測,例如對心律失常的判斷,以及房顫風險的預測,甚至是睡眠期間呼吸暫停的監測等,還有根據利用 PPG 和 ECG 傳感器,來檢測脈搏傳遞速度,以篩查動脈硬化的風險 —— 所幸個人在這支手表體驗的期間,未發現什麼身體上的異常。
華為 WATCH GT3 Pro 的産品定位其實很簡單,也很明顯,就是想做由内而外最全面的 RTOS 手表;手上的钛金屬版也是如此,用比較特别的設計在機械表和智能表之間取得一個較為平衡的設計,雖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餘承東口中「全球智能手表顔值的天花闆」的頭銜,但不可否認它是有質感的。
功能上華為 WATCH GT3 Pro 毫無疑問是市面上健康、運動檢測做得最全面的消費類 RTOS 手表之一,如果你預算充足,需要一款專注健康檢測的長續航智能手表,且你的審美與它的設計理念呼應得上,那麼華為 WATCH GT3 Pro 或許是你不得不考慮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