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鄭午昌是學者型畫家,他不但畫畫好,在學術研究領域也有豐碩成果。他的學術的代表作是《中國畫學全史》,講述國畫發展演變的曆史。欣賞他的畫作,應了一句老話,“眼界高,技法才高妙”。接下來欣賞幾幅鄭午昌的山水畫,看看他的眼界,品品他的畫作。

《滄海觀日》具有明顯的海派風格,重視色彩,重視技法上的包容性。紅日躍升海面,青山巍峨挺拔,松柏蒼郁青翠,任誰看了這幅畫,都能了解他的情懷。他想歌頌江山壯美,他想鼓舞士氣,他把創作當成“發聲筒”,直白地表達觀點。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滄海觀日

在鄭午昌的畫中可以看出來,他不排斥裝飾性技法,也有時甚至會故意強調裝飾性美感。他很清楚宋元繪畫中傳統精華的一面,需要發揚光大。借助形式上的美感,可以讓人感悟到這些美感。

鄭午昌在近代海派畫壇,守護傳統技法。與此同時,他并不排斥外來文化。他希望中西交融可以給國畫創作帶來新的生命力。故此他的作品呈現出既傳統又新鮮的一面。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四明山水

《四明山水》《寒山獨釣》《晴巒暖翠》都有仿古出新之處。鄭午昌說過一句話,“畫不讓人應有我。”20世紀初期,有些留學歸國的藝術家開始思考改革國畫。這些藝術家認為,國畫在畫材、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多弊端。國畫達不到惟妙惟肖的效果,缺乏寫實性特征。

鄭午昌面對傳統與創新,他保留了強大自信,沒有被外來文化擊倒。不盲從、不保守,展現在他的作品之中。嘗試色彩上的變化,嘗試把光感畫到山水畫中,嘗試在構圖上擺脫固定模式。他的創作方向,才是國畫發展的未來。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寒山獨釣

他在畫中營造一種平淡天真的美感,彰顯淡泊灑脫的個性。筆墨交融,逍遙超然,把傳統繪畫中最美的一面表現出來。看着他畫的春山、冬雪,無論技法怎麼變化,都讓人覺得筆墨調和,撼動人心。這就是他追求的創作之路,靜雅也罷,剛健也罷,其中都要蘊藏平和的精神力量。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晴巒暖翠

鄭午昌有過一個精彩的比喻,他說欣賞國畫的過程就像尋找世外桃源的過程。有些人找不到路徑,當然不會覺得國畫好。有些人可以破除重重障礙,走入桃花源中,就能欣賞到常人看不到的大美。

西畫中的寫實性技法固然很精彩,但僅僅是形似。超越形似的還有神似,很多精彩的國畫作品都達到了神似的境界。看他畫的《萬壑松風》,仿佛感受到風聲呼嘯而過,大山就在眼前,這種震撼力是西畫不具備的。

眼界高,技法妙,鄭午昌山水畫

萬壑松風

氣韻、神采、包容,讓鄭午昌的作品立意高人一等。從繪畫理論入手,指導創作,讓他畫出了胸中情懷,更畫出了天真美好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