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金成:“電池荒”困境下,“大圓柱”将成為主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國内動力電池新投建項目共計29個,總投資金額高達3391.1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産能近877GWh,無論是在數量、投資金額還是規劃産能方面均高于去年同期。

而根據SNE Research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GWh,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GWh,缺口約18%;到2025年,這一缺口将擴大到約40%。

兩組資料對比之下可以發現,雖然電池市場規模迅速增長,但電池産能供應緊張的局面仍在持續。

面臨嚴峻的行業局勢,電池廠商如何破局?動力電池新一輪技術競賽中,哪種技術路線将成為主流?在日前的一次采訪中,惠州億緯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锂能”)董事長劉金成做出了回應。

供應鍊維穩是當務之急

今年以來,以碳酸锂為代表的電池産業鍊上遊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緻動力電池成本不斷增加,這給動力電池企業的經營帶來了新挑戰,同時也是造成電池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此,劉金成有感而發:“動力電池現在需要技術、高水準的生産制造以及強有力的供應鍊支援,特别是在今年供應鍊顯得有些困難的情況下。”

他認為,雖然技術要素依然是動力電池企業擺在最前面的要素和能力,但随着電池生産傳遞量規模擴大,供應鍊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他看來,電池供應量、供應穩定性及價格穩定性不高已經成為制約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劉金成:“電池荒”困境下,“大圓柱”将成為主流

記者注意到,面對目前的行業現狀,包括LG、松下、億緯锂能等在内的絕大多數的電池企業的應對措施是,部署供應鍊,和供應夥伴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以便公司在應對價格波動的過程中更為從容。

如,億緯锂能從去年開始便對锂、鎳、钴、電解液、隔膜整個供應鍊進行建設。今年以來,其參與合資或者合作的工廠已開始陸續建設。

“供應鍊是維系行業發展的關鍵,我們和上遊供應鍊企業合作是為了保證對重要大客戶的供應,保證公司的穩定持續發展。這樣的合作企業隻占供應量的50%以下,隻有行業供應鍊不斷擴大和成長,才能實作可持續健康發展。”劉金成進一步表态。

此外,包括松下、LG、孚能等在内的多數電池企業都對産品價格進行了不同幅度的調整。

據悉,孚能的産品目前普遍漲價25%左右,且正在和客戶協商第二輪漲價。欣旺達也在近日對外披露,根據不同的客戶、項目以及産品結構的情況對售價作出相應調整,上漲幅度參考行業龍頭公司的水準。億緯锂能也不例外,據悉,億緯锂能已在第一季度和主要的客戶進行了價格讨論并達成相關協定,于3月份完成了價格調整。

“大圓柱”的安全絕招

現階段,動力電池領域呈現多種技術路線并存的情況,但業内關于未來主流電池技術路線的争論卻從未停止過。誰将成為最後的赢家?

劉金成認為,從化學體系的角度看,大圓柱電池、方形電池和軟包電池各有優勢;但從安全性角度看,大圓柱電池是最好的選擇。

劉金成:“電池荒”困境下,“大圓柱”将成為主流

劉金成介紹,安全性和經濟性是動力電池目前重點關注的問題。方形三元電池因含有高鎳材料,易産生自燃現象;性能優異的軟包三元電池的價格又比其他的電池系統要貴出兩三千元。

對比之下,大圓柱電池具備多重優勢:第一,大圓柱電池的設計制造、乃至回收,都可以做到标準化;第二,大圓柱電池全生命周期結構穩定,在電池壽命周期内,46系(4680和4695電池)大圓柱電池不會因為膨脹産生内應力,導緻電池内部的結構改變;第三,大圓柱電池可以實作極緻的制造,使供應路徑縮短30%,生産效率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億緯锂能的大圓柱電池穿刺實驗中,當6顆46系電芯被穿刺時,電芯起火後迅速熄滅,其安全性得到有力驗證。“在内部壓力超過一定的數值以後,電芯會開閥,定向洩出電池内部的主要熱焓,避免電池間熱擴散。電池上有排氣孔,能快速釋放電池壓力。”劉金成解釋道。

劉金成:“電池荒”困境下,“大圓柱”将成為主流

正因如此,劉金成認為,大圓柱電池将成為未來的主流技術。而除了億緯锂能,在業内,松下、LG、三星SDI、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力神、比克、鵬輝能源等頭部電池企業同樣看好大圓柱電池的前景。

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趙炳弟曾表示:“圓形的電池在制造的均勻性、安全性能方面,有相應的優勢,我們推出的4680大圓柱電池其實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對過去的小尺寸裝置進行有效、連續使用,整個投資的收益比較理想。”據了解,松下正在進行設施改造,并預計從今年4月開始在日本試生産4680電池。之後,松下還計劃在日本大阪總部附近和歌山縣的工廠進行進一步試産。

比克動力電池副總裁樊文光也指出,大圓柱電池是未來5-10年中高端電動車的最優解:“2025年中國大圓柱電芯市占率将超30%,超過2021年全球總需求量。”目前,比克的圓柱鋁殼電芯已處于B樣(接近量産的試産樣品)階段,其将在2024年量産,屆時能量密度将達到285Wh/kg。

與此同時,有機構分析,參考21700對18650電池替代節奏,預期2023年4680大圓柱電池裝機量有望超20GWh,2024年将超100GWh,終端整車廠應用也有望從特斯拉逐漸滲透至寶馬、戴姆勒等高端電動車廠商。

劉金成:“電池荒”困境下,“大圓柱”将成為主流

不過,作為方形電池的代表,甯德時代即将推出的第三代CTP(無模組)技術(内部稱為“麒麟電池”)同樣引人關注。

“相同化學體系同等電池包尺寸下,3.0版本CTP電力比4680系統能量密度高出13%。”甯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表示。據甯德時代披露,麒麟電池采用磷酸鐵體系時,系統能量密度預計為160Wh/kg-290Wh/L;采用三元體系時,系統能量密度預計為250Wh/kg-450Wh/L。從這些參數來看,麒麟電池比大圓柱電池略勝一籌。

基于此,也有業内專家分析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大圓柱電池與方形電池有望共同成為主流。“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兩種電池都有各自适用的場景,二者有可能長期共存,正如目前三元锂電池與磷酸鐵锂電池共存一樣。”

或許,隻有當既可以在提高性能的基礎上減少礦産資源消耗、降低生産成本,又能解決裡程焦慮、安全焦慮、充電焦慮、低殘值焦慮等問題的動力電池實作大規模商業化量産之時,最終的赢家才會顯現。但無論最終哪種電池路線成為主流,都是技術進步、材料創新的成果展現,都将對産業的高品質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