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海一号”的這一創舉,标志着中國水下考古已處于世界前列

“南海一号”的這一創舉,标志着中國水下考古已處于世界前列

4月22日,國家文物局釋出《“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提出“實施黃海、渤海、東海、南海水下文化遺産調查,進一步梳理、廓清大陸考古資源家底”。伴随“南海一号”“丹東一号”等重大考古發現的面世,水下考古逐漸走入公衆視野。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于從陸地的視角探讨世界文明程序。事實上,在我們的藍色星球中,水體面積占比高達71%,海洋中同樣蘊藏着大量文化遺産。”近日,在複旦大學曆史學系一場線上講座中,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二級研究員魏峻從格裡多亞沉船、“長江口二号”談起,為聽衆揭開廣袤水體下的神秘世界。

古代文明的另一個側面

水下考古學,一般是指在水下環境中開展的考古實踐,包括在海洋、湖泊、河流、沼澤、天然井,以及在水庫、運河和其他人工水體中開展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活動。

“回溯曆史,人類跟海洋、水體發生聯系的時間是比較長的,至少經曆了幾萬年的過程。其間,海洋或陸地水體中留下了大量人類活動的遺存。”魏峻介紹,1960年,考古學家在土耳其格裡多亞沉船考古項目中首次完成了科學的水下考古發掘,發明了水下攝影拼接技術、氣升式抽泥裝置、水下繪圖技術等,标志着現代水下考古學的誕生。此後半個多世紀,這一新興的考古學分支學科在全世界的不同水域中均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魏峻介紹,按照遺存與人類行為的關系,水下考古對象被分為兩大類,分别是與人類涉水行為有關與無關的遺存。人類涉水行為,主要包括商貿活動、戰争、祭祀活動、捕撈等,由此形成的沉船、貨物、戰争遺留物和祭品等,成為水下考古的重要對象。此外,也有一些與人類涉水活動無關的遺存,主要因海陸變遷或其他原因而沉于水下,例如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的西樵山采石場遺址。

海洋或陸地水體,對于人類活動遺存的儲存狀況非常理想。魏峻指出,在一份歐洲地區陸地和濕地環境中的文物儲存情況研究中,除了石頭、燧石,幾乎所有其他材質的物品在水體環境中的儲存情況都好于陸地環境。這與水深、水體含氧量有關,也與水下環境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有關。得益于這一特點,水下文物能夠為我們研究和解讀古代社會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塵封于水下世界的人類文物,讓我們得以認識古代文明的另一個側面。

中國水下考古界在世界上的創舉

“在陸地考古中,往往會采用‘洛陽鏟鑽探’的方法,還可以用鐵鍬、鐵鍁等工具進行考古挖掘、清理表面的泥土和堆積物。在水下,情況則有所不同。”

魏峻介紹,由于水體環境的特殊性,水下考古發展出了一些獨特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方法。

在調查勘探方法上,人工調查受水中環境限制較多。“人們發現,古代的沉船上往往有一些金屬裝置、器具或零件,這些物品會對金屬探測儀産生反應。通過金屬探測儀,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探測到被海底泥沙覆寫的水下情況。”是以,遙感探測技術成為現代水下考古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聲學探測、地球實體探測等,它能夠快速采集大量資訊,無須靠近目标、覆寫範圍更廣、對環境等因素要求更低。

在水下發掘方法上,目前主要有三種代表性的發掘方法,分别是原址發掘、圍堰發掘和遷址發掘。

原址發掘,即運用水下考古技術和裝置對水下遺址進行現場發掘,是最常見的水下發掘方法。圍堰發掘,即對位于近岸淺水環境中的遺址,采用圍堰隔絕水體,抽出或者排幹圍堰内的積水,變水下考古為陸地發掘的特殊工作方式。遷址發掘,指的是當遺址所在環境不具備考古發掘條件時,通過水下工程技術将水下遺址整體遷移到可人工控制的環境中,進行考古發掘。“大陸‘南海一号’沉船考古項目和正在實施的‘長江口二号’沉船考古項目就屬于此類。”

魏峻介紹,“南海一号”沉船沉沒水深達24米,所處的南海海域每年受台風影響的時間長,若采取原址發掘,每年的作業時間非常短。是以,考古學家創造性地提出“整體打撈”的方式,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把沉船整個切割、整體打包後包裹在“大箱子”裡,再整體起吊出水,運送至可調控環境的博物館中進行發掘。

“‘南海一号’的整體打撈,是中國水下考古界在世界上的一個創舉,也是遷移式保護的一個生動案例。它标志着在水下考古和水下遺産保護領域,中國已經處于世界前列。”目前正在實施的“長江口二号”沉船考古項目,在零能見度的環境下進一步取得了關鍵性技術突破和成果,對全球開展河口海岸複雜渾水水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開辟了新思路。

“未來,水下考古将更多地利用機器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水下作業的危險。如何針對水下考古的特殊性,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調查、發掘裝置,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将是未來要重點突破的一個方面。”魏峻說。

本次講座由複旦大學曆史學系學生會主辦,是“鑒·行”CHT人節系列活動之一。

轉載請注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将依法追究責任。

(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