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收購推特,馬斯克打得什麼算盤?

收購推特,馬斯克打得什麼算盤?

前天,馬斯克與推特達成440 億美元的收購協定,結束了三周的攻防戰。這筆收購很可能成為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有不少耐人尋味的細節,我們簡單回顧下:

4月4日,馬斯克累計耗資24億美元購入推特9.2%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4月10日,馬斯克拒絕加入推特董事會,而加入董事會的條件就是同意持股不超過15%并且不收購公司。霧裡看花的局面逐漸明了,收購計劃成為路人皆知。

4月14日,馬斯克宣布以每股54.20美元的價格全盤收購Twitter。

對此,推特采取了毒丸計劃進行防禦,也就是通過向現有股東發行優先權,大量稀釋收購方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在稀釋股權時,也會導緻股票價格下降,在股東優先認股的董事會決策下,并購者最後有可能買到一個市場價值如瀑布傾瀉而下的公司。

馬斯克當機立斷拿出了465億美元的融資憑證:包括大摩等機構提供的130億美金貸款,特斯拉股權質押獲得的125億美元,以及210億美金現金,進而證明資金到位。結合這一兩年社交媒體的業績和股價,馬斯克的報價确實很香了,财力和決心也使得推特幾個主要機構投資者轉台支援他,向董事會施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收購失敗,以馬斯克為首的大股東大幅抛售,很有可能造成推特股價雪崩,對誰都沒有好處,股東們自然不會跟錢過意不去。

在這裡要提到一點就是,推特的股權架構與衆多網際網路公司很不同。第一點就是極其分散,馬斯克作為最大股東持股9.2%,其他大股東包括Vanguard、大摩、黑石和StateStreet都是機構投資者。更有意思的是第三大股東大摩是馬斯克此次收購項目的财務顧問和融資機構,這或許也是馬斯克勢在必得的原因之一。

其次,推特根本就難以抵禦惡意收購,因為九年前推特上市的時候,并沒有設立AB股的雙重股權結構,也就是說推特的創始人和高管都沒有超級投票權,需要嚴格遵照一股一票的方式配置設定投票權。對于雙重股權結構,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Meta(原臉書),創始人紮克伯格持有A類普通股以及擁有1:10超級投票權的B類股,雖然表面上紮克伯格僅持有不到2成的Meta股權,但實際上掌握了接近6成的投票權,這還未計入其盟友的持股。谷歌在前幾年也對于股權設定進行了改革,其實也都是確定創始人掌控公司,防止惡意收購。相較之下,推特的創始人沒什麼話語權,三位創始人中僅有多西一人還留在董事會,也在資本逼宮下将在下個月離開。

馬斯克的“攻心計”也在收購中發揮得淋漓盡緻。在4月期間,馬斯克多次公開發文批評推特的産品和上司力,言辭不太友善。他還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計劃,包括清除假賬号、放松推文審查、将算法開源等,但前提都是将推特私有化。不過,這也引發了各大傳媒和網友的質疑和猜測。在這裡我們不做惡意揣度,就當做大佬講價的政策之一吧。

此次收購很可能對全球商業帶來重大影響,畢竟是涉及财閥和網際網路權力,再結合公權力,結果會如何?希望不是越來越難被限制的壟斷和暴力。推特之于馬斯克的價值,應該也無需多言,馬斯克在推特上擁有8000多萬粉絲,近十年釋出了一萬五千多條推文,某種程度上,推特幾乎成為了馬斯克治理公司的工具之一。除了“我喜歡用你是以我買下你”的任性,他更大的野心在于:

一是網際網路。媒體不是什麼賺錢的好生意,廣告競争激烈,業績真的不好看,相信不會有太多人期待風雨飄搖的推特能帶來多少現金流。手握特斯拉和SpaceX已經讓馬斯克的影響力超越一衆名人,但網際網路是他一直很感興趣卻一直沒能入主的領域,這或許能夠成為他建構商業生态閉環的起步。大膽設想,拿下推特,釋放增量資訊,借此展開社交媒體各種業務,甚至再把他喜歡的數字貨币和元宇宙一番結合,這筆賬目就不是簡單地計算盈虧了,更像是創造全新的商業生态。

另一個就是政治。相對于傳統媒體,推特這種社交媒體在全球範圍内建立了連接配接億級使用者及海量資訊的網絡效應,擁有更廣更強大的影響力。無論是造電動車,還是造火箭,在技術、獲客和監管層面,公共環境及良好的關系都十分重要。再深層次的政治訴求和話語權,馬斯克心裡也是衡量得清清楚楚了。

最後,不得不佩服馬斯克深谙網際網路法則,沒有自建社交媒體,而是直接買了現成的,價格比推特股價最高點80美元低了30%。曾經川普被推特禁言,一怒之下推出新版社交媒體,奈何沒攪起什麼風浪。這個道理就好像我們有了新浪微網誌,很多人也就覺得沒必要再注冊搜狐微網誌了,因為創作者和消費者都在同一個平台上才是真正的平台效應,憑一己之力很難有所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