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黔東南州探索文化活态傳承模式讓傳統民族工藝“火”起來

2021年以來,黔東南州搶抓國家和省支援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政策機遇,依托豐富民族文化資源和産業基礎,千方百計做大民族民間工藝品産業“蛋糕”。截至目前,全州有年産值5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重點民族工藝品生産企業30家,規模以上民族工藝品加工企業3家。

黔東南州探索文化活态傳承模式讓傳統民族工藝“火”起來

結合苗族刺繡等民族文化制作的包類産品。

注入現代元素“活起來”

聯合高校、科研機關和文創公司,建立苗繡色彩與紋樣基因庫,将苗繡元素與現代風格結合進行工藝品設計改造。目前,研發設計苗繡非遺衍生産品1000餘種,申報民族工藝品專利420件,轉化技術成果39項,形成技術标準15項。

引入現代工藝“強起來”

整合工業園區、文化園區和文化街區等存量資源建設高新區文創園,招商引入銀飾3D列印定制等科技生産線,打造産業集聚平台。目前,建成5萬平方米的高新區文創園,入駐企業13家,2021年實作總産值約4000萬元。

黔東南州探索文化活态傳承模式讓傳統民族工藝“火”起來

舞水雲台苗繡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

植入現代營銷“紅起來”

舉辦民族節慶、服飾大賽、文藝彙演等活動展示民族工藝品,利用快手、抖音等網絡平台宣傳銷售民族工藝品,推動“黔系列”品牌打造。目前,成功推出“蝴蝶媽媽”“吉玉鳥”“舞水雲台”“村寨故事”等品牌産品,實作企業月均銷售額達200萬元以上。

來源:黔東南州政府辦公室

編排:王帥  責編:張弛

校核:杜丹  審發:羅琳

承辦:貴州省政府辦公廳政府資訊與政務公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