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吉祥心語:自然界是要平衡的,它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有所得有所失看,有所失有所得。我們付出勞動創造價值而有所得時,我們心安理得。因為我們是先付出,後得到。如果我們沒有付出而是先得到,那麼恐怖的是:你不知道因為這個,你的生命中會失去什麼?

備注:以下内容為張琪老師分享,愛語心理專欄整理!

張琪老師:

在我看來,TA的自我狀态是同時出現的感受和經驗的組合,但這隻是我表面上的了解,如果想要真正的體驗到,還要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反思。

三自我狀态與具體的人、物、事是相關聯的,基于這一點,我們可以觀察自己、觀察别人,觀察周圍環境,是以,一個人的三自我狀态應該是是發展性、多樣性的。

之前我有一個學員,他是個新學員,他接觸到我們的學習内容後,參加了幾次分享,他說,自己感受不到快樂!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為什麼?

從TA的三自我狀态來分析,他感受不到快樂,是因為他的兒童自我被壓制了。他的感受和經驗的組合沒有兒童自我快樂的感受和經驗,這是過去的經驗導緻的。因為他過去很少感受到放松的快樂和開心,沒有這樣的

體驗,是以就會有這個結果,這種感受他沒有。

他開始還不相信。我說你不相信可以,那你就按照我說的内容一步步學習提升自己吧,慢慢地,你就能體會到修行的快樂的。

他很聽話,感恩心也特别好,一點點地跟着學習,跟着修行。

有一天群裡學習分享,他說,老師,我要第一個發言,我今天特别開心!

我說你體會到快樂了,是嗎?

他說是。最近我狀态很好。我經常覺察身邊的事, 像小孩子一樣去感受快樂,對過往不在意的的事,讓我煩心的事去做反思....我發現,我對女兒的期待一個個先後都實作了,家庭越來越和諧,工作也很順心,是以我很開心。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從TA理論的角度來分析,人進入兒童和父母自我狀态時,都是過去經驗的體驗。

是以,我們現在的經曆,其實都是過去的情緒、感受、經驗的重制,是以這個當下實際是很難把握的,除非你能對過去有一個反思,對當下有一個覺察。

是以,我們不但要有對自我的反思,還要對當下有一個覺察,同時還要在日常生活中,結合TA的練習去反思,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天24小時的時間裡,人的三種自我狀态在不停地切換。你要去做覺察,自己當下是不合時宜的進入了兒童自我的懶惰還是适宜的放逸?

是進入了父母自我的嚴苛還是過度付出?

TA理論提倡的特别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以什麼樣的角色,去做什麼?這就強調了我們身處社會,必須要明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對自己的角色有清醒的認知,這個認知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成人自我。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成人自我狀态下,對當下進行覺察,然後才能精準當下自己的角色,角色下自己該做什麼。

如果你當下的角色是上司,你就要知道你是什麼上司?你的責任有哪些?在這個責任下,你要去做什麼?你的對面是誰?應該如何互動?如此,你才能在其位謀其政。

總是感受不到快樂是咋回事?|今日TA自我狀态模式彙總(3)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什麼是修行?

上班就上班,認真的工作,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下班回到家中,你是父親或者母親,就做好父親母親的分内的事,你是兒子或女兒,就做好為人子女分内事......

每一個角色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處理好自己和家人的關系,贍養好自己的父母,養育好自己的子女,與人為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結善緣,力所能及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修行。

是以,三自我的覺察和轉換,是TA理論的核心所在,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三個自我狀态是需要不斷轉換的。

隻有不斷的、恰當的轉換你的三自我,你的人生才能真正的保持自如。

學TA,助成長,愛語伴你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