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有網友發現
在某短視訊平台上
“濟南租房分好”的賬号經常釋出視訊
拍攝多名租客遺留物品
美其名曰“開盲盒”

這家中介公司員工在租客退房後
會将清潔過程拍攝成視訊
并在視訊中公開租客遺留下的各種物品
同時通過對這些物品的分析
去揣測租客可能的職業及個人故事
評論裡有人順着他公布的資訊
去人肉這個女孩子(租客)
在視訊的評論區裡
也有網友認為拍攝者存在惡意揣測女性
侵犯租客隐私權的嫌疑
如果是租客房屋垃圾多
可以聯系租客進行清理
沒必要發在網上評頭論足
還有網友認為
部落客釋出的多個視訊均以女租客為主
對其遺留的生活物品各種惡意揣測
視訊标題也總以
“夜店小姐姐退房來撿撿漏”
“小美女退房啥稀奇的都有”
“女大學生退房開門直接驚了”等博人眼球
有打色情擦邊球的嫌疑
随後,該中介公司回應
記錄租客退房後将房間弄得一團糟的現象
是一個“正常行為”
且退租後房屋使用權歸房東
其并不認為視訊内容系侵犯租客隐私權
另有該公司一名從業人員說
釋出視訊的賬号是公司同僚的個人賬戶
發在網上就是想記錄一下
公司後期也會進行把控
律師說法
此類視訊是否已涉嫌侵犯租客的隐私權?
房屋中介在承租人退租後取得了合法進入承租人私密空間的權利,同時也取得了處置承租人遺棄物品的處置權,其清理房間物品作為廢品進行丢棄、銷毀等物權處置,如是在租賃合同中進行了約定或征得承租人同意後,并無不當。但是,如果其将能夠承載或展現個人隐私權及個人資訊的私人物品以拍攝自媒體的方式公開披露,引起社會公衆對承租人的不當評價,則構成了對承租人的隐私權、名譽權的侵害。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個别承租人不按照用途使用房屋、沒有維護房屋設施完整等情況,如果房屋中介拍攝設施裝置損壞、亂丢生活垃圾等場景時,沒有拍攝到含有承租人姓名、昵稱等資訊的物品,沒有洩露收集到的承租人的個人資訊,沒有拍攝涉及個人隐私的特定生活用品,不能使人對特定個人産生聯系認定的,即不能認定侵害他人隐私權。
在廣東人民時代律師事務所王勝生律師看來,對租客退房後遺留的個人物品的處理,本是屬于房屋中介這個處置者的财産自由,但若房屋中介處置時,故意公開展示房間遺棄物,并在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租客個人資訊的基礎上,刻意引導大衆對遺棄物的主人的隐私進行窺探,并對其個人資訊比如職業進行想象和挖掘,這可能會給原租客帶來個人隐私和個人資訊被侵犯的風險,甚至帶來對其人身和财産進行侵犯的可能。
曾代理了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的律師鄭晶晶則表示,中介公司通過視訊拍攝方式公開租客遺留下的各種物品,同時通過這些物品分析租客可能的職業及個人故事,這種行為涉嫌侵犯租客的個人隐私權,“但最終是否侵權還是要看具體物品的内容。”
鄭晶晶律師稱,中介公司在視訊中分析租客職業及個人故事時,如果進行了惡意影射、編造或者使用了侮辱性的詞彙,在能夠識别出租客真實身份的情況下,這種行為還涉嫌侵犯租客的名譽權,“如果由此引發評論中網友大量的網暴行為,中介和網暴的網友們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如果個人隐私被侵犯
租客如何維權?
承租人如果因房屋中介釋出的資訊導緻被網絡“人肉”搜尋,或承租人周圍人員基于其承租房屋、遺留個人物品的特征等資訊,形成對其個人名譽、人格的負面評價,導緻其名譽權受損,則房屋中介公司應當承擔消除影響、恢複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同時,作為網絡平台管理人、惡意傳播的網絡使用者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民事侵權賠償責任。
資訊來源:廣西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