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教講堂】石繼相:家庭教育言教篇

【家教講堂】石繼相:家庭教育言教篇

作者簡介:石繼相,大冶市教育局原副書記副局長,四級調研員,市政協第五屆委員。認同并熱愛中華傳統儒家文化,2010年在全市中國小首倡推行學習《弟子規》活動,2015年在大冶市首創“上大夫傳統文化講堂”,多次參與組織大冶地區中華傳統文化論壇,多地多場次宣講儒家傳統文化思想理念。

家庭教育言教篇

語言是具有能量的,語言是有聲的思想,它擁有很強的振波,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生命領域。雖然我們看不見,但語言的力量依舊充滿于房間、家庭、環境和我們心裡,滲入我們的生命。通過語言表達來教育引導影響孩子就是言教。

父母對孩子說的話以及說話的口音、語調、眼神、态度等,都會不斷地輸入孩子的潛意識,進而對孩子的語言、行為、情緒以及思維方式産生影響。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早的權威和榜樣。他們會通過模仿父母的語言、行為和态度來形成自己的品質。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語言不僅僅是傳遞資訊,更重要的是傳遞情感,要通過語言感受到彼此的互相需要。

說話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會說是一種境界。說話決定人生際遇,決定心性成長,決定生命之光。父母為孩子營造的家庭語言環境将直接影響孩子的個性、信念以及價值觀。所謂“潤物細無聲”是也。

1、父母說話一定要注意方式。一般來說,孩子年幼時聽不懂或不完全聽懂父母說話的意思,但完全能接受領會父母說話的方式。要盡量避免不正确的說話方式。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拒絕式:不行、不能;打壓式:還不過來、還不去;指責式:别吵了!煩死人!指令式:坐下!洗澡去!要盡量使用正面、積極、開放、包容、友愛的正确說話方式如:沒關系,挺好的,你說,真懂事,你很自覺,你最讓我放心,請保持安靜……說話時,聲音不宜大、語調不宜高、眼神要柔和、态度要溫和,切不可兇神惡煞、瞪眼呲牙。

2、建立家中良好口頭禅文化。所謂口頭禅就是經常挂在嘴邊上特定短語。積極正能量的家中口頭禅,便是一種營養品,能滋養心性,久之便形成良好人格。有六句真言短語,值得每個家庭常用不變。

一是:你好!二是:再見!三是:對不起!四是:請原諒!五是;謝謝你!六是:我愛你!

3、多說正面語言。人的潛意識沒有分辨能力,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資訊一旦被潛意識接受,潛意識就會認為它是正确的,就會按照接受到資訊去下意識地執行。少說或不說類似“不準…”,“不要…”,“你真沒用”,“你真笨”,“你真懶”等這樣詞語,這樣的負面資訊是不會被孩子的潛意識接受的,而隻會對“不”後面的資訊做出反應。如“不準玩手機”,孩子在潛意識裡首先接受的資訊是“玩手機”,下意識地就會去找手機。相反,父母經常說:“寶寶最聽話”,“寶寶越來越聰明”,“你的字又進步了”……這些正面的語言,便會産生正面的催眠效應。

4、說話簡潔直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啰嗦,不斷地重複沒有意義或誇大其詞、繞彎子的話。如此,孩子對父母的教育隻會産生不耐煩的心理,甚至拒絕去聽。父母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太多的道理,為了指出孩子犯的錯誤并讓孩子自己能夠認識到錯誤,可謂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絕地告訴孩子錯在了哪裡,别人是怎麼做的,以後應該怎麼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當人們陳述意圖的時候,如果用字太多,意圖的品質和清晰度就會下降。潛意識接受的資訊就如同指令一樣,不能夠繁雜、難以了解,而要簡潔、易懂、容易執行。例如:到點吃飯了,孩子還在看電視,直接的語言是“吃飯時間到了,來洗手吃飯。”如果父母采用反問或者間接的方式,如“都幾點了,還看電視?”“沒看到飯做好了嗎?看電視重要還是吃飯重要?”後者往往行動受阻。

5、善用肢體語言。人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孩子對肢體語言的敏感程度往往比文字語言和聲音語言高。有實驗表明:當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時候,父母一邊回答一邊敷衍地說着“嗯、啊、哦”,或者眼睛在觀看别的東西,長此以往,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這種敷衍的态度。相反,當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時候,父母蹲下身體或者和孩子并排坐在一起,用一種平行的目光注視着孩子,而不是一邊說話一邊忙别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會集中在溝通的内容上面。

6、絕不可使用侮辱型語言。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可以說,語言暴力在教育孩子時起到的作用和“惡語”是一樣的,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當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或者不小心做一件事的時候,有些父母會說一些侮辱、諷刺性的話語以希望激起孩子的羞恥心,以此期望孩子奮發向上,達到教育孩的目的。但是,事實卻往往相反,這些帶走侮辱性的語言會嚴重傷害孩子的的自尊心和人格,進而導緻孩子出現自卑、自責、或者叛逆、抵觸等不良心理。典型的話語主要有:“你太笨了,怎麼就學不會呢!”“說多少遍了,怎麼不長記性!”“太沒用了,就知道哭!”“你就是一個廢物!”“你長腦子了嗎?作業忘了,你怎麼不忘記吃飯啊?”……

7、絕不可使用貶低型語言。一般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取得最優秀的成績,将來能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一旦孩子不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高度,父母就用一種懷疑和否定的态度,常常通過一些貶低的語言發洩對孩子的不滿,表達自己的失望。甚至,有時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采用挖苦、誇大的語言。典型的話語主要有:“真丢臉,這都做不好!”“你看~~比你小,都已經會~~你怎麼還不會?”“你為什麼總是做得沒有~~好?”“你如果有~~家孩子一半好,我就知足了!”“你根本就不是~~的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你笨的了!”“你要是能~~,太陽從西邊出來!”“你是男孩子,怎麼連女孩子都不如啊?”等。

8、絕對不可使用威脅恐吓型語言。威脅恐吓型語言暴力往往出現在孩子幼兒時期,因為孩子很小,對語言缺乏判斷,父母認為即使是和孩子講道理也聽不懂,是以不如用一些孩子害怕、恐懼的話語來達到教育目的。最常見的威脅恐吓型語言包括:“你再這樣,大灰狼要來吃你!”“這麼不聽話,不要你了!”“這麼不乖,把你送到黑屋裡!”“你再不聽話,我把你扔掉。”……孩子在幼兒時期雖然對事物的了解不如成人成熟,但是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力是成人無法比拟。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經常使用這類恐吓型語言,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造成心理緊張,時間長了,性格就會變得壓抑郁悶。

【家教講堂】石繼相:家庭教育言教篇

敬請關注《紅星湖》

責任編輯:城市遊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