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藥材“健康”,檔案出具“良方”

作者:貴州文化網

守護藥材“健康”,檔案出具“良方”

——貴州省安順市探索建立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溯源檔案

前述:位于貴州省中部的安順市,域内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4.5℃左右,年降水量1400㎜,平均日照數1300h,區内土壤類型多樣,立體農業氣候特點突出,獨特的生态、氣候環境和物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藥用動植物資源。安順市現有中藥材種類1874種,在全國統一普查的456種重點藥材中,安順有406種,占89%。境内有各種常用中藥材80多種,其中具有開發價值、資源豐富的有50多種,為貴州“傳統道地藥材”主産區之一。

守護藥材“健康”,檔案出具“良方”

藥材好,藥才好!充足的中藥材資源是安順市做大中藥材産業、拉長中藥材産業鍊條、實作中藥材産業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優勢和關鍵支撐。近年來,安順市将大力發展中藥材、茶葉、食用菌等九大特色主導産業作為持續優化提升農業産業結構的主要抓手,已建成3個國家級、77個省級、253個市級龍頭企業及3984個農業專業合作社、184個家庭農場,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達143家,在體量上形成了一定規模,2021年中藥材産量達到53.5萬噸,并率先在貴州省完成了地方中草藥标本檔案庫建設,現藏有本地中草藥标本檔案2589卷,為全市中醫藥産業從做“大”規模到做“強”品牌打下堅實基礎。圍繞“強”字擦亮“黔藥”金字招牌,安順市既注重在着力加強生産基地園區化建設、積極建構标準生産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大格局”上精準發力、持續用力,也積極從中藥材産業标準化、産業化、效益化發展過程中的“小切口”尋求突破,把做好中藥材品質提升這篇大文章作為打造“黔藥”品牌的初始源頭和關鍵核心,積極探索推進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資訊化管理追溯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努力實作對中藥材“原料藥”和“炮制藥”在源頭管理、生産、加工、流通、貯存、檢驗、風險分析評估等各環節的有效監管和對标提升,而建立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溯源檔案,就是安順市在實施中醫藥産業優強工程中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和探索創新。

為持續推動中藥材産業實作“泉湧”式發展,安順市把建立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溯源檔案作為把控中藥材品質安全和品質提升、提高中藥材品質以及提高山地農業高成本限制下中藥材附加值的一項重要工作加以推進,在不久前出台的《安順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中明确把加強中藥材資源保護、中藥品質控制、建立可追溯的中藥材倉儲基地和推進中醫藥全鍊條産業融合發展作為做優做強中藥材産業的重點任務予以部署,到2022 年,力争建成黔産山地和道地中藥材資源保護基地 2 個,良種繁育基地 5 個,新增“定制藥園”基地 1至2 個,将西秀區、鎮甯自治縣培育成 10 萬畝以上中藥材種植大縣(區),打造年産值 10 億元以上的中藥企業 2 個,并優先把生姜、山藥、花椒、魚腥草、山豆根、葛根、黃精、黃柏、白芨、太子參、金銀花、吉祥草等“黔藥”品牌優勢單品納入到檔案追溯體系範圍,加快建立起以中藥材品質合格為核心内容的産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聚力推進檔案資訊與物聯網的全時段無縫銜接。

守護藥材“健康”,檔案出具“良方”

為切實加強和完善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溯源檔案建立、管理、利用工作,全面、真實、及時地掌握中藥材“從田間到藥房”的各環節情況,安順市從規範中藥材主要産區及核心基地建檔程式着手,采取切實可行的有力措施,緊盯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追溯檔案記錄“十要件”主要内容,督促指導轄區内各中藥材生産、加工、運輸、經營者建立并保護記錄檔案,具體包括:一是土地、中藥材種植曆史、産地及核心産區認證(包括地理位置、土壤類型等)等内容記錄;二是藥材種子、種苗等繁殖材料的種類、來源、數量等資訊記錄;三是施用堆肥的原材料來源、比例、類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的記錄;四是控制病、蟲、草害而施用的物質的名稱、成分、來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的記錄;五是包括原料購買、加工過程、包裝、辨別、儲量、運輸等全部加工記錄;六是通過采取化學分析法或儀器分析法對中藥材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的檢測結果記錄;七是中藥材有害物質檢查項目結果(包括灰分、雜質、毒性成分、重金屬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殘留、農藥殘留、黃曲黴素等)的記錄;八是中藥材加工廠要有害生物防治記錄和加工、儲存、運輸設施清潔記錄;九是原料和産品的出入庫記錄,所有購貨發票和銷售發票留存記錄;十是标簽及管理批次号的管理記錄。

同時,以建立中藥材品質鍊全流程可溯源檔案為契機,安順市還将進一步維護“黔藥”品牌市場經營秩序,要求轄區内各“黔藥”種植者必須主動公開可追溯檔案經認證資訊作為其生産的“黔品牌”中藥材進入市場的依據;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購進的“黔藥”原料或中藥飲片,必須從藥品監督部門公示的合法合規管道購進,并主動向供貨者索取相關認證資訊與檔案記錄内容,對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采購和銷售。

(供稿來源:安順市檔案局<館>)

作者:張愛國 羅洪恩

出處:貴州文化網融媒體中心

編審:劉禹涵

責編: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