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編輯:畢陸名

44歲的馬克龍又赢了。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根據法國多家媒體24日晚公布的出口民調結果,現任總統馬克龍在當天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得票率領先于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獲得連任。

據法國商業調頻電視台援引埃拉貝民調公司的統計資料報道,馬克龍的得票率為58%,勒龐得票率為42%。出口民調結果公布後,勒龐承認敗選,并表示将投入到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的選戰中。

馬克龍此次創造了曆史,成為20年來首位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但法國和歐洲的明天,卻将在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圖檔來源:新華社

馬克龍勝選後感謝法國人民的支援

據央視新聞25日消息,當地時間4月24日20時,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結束。法國媒體公布的最早出口民調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共和國前進黨候選人馬克龍的得票率為58.2%,赢得了此次大選的勝利。馬克龍成為繼希拉克之後,又一位成功連任的法國總統。此外,“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獲得41.8%的選票。這是繼她在2017年大選進入第二輪後,再一次在第二輪與馬克龍展開對決。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法國總統任期5年,選舉采用“多數兩輪投票制”。在第一輪投票中,如無候選人獲得逾半數選票,得票率居前兩位的候選人參加第二輪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多數選票的候選人赢得總統選舉。在本月10日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馬克龍和勒龐的得票率位居前兩位,進入第二輪角逐。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圖檔來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24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勝選後,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在過去五年,法國經曆了種種變革,有歡樂的時光,也有艱難的時刻,以及前所未有的危機。他感謝法國人民對他的信任,信任他在接下來的五年中繼續上司法國。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24日晚,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議會議長梅措拉分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

米歇爾表示,“在目前動蕩的時代,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歐洲以及一個緻力于讓歐盟變得更加獨立自主的法國”。馮德萊恩表示,期待與馬克龍繼續推進良好的合作。梅措拉則表示,期待與馬克龍共同應對愈發充滿不确定的當今世界所帶來的挑戰。

馬克龍向勒龐支援者喊話:我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

據中新社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24日晚發表總統選舉勝選演講,感謝“阻止極右翼”的選民,并向其競争對手、法國極右翼黨派“國民聯盟”總統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的支援者喊話,強調他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多家出口民調顯示,尋求連任的馬克龍在第二輪投票中勝出,他擊敗勒龐,赢得總統選舉。出口民調公布後,馬克龍陣營在巴黎市中心的戰神廣場舉行支援者集會慶祝活動。

在《歡樂頌》的樂曲聲中,馬克龍走上講台,發表時長10分鐘的勝選演講。他首先表示,在他過去5年任期中,經曆了歡樂的時期,也經曆了特殊的危機。4月24日這一天,大多數人選擇他在未來5年繼續上司國家。他特别感謝信任他的選民。

馬克龍說,他知道有不少選民給他投贊成票,并不是支援他的政策,而是為了“阻止極右翼”。他表示認識到自己對這部分選民的責任,也向他們表示感謝。他還提到放棄投票的選民,表示也應對“他們的沉默”作出回應。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圖檔來源:新華社

馬克龍向勒龐的支援者喊話,稱從現在開始,他不是代表一個競選陣營的候選人,而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他表示知道有很多選民選擇極右翼,必須為他們作出選擇背後的憤怒和分歧找到答案。

馬克龍簡要展望未來5年任期,表示将為更好的5年尋找更好的治理方法,為國家和青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勒龐當晚表示,她并不打算離開政壇,将繼續上司“國民聯盟”備戰6月舉行的議會選舉。據法國BFM電視台報道,勒龐已緻電馬克龍,承認敗選。

法國目前仍是歐盟輪值主席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分别祝賀馬克龍勝選。

馬克龍過去五年有哪些政績、得失?

據第一财經24日報道,荷寶投資管理集團多元資産投資組合總監格雷厄姆(Colin Graham)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疫後法國經濟和就業反彈情況來看,馬克龍的改革相對成功。馬克龍改革了勞動力市場、降低了稅收,這有利于包括初創公司在内的法國企業。同時,他還專注于改善早期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

但除擊退傳統政黨外,馬克龍并為給法國政治帶來更多實質影響。除極左翼和極右翼外,目前法國并沒有實力較強的反對派。誠如馬克龍所言,如果中間派沒有得到足夠支援,那麼極端政黨就有一席之地,可以在需要現任中間派倡導的現實政策方面做出更多承諾。雖然目前選情與2017年格局相同,但在支援率方面,馬克龍相對于勒龐的優勢将縮小。

巴黎政治學院法國經濟觀察站研究員馬利埃(Paul Malliet)表示,近階段,法國經濟的動力更多源自疫情期間政府的“一攬子救助計劃”,難言是否與馬克龍改革直接相關。馬克龍經濟改革成效需要再多收集資料,以觀後效。

2021年,法國财政赤字率達6.5%,公共債務占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達112.9%,但高赤字可能并不會為法國經濟帶來太大風險。雖然公共債務持續飙升,但目前法國借貸成本并不高。在美聯儲持續放“鷹”背後,歐洲中央銀行依然采取寬松的貨币政策。歐央行14日公布最新利率決議,決定仍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

高逆差仍将是法國經濟面臨的較大挑戰。2021年第四季度,外貿對法國GDP增長的貢獻為負0.2個百分點。這背後有兩方面成因:其一,法國對外能源依賴度較高,該問題一直都是“房間裡的大象”。其二,旅遊業等服務業是法國重要的貿易順差來源,這些行業仍受疫情所擾。除疫情和地緣政治因素外,上述問題的成因還和法國經濟結構及經濟戰略選擇息息相關。

國泰君安在近日釋出的研報中指出,馬克龍“重塑法蘭西”改革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馬克龍的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疫情前,法國的經濟增速恢複到2%左右的曆史較高水準,失業率也快速下行。同時,法國的财政赤字不斷收斂,減緩了政府債務率的提升。然而,馬克龍的改革具有新自由主義的底色,在社會公平方面的成效較弱,引發了不滿。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其上台不久就因為加增燃油稅而出現社會動蕩,馬克龍最終被迫取消燃油稅。法國的不平等問題長期受到關注,皮凱蒂正是對法國長期的收入配置設定資料的整理和測算,并最終寫成了備受關注的《21世紀資本論》。

在馬克龍執政時期,法國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又進一步有所惡化,前1%人群的收入份額的收入份額從2017年的9.77%提升到2021年的9.84%,前1%人群的财富份額從2017年的25.57%上升到27.04%。

未來日子不輕松

據中國新聞網25日報道,挑戰遠不止于此。勒龐極右派勢力的強大,成為馬克龍組建新政府的一道“攔路虎”。新冠疫情、俄烏沖突以及他各類内政改革的持續考驗,讓他未來的日子不會很輕松。

勒龐所主張的法蘭西優先,是以一種“幻想化”、極端化的方式排外和去集團化,主張退出北約來單打獨鬥;馬克龍的務實與“向外看”,則通過大選結果告訴外界,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法國選民認為憑一國之力難以獨自立足,團結盟友、強化歐盟地位和作用的想法,占了上風。

對于美國在北約的主導地位,馬克龍一直頗有微詞,他上任初期就尋求組建歐洲軍,試圖走向歐洲戰略自主。特朗普主政時期,馬克龍在美國會發表演說的短暫蜜月期過後,憤而批評北約瀕臨“腦死亡”。

但俄烏沖突爆發後,馬克龍的斡旋收效不明顯,法國不得不站到美國和北約一邊,離那個戰略自主的夢想,反而遠了一步。馬克龍認為,北約“被搶救起死回生”。

重磅!馬克龍成功連任法國總統,歐盟三大機構上司人發文祝賀,法國将何去何從?新政府将面臨哪些挑戰?

圖檔來源:新華社

意外的是,這場大選的特殊之處在于,西方國家和馬克龍同樣焦慮。

作為普京支援者,勒龐承認克裡米亞歸屬俄羅斯,并認為歐洲安全架構将俄排除在外是錯誤的。如果勒龐勝選,其沖擊力将無異于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成為2022年又一隻起飛的“黑天鵝”。

是以,德國總理朔爾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葡萄牙總理科斯塔21日聯合發表評論文章,猛烈抨擊勒龐與“反民主力量”共謀,這個力量指的是俄羅斯。

歐洲反欺詐辦公室還指控勒龐及其父親、“國民聯盟”成員挪用60餘萬歐元歐盟資金,但勒龐方反擊稱,歐洲試圖幹涉法國内政。

随着大選塵埃落定,凱旋門下,似乎很難說清,是誰在凱旋。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江時學指出,法國新政府将面臨幾個挑戰:

内政方面:

第一,在國内要進一步刺激經濟,使經濟盡快走出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

第二,要落實在競選期間作出的種種承諾;

第三,目前法國示威遊行不斷,要做好社會穩定、改善社會治安。

在對外關系方面,法國新政府需要考慮:

第一,如何應對俄烏沖突的溢出效應,主要是指難民問題和能源問題;

第二,如何在跨大西洋關系中,發揮法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系;

第三,如何與德國和其他一些歐盟成員國推動歐洲一體化,包括如何強化歐洲的“戰略自主性”等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第一财經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